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狀病毒:達到國家減排目標時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科學家警告說,與Covid-19相關的短期排放波動可能會誤導人們。

冠狀病毒:達到國家減排目標時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2020年3月29日,曼哈頓下城的一家購物中心因與Covid-19戰鬥而實施的城市就地庇護令被清空。圖片來源:Spenc

與冠狀病毒有關的排放量突然下降,意味著德國現在可能會實現到今年年底減少排放量的國家目標,而這一目標幾年前似乎幾乎是不可能的。

其他國家可能會經歷自己的版本,發現與病毒有關的排放下降正在幫助它們至少看起來朝著《巴黎協定》的2025年和2030年目標邁進。

但是不要期望這是災難性大流行的一線希望。氣候科學家和環境倡導者說,排放量的任何短期下降都會給人一種誤導性的進步感。如果它在公眾對資金和關注的競爭需求眾多的時候失去了解決氣候變化的緊迫性,這可能會造成危害。

科學家和倡導者在談論減少這些排放的方式時非常謹慎,因為他們認識到冠狀病毒對人類和全球經濟都是災難性的。

下降的原因是駕駛,飛行和工業活動減少。而且,如果以先前的經濟衝擊為指導,那麼很可能會出現反彈,抵消掉任何跌幅。

“我們不應該考慮在未來三個月,六個月,十二個月內上下波動(排放),”世界資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的戴維·瓦斯科(David Waskow)說。

他說:“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是下一個十年的軌跡是什麼樣的,以及下一個十年解決排放和氣候影響的方法是什麼?這是一個密切關注獎項的問題。”

氣候學教授史蒂芬·哈里森(Stephan Harrison)說,如果從冠狀病毒留下的破壞中產生任何積極的結果,很可能會發現公眾態度有可能發生更廣泛的變化,而不是短期內減少排放量。與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環境變化。

他說:“ COVID-19所做的就是極大地提高了我們人口的科學素養。” “這使得就如何應對氣候變化提出類似的論點變得容易得多。”

“氣候保護不是好消息”

德國在2007年設定了排放目標,並一直在努力實現到2020年底將1990年的排放量減少40%的目標,這是朝著到2050年接近零的目標邁出的一步。

德國政府在2018年表示不太可能實現2020年的目標。這則新聞促使人們加倍努力,這是更大的圖景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學生抗議活動的增多,要求對氣候變化採取行動,以及數個夏季的炎熱乾燥天氣。去年,德國議會採取了至少在2038年之前逐步淘汰燃煤發電的措施,並擴大了削減排放的激勵措施。現在,德國可能會實現其2020年目標,主要是因為冠狀病毒。

據智庫Agora Energiewende稱,2020年的排放量可能比 1990年的水平降低40%至45%,這似乎是兩年前不可能實現的。

總部位於柏林的智囊團的傳播負責人克里斯托夫·波德維爾斯(Christoph Podewils)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這本身並不是保護氣候的好消息。” “一方面,危機爆發後排放將再次上升,另一方面,與氣候保護相關的投資可能會放緩,例如在可再生能源,建築翻新或工業領域。”

鮑德維爾斯說,經濟刺激措施必須包括或與防止排放反彈的措施同時進行。他指出,歐洲綠色交易是一項由歐盟制定的計劃,旨在到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這是一個政策框架,有助於明確指出需要在考慮氣候變化的情況下進行新的投資。

歐洲計劃尚處於初期階段,但這種病毒限制了領導人制定影響深遠的氣候規則的能力。

德國的2020年排放目標令人矚目,這是不尋常的。許多其他主要經濟體正在根據實現2020年以後《巴黎協定》目標的進展來考慮當前的排放量。每個國家都設定了自己的碳減排目標,其中許多在20世紀30年代實現最終目標的中期目標。針對特定國家的目標是將全球溫度上升幅度保持在比工業化前水平低2度以內的更大目標的一部分。

短期進步的幻想

在德國,沒有認真的談論突然減少排放量是減輕氣候緊迫性的原因,但是科學家和環保主義者擔心這可能在美國等其他國家發生。

美國仍是《巴黎協定》的締約國,儘管特朗普政府已發出通知,稱它將退出該協定,這一撤離將於11月生效。作為原始協議的一部分,奧巴馬政府設定了到2025年將年排放量比2005年的水平降低26%至28%的目標。

去年,美國減少了排放量,這主要是由於市場力量青睞清潔能源。銠集團的初步報告顯示,通過這一削減,該國的排放量比2005年減少了12%。

冠狀病毒:達到國家減排目標時可能不是一件好事

該報告的作者在一月份表示,該國距離實現《巴黎協定》所規定的2025年目標的路途還很遙遠,並且可能無法達到早期氣候計劃的目標。 2009年哥本哈根協議。冠狀病毒的影響可能會在短期內縮小這些差距,從而使人們看到進步的跡象。

榮鼎集團還研究了中國2019年的排放量以及該病毒如何影響2020年水平的早期證據,但沒有得出確切結論。報告說:“基本上,現在說還為時過早。”

我們現在從中國和其他遭受重災的國家獲得的大多數證據都是短期的和軼事,例如意大利的衛星圖像顯示空氣汙染已大大減少。

有關科學家聯盟的氣候和能源計劃政策主管Rachel Cleetus說,關鍵是要關注長期趨勢。

她說:“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並不是任何深刻的政策轉變或能源系統發生任何深刻變化的結果。” “我希望這只是對平民百姓造成的嚴峻的,暫時的經濟影響。”

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AntónioGuterres)在本月也發表了類似的觀點,他說盡管排放量有所下降,但“我們不會用病毒來應對氣候變化。”

投資銀行雷蒙德·詹姆斯(Raymond James)預計,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將下降2.5%,這主要是由於該病毒造成的經濟破壞。這將是有記錄以來的最大跌幅,並且將是過去30年中的第四次年度跌幅。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在此之後的一年中,全球排放量將在兩年的增長後基本持平。

挪威國際氣候與環境研究中心研究主任格倫·彼得斯(Glen Peters)本月寫道,2020年的排放量下降幅度可能在0.3%至1.2%之間。

但是預測2020年的排放量是一個挑戰,因為我們尚不知道這種經濟中斷將持續多長時間或多嚴重。發言人說,IEA將在未來幾周內發佈有關病毒如何影響排放的報告。

社會變革的機會

氣候科學家和環保倡導者正在追蹤其國家在排放目標方面的進展,並試圖通過向公眾傳達這一進展,使用圖表顯示實際排放量與正確路線所需水平的比較。

至少一年時間裡,這些圖表可能會突然出現突飛猛進的走勢。化石燃料公司和氣候懷疑論者可能以此為由反對繼續減少排放的行動。

哈里森說:“您永遠無法說服氣候懷疑論者。”

但是,他說,他希望這種病毒能夠減少公眾購買氣候懷疑論者的論點的可能性。他認為這是人們逐漸認識到專家的重要性的時刻,這對於談論氣候變化具有重要意義。

現在,人們可以預見其他情景,例如氣候變化,在其中,自然力量改變了世界。

哈里森說:“人們已經意識到,即使是像英國和美國這樣的高度複雜的社會,也仍然很容易受到自然界的衝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