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題記:

媽媽的焦慮情緒有時候很難被自己覺察到,而媽媽的焦慮卻是影響親子關係的最常見的問題之一。


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文 / 秋 同


在微博上看到一則新聞:

就在上個月3月份,有一位上海的媽媽劉女士跳河輕生,因為在家輔導兒子作業時跟兒子起了衝突。


消防員在河邊一邊營救這位媽媽,而這位媽媽劉女士哀求消防員不要救她。


她說:“不要救我,我真的太累了,他就希望我去死啊……”“


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媽媽的情緒崩潰,選擇傷害自己,以為這樣可以讓自己的孩子不當行為改正。

其實反之,這樣傷害自己的行為,只會讓孩子感覺很受傷,同時也是在逼迫自己的孩子遠離媽媽,因為孩子害怕自己會害得媽媽情緒再度失控。

為什麼媽媽的情緒總是會失控呢?

媽媽的焦慮情緒是導致親子關係緊張的最大問題之一。

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焦慮是心累的根源

“我真的太累了!”

是的,真的太累了!這位媽媽喊出了多少媽媽的心聲。

“累”的背後是因為我們有很多的焦慮情緒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老師每天提醒著孩子上網課,交作業,因為不能在學校上課,也就沒有統一的管理,孩子們很難靠自己做到自覺,這個時候需要家長在家的配合學校完成工作,無形中也給了很多家長壓力。

在這個高強度競爭的環境下,孩子不上課不寫作業,我們的媽媽會擔心孩子的成績會下滑;會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會擔心孩子沒有完成作業會受到老師的批評;會擔心孩子不好好學習將來會沒有一個好的前途;會擔心......諸如此類的擔心在生活中不斷上演。

各種各樣的擔心與壓力而讓我們的媽媽感覺非常的焦慮,焦慮的情緒充斥的內心,媽媽們身心疲憊,心力交瘁,這些負面情緒囤積在媽媽們的身體裡面而得不到釋放。

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媽媽們的心真的很累了。

在家的時候,我們的媽媽不敢抱怨說自己有多“累”,即便說了,有的時候也很難得到身邊親人的理解,弄不好還得惹得他人的嫌棄與指責。

總有身邊人在跟我們說:“不要把負能量帶給他人。”

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不再為家庭瑣事操心的時候,一個人只能在那黑夜裡,把所有的委屈裝在心裡,默默消化著囤積在心裡的負能量。

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身體裡面負面情緒就像垃圾一樣,日積月累的堆積在媽媽的心裡,直到某一天,因為某個事件而打開了媽媽的負面情緒開關。

我們的媽媽情緒終於崩潰了,因為太過痛苦,有的媽媽會選擇一種極端的方式讓自己得到解脫,就跟新聞裡跳河自殺的媽媽一樣。

焦慮的情緒使得媽媽的精神世界崩塌,傷害了自己,同時也傷害了媽媽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

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媽媽的焦慮傷害著自己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

對孩子而言,媽媽是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最親近的人,媽媽就是他的世界。

媽媽與孩子之間的互動,孩子會模仿自己的媽媽言行,影響著孩子的言行與人格的形成。

在現實生活中,因媽媽不善於控制自己的焦慮情緒,而引發的家庭悲劇故事一幕又接一幕。

叮鈴鈴!

派出所的電話響起,電話端那頭響起一個女人急促的求救的聲音:“我兒子在家打我。”

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當警察來當事人住處,這位媽媽哭訴著說:自己的孩子14歲,曾多次打自己,甚至要用水果刀。

經警察調解,當兒子向媽媽道歉時,這位14歲孩子的媽媽情緒非常不穩定,對著自己兒子吼道:“滾!”,然後把自己關進臥室。

警察與孩子對話時,孩子說到:我吃飯的時候看手機,媽媽看不慣,兩人發生爭吵。

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信息:孩子一邊吃飯一邊玩手機或者看電視,不利於孩子的消化系統,會讓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媽媽們不允許孩子吃飯的時候看電視看手機,焦慮的媽媽會擔心手機、電視會給孩子帶來不健康的影響。

同時焦慮的媽媽無法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下來,無法反思到自己在育兒過程中的問題,無法冷靜思考接下來要該如何引導孩子改正壞習慣。

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電視劇《小歡喜》中的喬英子的母親就是一個典型的焦慮媽媽。

離高考還有278天,英子的媽媽要求英子一定要考到700分,要求英子爭分奪秒的學習,每科都要考優。

當英子玩會玩具的時候,英子的媽媽都會覺得玩會玩具在浪費時間影響高考,不允許英子玩玩具。

英子的媽媽扔掉英子父親留給英子的照片,只因為擔心這些照片會影響孩子的高考成績。

當英子說媽媽愛生氣時,英子媽媽反駁說你看這個樣子是愛生氣的樣子嗎?

英子媽媽覺察不到自己的焦慮生氣的情緒,因為她看不到自己一直在擔心恐懼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不好的事情。

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有焦慮症嚴重的媽媽,會時刻擔心孩子。

孩子到了開始能自己吃飯的年齡,焦慮的媽媽會擔心孩子小,自己吃飯會吃不飽,必須強制要讓大人來一口一口喂,媽媽才會覺得安心。

孩子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孩子想要跟小朋友玩,可是焦慮的媽媽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被外面的壞孩子帶壞,不讓孩子跟小朋友玩,久而久之,孩子的性格越來越孤僻,不懂得與人交往。

當孩子生病時,媽媽著急是很正常的事,可是焦慮的媽媽就會失去理智與判斷力,會幻想孩子因高燒而誘發其它的病症,焦慮的媽媽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在網上搜索各種相關信息,看看自己的孩子病症是否符合網上所說的那樣。

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媽媽的焦慮情緒讓生病的孩子感覺很不安,孩子感受不到一點快樂的氛圍,孩子在這種緊張的環境下,孩子的情緒無法放鬆下來,眾所周知,負面情緒不利於一個人病情的好轉。

英子感受著來自英子媽媽的焦慮情緒,使得英子喘不過氣來,在這種高強度的壓力下學習,英子感覺不到一點學習的快樂,英子開始失眠,想要逃離自己的母親。

在失眠到第34天的時候,英子最終想要選擇跳海來結束自己生命。

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心理學中說:情緒穩定的媽媽才可以與自己的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動,才可以培養情緒穩定與人格健全的孩子。

英子媽媽固然是非常愛英子的,英子媽媽的焦慮源於她過於追求完美,英子媽媽也沒想到自己的言行把自己的女兒傷害的這麼深。

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做不焦慮的媽媽

每個人都有焦慮的時候,適當的焦慮可以促進我們的學習和工作,但過度的焦慮會讓我們很容易情緒崩潰。

不管是英子媽媽還是輔導作業跳河自殺的媽媽,他們總是對自己的孩子要求苛刻,在他們眼裡容不得一點缺點,當有一點瑕疵的時候,媽媽的情緒就很容易被引爆,焦慮的媽媽其實也就是完美主義的媽媽。

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最近熱播的《不完美的她》,主人公林緒之與收養的女兒林小歐,她們都有著同樣類似悽慘的童年,林緒之高冷一副拒人千里之外的樣子,林小歐遭受家庭暴力,膽小愛說謊愛逃避。

林緒之知道養女兒林小歐身上種種的缺點,但是林緒之無條件的接納這個可憐的孩子,為了保護小歐不受家庭暴力侵害,林緒之甚至可以犧牲自己生命。

小歐從來沒有感受過這樣的愛,也願意無條件的愛著這個臨時得來的便宜媽媽,她們彼此互相接納對方的不完美治癒著曾經千瘡百孔的心靈。

做不焦慮的媽媽,就要學會接納不完美,或許這些道理你都懂得,但是,只有當你真正做出改變自己的那一刻,你就是那個完美的媽媽,完美即在你改變自己的瞬間。

寫在最後的話:我們的所有擔心和恐懼,都是我們心靈成長的機會,唯有用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自己的焦慮情緒,問題才能得到解決。



輔導作業被氣得跳河:焦慮的媽媽像火藥,一點就炸,孩子很害怕

秋同,喜歡文字,用文字為你傳遞正能量。後續不斷更新智慧媽媽成長日記系列的文章,為您推送更多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系列的情感文,如果喜歡我的文字,就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