曾國藩:大智慧與小聰明,一字之差

曾國藩:大智慧與小聰明,一字之差


曾國藩說:“是故誠者,不欺者也。”

所謂誠實,就是不欺騙。

不欺騙,心底也就沒有雜念。

沒有私心雜念,人就能活得自在坦蕩。

大智慧與小聰明,差別只在一個“誠”字。


積誠為慎,自慊之功

誠以自律,是對自己的負責。

曾國藩說:“君子慎其為獨而生一念之誠,積誠為慎,而自憬之功密。

小人以其為獨而生一念之妄,積妄生肆,而欺人之事成。”

意思是,君子獨自一人時,就會產生誠實的念頭。

這種念頭積累得多了,就會變得小心謹慎。

自慊自律的品性,也就因此形成了。

小人獨自一人時,就會產生狂妄的念頭。

這種念頭積累得多了,難免做出放肆的行為。

自欺欺人這種壞事,就是因此做出的。”

曾國藩:大智慧與小聰明,一字之差

咸豐年間,皇上向百官下詔納諫。

一時間,朝臣紛紛直陳時弊,上書不下數百件。

這些諫言,大多被皇上以“毋庸議”三個字駁回。

面對這種情況,百官大都裝聾作啞,曾國藩卻頗為憤懣。

他說:“書生之血誠,徒以供胥史唾棄之具!”

眼看皇帝空喊納諫的口號,卻沒有納諫的誠意。

曾國藩乾脆將自己的諫言寫成一封公開信。

信中說:“自度才能淺薄,不足謀事。

惟有‘不要錢,不怕死”六字。

時時自矢,以質鬼神,以對父君。”

“不要錢,不怕死”,這六個字。

既是曾國藩對朝廷的一片赤誠,也是他對自己堅守的良知。

曾國藩:大智慧與小聰明,一字之差

正如唐朝大將魏徵所說:“君子所保,惟在於誠信,誠信立則下無二心。”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曾國藩以“誠”自律,終其一生踐行君子之風。


待人以誠,天下歸心

誠以待人,是對他人的尊重。

曾國藩說:“那些以正大之詞、勸勉之論前來告知我的人,即使他們所說的話不合我心意,我也依然感念他的赤誠。因為他對我的關心,和其他人的泛泛之詞迥乎不同。”

曾國藩是一個善於把別人能力化為已用的人。

這得益於他以誠待人,用真誠的態度來打動對方的心。

曾國藩的好朋友邵蕙西,曾經當面數落他。

毫不客氣地點破曾國藩的三個陋習:

一是怠慢,說他結交朋友不能長久,對待朋友不能恭敬;

二是自以為是,說他看詩文多固執已見,聽不進百家之言;

三是虛偽,說他對人能做出幾副面孔,態度不夠真誠。

這三條陋習,句句直戳曾國藩的痛處。

曾國藩:大智慧與小聰明,一字之差

這事給曾國藩很大刺激,曾他為此深感慚愧。

曾國藩在日記中寫道:“直率啊,我的朋友!

可我卻每天沉溺在大惡之中而不能自知!”

二人很有默契,一個直言不諱,一個痛改前非。

正如朱熹所說:“責善朋友之道也。”

曾國藩以自己的一片赤誠,留住了一位諍友。

即便是與同僚爭辯,雙方觀點十有八九不一致。

曾國藩心裡依然十分器重他們,絲毫不敢以私心偏見摻雜其中。

虛心接受對方的意見,而不是虛與委蛇。

這樣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吸引真正的人才,做成真正的大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