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滑板少年》,看家庭與成長

《滑板少年》是“2周7部紀錄片挑戰”的第六部,這部影片或多或少都讓大家可以回看自己的經歷,也會提出問題,你一定要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嗎?


從《滑板少年》,看家庭與成長


導演劉冰在5歲(1994年)隨母親離開中國,先是搬到阿拉巴馬,然後洛杉磯,最後在伊利諾伊州的羅克福德。劉冰從8歲開始住在那裡,讀小學、初中,一共呆了11年,直到19歲前往芝加哥上大學。直到2012年他決定拍攝這部電影,所以回到了羅克福德找到了他的幼時兩位朋友,Kiere和Zach。


通過誘問他們的童年記憶和創傷,努力去與導演自己的過去和解。


兩夜又過去,挑戰村的人變為45人,女巫毒死1人。

2周7部紀錄片,敢殺死你的碎片時間嗎?


墨子之途:這是一部美國青少年自傳式紀錄片。表現導演劉冰少年時代和自己不同膚色夥伴成長的故事。從早期4:3畫幅老式攝像機影像進化到後來16:9畫幅影像可以看到,劉冰堅持拍攝的時間跨度至少在十餘年以上,他把曾經的新奇玩具變成了記錄生活的工具。他雖然無法左右夥伴成長的軌跡,但不妨礙他對生活的反思,不妨礙生活已經自然形成一條軌跡,只要回頭看,就能有所發現。其中關於劉冰採訪母親共同回憶到繼父經常進行家庭暴力的情節,雖然比重並不大,但也是紀錄片主題的重要組成部分。


這群少年在家庭暴力、單親家庭、學業無為的逃避中尋找自我和自由,註定面臨灰暗的成人世界。他們通過彷彿是社會叛逆者的形象——滑板少年帶給自己一種錯覺,彷彿可以解決一切問題。但他們的父母並沒有解決,他們父母身處困境,把家庭暴力和爭吵習慣傳染給下一代,或者變成循規蹈矩的人,是因為已經認識到只有迴歸社會,承擔家庭的責任,才能保障家庭幸福,而家庭的溫暖比尋找自我更切合實際。


夥伴們在受挫後也重新認識到父母,大概感悟到一個關於幸福的本質:就是家人的愛是和責任連在一起的。所有這些少年時代的夥伴,他們的境遇都隨著正常就業逐漸好轉。


紀錄片在某些技巧上有些處理比較好,比如未婚先孕、又被遺棄的女孩、Zack女友進自己家中攝像機還是在車內拍攝視角,但畫外音卻是女孩進入家中的對話,表明一種女孩進入到另一種生活圈子的距離感。


影片結尾鏡頭是黑人少年人生第二次看望父親墓地後前往丹佛工作,駕駛的車子行駛在大橋上的遠景的運動鏡頭,最後被近景虛化建築物遮擋斜45度畫面,這是一種明顯設計意味的電影分鏡頭語言,完全不同於之前的被動記錄,是作者對自己紀錄片迴歸主動的一個表現手法。他彷彿在說:我紀錄自己的和夥伴的人生,已經成功完成了一個階段的反思,未來怎麼樣還是未知,但好像是帶有積極的期望。


1 Y@ng:一開始有點發條橙的意思,有一種誰的青春不叛逆,一眼看到底,會不會太沒意思了。突然接下來一連串長鏡頭跟拍如風一般的男孩子們zack“你為什麼總是在拍”劉冰“因為我想試試蒙太奇”。跨越幾年時間跨度,明顯不同像素的素材,他們朋友間的親密,不是簡單的採訪式紀錄片,導員也是其中一員,他們是一起成長,記錄下那些一起瘋狂瞬間一起經歷的人生重要瞬間,wow,手機前的一下子融入到他們的中間,劉冰-導演、 keire 和zack 。


年輕時的逃離,關乎生與死 。滑板店老闆懂得這些孩子,滑板對於劉冰?不只是耍酷和交朋友,是逃離,能喘一口氣,正常呼吸,他如此喜歡並一直拍攝記錄,包括記錄他自己的鏡頭,也許是逃離的另外一種方式。


前20分鐘背景交代少年們如何相遇每個人(當年想成為一家bartender就是想從旁觀者給想逃離的人一個安全放鬆的地方,包括我自己)流水般的音樂配合華麗的滑板動作長鏡頭開啟下一章節-現實生活的控制 ,羅克福德、經濟下滑、失業率升高、年輕的父母 zach、瀕臨失業和破碎的婚姻 keire開始了第一份自己的後廚工作,抖動的鏡頭之後 ...劉冰回到自己的家,他的弟弟介紹房屋是講述了他們倆曾經受到的家庭暴力,劉冰的每一幀素材都讓你發現他的用心,比如2秒鐘晃過的廣告牌上洞察很深的話語。


在努力的過程長大成人,朋友也變成使用暴力的大人,是時候面對自己的母親,因為選擇忍受暴力就不必孤獨,像電影一樣有節奏感的紀錄片。羅克福德一個很不安全的小城越來越少的人口,犯罪率中大部分是家庭暴力,zack在對nina施暴,kerie是否離開家庭選擇讓生活變得更好的路,他逐漸理解他爸爸曾經說過的話,並且照顧她的媽媽。我很自豪我是黑人,用我的存在每天都可以證明他們是錯的。一方面zack的自我放棄,讓你懷疑這真的是一部紀錄片嗎?這樣的衝突性,生活比電影精彩。如何減輕原生家庭的影響,痛苦的童年經歷轉化為動力。


這樣一部紀錄片治癒了朋友和自己。朋友總是來來去去,家人一直都在,但你永遠是你,獨立的個體。滑板也不會拋棄你。


周明亮:這部影片拍攝了幾個小人物的故事,講述了他們各自經歷的家暴,同時導演自己也把對母親的採訪放進了影片。把故事拉回到現實,有一種抽離的感覺。紀錄片要傳遞的是一種價值觀,要反映社會現實,這個題材,以及導演的經歷,可能是這部紀錄片能入圍奧斯卡的主要原因吧。


我覺得這部影片跟《我們一家人》最大的區別,一個是吳皓用旁觀者的角色在觀察中美文化的差異,家人對於同性戀的態度,記錄得不動聲色,讓人感覺不到導演的存在。這個是因為導演跟被拍攝者的特殊關係。而吳皓在拍《滑板少年》的時候,則使用了電影的手法,故事化的呈現,記錄了幾個小人物的故事。更有帶入感!當你沉浸於黑人和白人小夫妻的故事的時候,影片結尾出現了導演母親的採訪,一下子讓觀眾從整個故事情節中抽離出來,昇華到對主題的思考。


王建國:也許是我53歲年齡的關係吧,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zack和nina的兒子,由嗷嗷待哺到金髮飄飄嘗試踏上滑板。這是家庭暴力的習得產物嗎?和國內家暴家庭看到的自卑孩子相比,我分明在zack和nina的孩子身上,看到了陽光兒童的氣息。為什麼?也許是中外大環境不同使然吧。


人類社會的複雜性就在於,完美總是稀奇的,它只在遠方。生活更多的是瑣碎,無奈,甚至於擰巴。劉冰的片子,關注普通人的生活常態,是記錄他自己和身邊的小夥伴,其實也是紀錄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歷程。它代入庸常,又以追風滑板的隱喻超越庸常。


非常棒的紀錄片,代入感很強,感懷生命。


筱笛zi_:

在我們由一張白紙到因為周圍環境而被打上各種印記的過程中,遇到的很多問題讓人憤怒、抓狂,卻又無解。


也許某一天,當導演&攝影劉冰陷在問題中時,想著:或許在觀察別人的時候,我能找到一些答案。於是他用dv開始紀錄和自己玩在一起的同齡人是什麼樣的生活狀態,他們的私人空間會發生些什麼,他們是怎麼看待自己的生活的。


“所以,你從這個紀錄片中得到了什麼嗎?”

“就像是一次免費的療傷。”


影片的時間紀錄跨度很長,在多年的跟拍中,三位主人公也都在成長,影片最後只需通過畫面、同期、剪輯,便能讓觀眾感受到劉冰眼中的同齡人具有哪些特質。他們自信、瘋狂、滿不在乎一切,卻又在滑板場(Keire說滑板是解藥)之外,有著自己不得不去面對的問題,他們也會憂愁、也會想要盡力去表達自己的愛。


在影片結尾,看到每個人的速像,導演劉冰最早從一臺小錄像機,到最後操著專業的攝影機,我覺得很感動。


或許一開始他只是想靠紀錄的方式去尋找答案,但殊不知,他紀錄下了身邊人多面卻真實、最打動人的生活狀態。


米呀:1、青春的傷痛,基本九成人都經歷過,但家暴應該是最為悲慘的表現之一。如何熬過來,三個好友,三種人生,各自靠著求生慾望走了過來。Zack早早結婚,以為小孩和家庭能帶來慰藉,沒想到帶來了更大的痛苦。Keire靠著找到工作,找到了自信,融入了更好的圈子。劉冰通過記錄成長,剖析自己,終於有了正視傷痛的力量。開頭的一組滑行真是漂亮,如果人生有這般流暢和行雲流水就好了。


2、這是一部剪輯非常困難的片子,跨越多年,素材量極大。如何篩選,對我來說真是難題。

這部片做得非常好,沒有一處浪費,也沒有一處多餘,乾脆利落。尤其是採訪Zack關於家暴前女友的故事,和採訪自己母親兩條線索交叉剪輯,不廢話,不煽情,但對比形成的力量太讓人震撼。


3、曾經想過,傷痛給人帶來什麼?書上說,吃虧是福,傷痛給人帶來成熟和生長的力量。但其實,沒有傷痛的人生,還是會更幸福一點。據我瞭解,很多人拍攝紀錄片,其實就是自我尋找、自我療愈的過程。


4、酗酒這件事真是可怕。好像情緒有問題的白人都非常容易酗酒。


Lin cm:之前經常會看到街區的滑板少年,給人很酷的感覺。特別是在國外,在羨慕外國人隨性、奔放、灑脫的同時,也會暗暗想自己什麼時候成為的那個循規蹈矩的人。但是在不好的街區走的時候,很多人會對那些滑板少年避而遠之,也會有人對他們帶著成見,覺得他們是不務正業。


本片的導演劉冰把攝像頭聚焦到那些和自己有著共同興趣愛好的滑板少年身上。瞭解在看似隨性灑脫背後,卻有著怎麼不為人知的一面。


每個人都有煩惱,不管國內還是國外,不管在任何家庭,不管在哪個街區,都會有著各自的煩惱。特別是在家庭問題越來越多的今天,暴力問題首當其衝,給受害者和孩子身上都留下了不可能磨滅的傷痛。當個人主義和家庭責任相博的時候,很多人卻會逃避問題,到處躲藏。生存問題,家庭問題,下一步怎麼辦,這件事做對做錯,好像每個選擇都會決定下一刻好還是壞。真的太累了... 某詩人曾經說過,人努力活著都已經用盡全身解數了。對啊,誰不是天天有問題,天天過。哭著喊著笑著,大好的年華早已逝去。有時候也不知道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為了成就自己,還是為了讓曾經數落過自己父母肯定自己的成就,證明自己沒有白活,生命沒有浪費。


看了這部紀錄片發現有很多煩惱都似曾相識,這是實實在在的人生啊,每個人都那麼真實的存在。

忽然發現自己對身邊的例子挖掘的太少了,還是拍的太少了,所以故事才不感人,才不會引起共鳴。是不是身邊的很多人都用了障眼法,偽裝成正常人的樣子,前途一線光明,沒有任何煩惱的樣子,才沒有讓我發現他們的非凡、可愛之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