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家长的震撼演讲,将手中的戒尺交给了老师!


来自家长的震撼演讲,将手中的戒尺交给了老师!

河南省郑州七中开学典礼上,高二某班余同学家长的发言,让家长惭愧,让老师泪奔!


来自家长的震撼演讲,将手中的戒尺交给了老师!

向老师赠送戒尺

来自家长的震撼演讲,将手中的戒尺交给了老师!

尊敬的王校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能作为家长代表在这里发言,深感荣幸,我想先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感谢老师们所做的良心教育,谢谢您们!


说到咱学校,七中是官称,换言之就是严。这个严是严格,严而有格;这个严是严谨,严而有序。你们会撇嘴冷笑吧,孩子们啊,你们肯定渴望宽松,渴望自由,但是咱们要理清宽松和纪律,自由和自在的关系。


扪心自问,若没有早晨起床刺耳铃声,你们会准时爬起来吗?若没有老师严厉目光的震慑,你们会自觉远离游戏专心刷题吗?若没有学校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你们会严守各时间按部就班紧张高效吗?你们可能会一时,会一天,但是,你们能坚持三年吗?


人都有惰性,都想散漫,想自在,想随心所欲,但是,放任不受约束的结果就是你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从你的指缝中,从你的嬉戏中,从你的哈欠中,从你的恍惚中,从你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的拖延中无声无息、不知不觉溜走了,一去不回头,三年花落花开,三年弹指一挥,这三年对你一生影响有多大,你想清楚没有?


今天七中敞开怀抱,从你父母手中接过一个又一个美少女、帅小伙儿。明天,七中挥手作别,要还给翘首期盼的父母一个品学和颜值一样高的孩子,学校责任如山,这三年于你们就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于你们就是化茧成蝶,华丽转身。


所以,咱学校给同学们提供好绽放青春的舞台。严谨是帮你约束行为,约束的过程,肯定会阵痛,你们会皱眉跺脚不理解;严格是帮你形成习惯,形成的过程,肯定会有麻烦,你们会苦闷不快发牢骚,不过诸位,天下没有白吃的苦,没有白受的累,当行为养成了规范,当自觉成为了习惯,当你主动配合学校的严谨严格后,起床铃声可能也不那么讨厌了,政教老师可能也不那么恐怖了,刷题过程也不那么枯燥了,再说近点,现在你听我啰嗦也不那么排斥了。


孩子们,学校和老师们无意对你们刻薄,他们愿意此时帮你们擦去额头奋斗的汗,惟恐日后你一个人抹去眼角悔恨的泪;他们愿意在有缘的日日夜夜里陪你共行在前进的路上,惟恐遇到困难受到打击的你自我放弃、自甘沉沦,孩子们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现实的残酷很无奈,不可能有谁睡着懒觉,打着游戏,敞开985的大门,那只是梦,梦会醒,醒来万事皆空。


孩子们啊,家长无意对你们苛刻,我们并不要求你们“头悬梁、锥刺股”,但我们要求你们全力以赴;我们不是要求你们以透支健康为代价,而是要求你们专心致志,世界上所有的爱都只为了团聚,唯有父母的爱是为了分离,一张大学录取通知书,于你们是新的开始,于我们是孤独的开始,当你渐行渐远,留给我们的终是背影;孩子们,用你的边角废料的时间想一想父母,我们祝福你们能飞多高就飞多高,无论飞到哪里,你的方向永远都是父母凝望的方向。


孩子们,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对你们来说,很遗憾要开学了;对于我们来说,可以长出一口气,终于不用和熊孩子斗智斗勇斗法了。恭喜你们,比郑州其他高中的孩子们,你们晚关进来三天小窃喜一把之后,“既来之,则安之”。


高一的小朋友们,你们要尽快适应高中的节奏,万里长征从今天开始了;高二的少年们任重而道远,你们肩头的担子正重呢;高三的孩子们,你们已经登上了人生第一个直正的竞技大舞台,文凭是一张纸,未来是一幅画,但是无论什么样的画,都得画在纸上,所以,尽力让你这张纸厚点儿、大点儿,一张文凭,检测的不仅是你的智力,更是你的判断力、专注力、控制力、承受力,别幼稚地说别人运气好,没有奋斗过的一句“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过是懒惰者和怯懦者赤裸裸地耍流氓。


托马斯·杰弗逊说:“我相信运气,事实上,我发现我越努力,我的运气就越好。”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厚积薄发越学习,越适应学习,越学习越善于学习。面对作业不应付,面对复习不抱怨,面对考试不紧张,面对进步不狂喜,今天的你,熬过了多少苦和累,明天的你就享得了多少欢和笑,高中就是枯燥的,就是刷题的、就是熬夜的、就是孤独走过泥泞坎坷之路的,就是自己逼自己一把的,就是自己为自己喝彩的,就是为理想而奋斗的,不奋斗,你要青春干什么?


我想感谢一位农民工,一位渴望学习却没有了机会的农民工,一位想让孩子们明白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有前途的农民工,一个把他的人生感悟写在省实验黑板上的农民工,让我们用他的一段话来共勉。


不奋斗,你的才华如何配上你的任性;不奋斗,你的脚步如何赶上父母老去的速度;不奋斗,世界那么大,你靠什么去看看;一个人老去的时候,最痛苦的事情不是失败,而是我本可以;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海,自己不扬帆,没人帮你起航,只有拼出来的成功,没有等出来的辉煌!


让我们一起感谢这位平凡朴实的农民工——刘大刚。


最后,我把一件特殊的礼物送给我们的老师——一把戒尺,心有戒尺,行有所止,把教育孩子的权利交给老师,请老师放心大胆管理。作为家长,绝不护短,绝对配合。


感谢老师们!祝福孩子们!


当家长发言完毕,台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学生、家长、老师都被发言所震撼,家长的话,道出了今天家庭和学校需要努力的方向!有这样的家长,还愁学生不能成才吗?


附:


孩子,希望你能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

来自家长的震撼演讲,将手中的戒尺交给了老师!



一位妈妈为他刚刚入学的孩子写下了这样一些文字——

孩子,陪你去报名,看着你背着大大的书包,满脸欣喜地跑进崭新的校园,想到此后十多年间,你的大部分时光都将在校园中度过,作为家长,妈妈感到欣慰与期待,亦夹杂忐忑与不安。

孩子,妈妈希望你能遇见一位手持戒尺、眼中有光的老师,当一个心怀敬畏、不丢信仰的学生。


因为家境贫穷,妈妈7岁半才踏进校门,一度成绩一塌糊涂。幸运的是,妈妈遇到了很多真诚温暖、心怀天下的老师。


妈妈小学时的语文老师,少白头,红脸膛,细长的眼睛流淌着柔和亲切的光。是他,第一次在妈妈的作文本上用红笔大字写下“真情实感,打动人心”的批语;也是他,第一次把妈妈的作文当范文在班级阅读,告诉妈妈:这句好,好在何处,那句要改,当如何改。这位老师眼神中鼓励的光亮,就像浓稠黑夜之中的星光,照亮妈妈贫苦童年的求学之路,也坚定了妈妈以写字为生的人生梦想。

孩子,当你再读一些书,再阅一些人,再经一些事,你就会明白,一位眼中有光、灵魂有爱的老师会对你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的公平与善良、真挚与光芒,会在你清澄的眼睛里映照出这个世界最初的模样,也会在你幼小的心灵里播种下未来人生的第一个梦想。


妈妈企盼,你能遇到这样的老师。



但是,孩子,你要知道,盲目的鼓励和宽容,只能培育出温室的花朵。好的教育,必然是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好的老师,必然是管教同步、严慈同体的。

现在,许多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都弥漫着“在家中,父母舍不得管;在学校,老师不敢管”的气息。这是对鼓励教育的误解。作为母亲,妈妈不赞同棍棒教育和体罚教育,但妈妈支持有理有度的惩戒教育。


如果你在学校荒废学业、侮辱老师、欺凌同学,老师以他的方式批评你、惩戒你,你不要指望妈妈会站在你那边,状告老师,抹黑学校。妈妈做不到。因为,

关注你成长的老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有权利管教你。这本是教育的一部分,妈妈应对此支持。


妈妈读中学时,有一位书法老师,大高个,国字脸,浓眉大眼中有一种不怒自威的光。每周轮到他的书法课,同学们都不敢偷懒。因为,这位老师上课时,发现哪个学生字写得马虎潦草,不仅会责令重新书写,有时还会在同学手心轻轻打上五板子。


“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写不好汉字,你们还能干什么?”老师当年的话语,至今响在妈妈耳边。在他的严厉要求下,妈妈练就一笔好字,工作后还常被人称赞。

前些日子,妈妈回老家,恰巧遇见了这位满头华发的退休教师。他正和我们班当年挨他板子最多的一位男生一起吃饭。“老师,要不是当年您管得严,我估计早毁了。”已是北京一家文化公司老总的那位同学说。老师回答:“打你们板子,我不后悔。只有负责的老师才管学生!”

孩子,只有负责的老师才管学生。所以,对你要求严厉的老师,你不要心生敌意,反而要心怀感激。因为,只有负责的老师才会苦口婆心地管教你。他期待你成才变好,才如此出力不讨好。


妈妈希望,你能尽早懂得这一点。



孩子,你们现在衣食无忧,不像妈妈这代人,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长大。这是你的幸运,也是你的“不幸”。

你们不用像妈妈小时候那样,为挣脱困苦的生活,把学习当作走出寒门的唯一跳板。但孩子,在这个发展迅猛、人才济济的年代,你要想出人头地,相比妈妈那个时代,需要更加努力。虽然,你今日读书,不再为谋生所迫,但它肩负着更多使命:有权利选择你喜欢的那份工作,有资本不丢你看重的那份尊严,有能力过上你快乐的那种人生。

孩子,到你们这代人,学习终于从“颜如玉黄金屋”的功利角色,开始回归到“自我选择自我实现”的本来面目。你虽然不再为他人而学,但你必须要为自己而战。你的学历和资质、智识和胆量、修为和德行,是你学生时代必修的课程,也是你立足社会谋生的名片。


妈妈期待,你能拥有这一点。



剑已佩妥,学校也是江湖。酒尚余温,人生没有退路。


孩子,原谅在这个开学的秋天,妈妈絮絮叨叨地说这么多。妈妈最大的心愿,并非你能得到老师的偏爱和上苍的眷顾,而是你心怀梦想不丢信仰,在读书中学会做人,做人时懂得规则,在规则中懂得敬畏,在敬畏中不负生命。


你必须明白:校园并非一方没有竞争的乐土,唯有敢于亮剑的人才有资格当自己的英雄。奋斗也并非一蹴而就的易事,唯有终生学习不断超越的人才有资格说不负人生。


孩子,为了你自己的梦想和生活,勇敢出征吧!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愿你学习一世,回首有爱相伴。

  

这是妈妈的心愿,也是全天下所有父母的心愿。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及时予以致歉/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