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424989307800
樓主,您好!我來回答你的問題吧,因為習俗每個地方都不一樣,所以你是得不到統一的答案的。
現在,就由我來說一下我們廣西這邊的農村習俗吧,拜祭祖先的時候不免要擺點,酒茶,雞鴨魚肉的!但是,你說拜祭的時候不帶點葷菜,直接素菜要盛飯嗎?我的答案是必須的,你就把祖先當作自己的一個長輩對待就可以了,在家裡吃飯了,雖然只是素菜,你就不盛飯了嗎?所以我說必須盛飯對吧。再者,我們廣西這邊清明節的特色就是做五色糯米飯,你做好了不給祖先盛上五碗,信不信他保佑隔壁鄰居去了!哈哈,這裡開玩笑啦!
所以,我覺得吧,不管是全國各地,祭拜祖先的話不管你又不有菜擺出來,但是飯必須要有!謝謝!
城市科普
各地情況不一樣,一般都要供肉食,如果亡者生前是佛教人士或素食者,為了表示對其尊重就必須素食。
現在好0
清明節上墳掃墓,一般不上葷菜,飯可以作為供品。
清明上墳掃墓需要帶的供品一般有三樣,或者五樣,供品一般都是單數,常見的是擺放水果,素食,酒水。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不同,沒有固定的規矩。建議不用任何肉食等葷腥之物,以素食、水果、點心、乾果、素酒等類食物祭祀為好。
不上葷菜原因是以此為紀念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位“割肉奉君”的大孝子——介子推。
據傳春秋時期晉國有個介子推,和晉文公被流亡列國,在艱難困苦的情況下,為了活命,介子推割下屁股上的肉給晉文公食用。晉文公後來回國以後,介子推謝絕了晉文公給予功名利祿,與母親隱居綿山。晉文公邀請不出,命人燒山逼介子推,介子推與母親寧死不出山,與母親一起抱樹而燒死。晉文公將介子推母子屍體埋於綿山,寄託哀思。
晉文公為紀念“割肉奉君” 的隨從介子推。把他燒死的那天定為寒食節,並下令全國:每年這天吃寒食,禁菸火。後來成了寒食節。過去的春祭是在寒食節,後來改在了清明節。清明節的前一天是寒食節。是春秋戰國時期, 晉文公為紀念“割肉奉君” 的隨從介子推。把他燒死的那天定為寒食節,並曉諭全國:每年這天吃寒食,禁菸火。這風俗已經流傳了幾千年。清明節,對陽間來說:是掃墓祭祖的日子;對陰間來說:是鬼節。
因此,清明節和許多其它傳統節日一樣,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清明節日民俗有其自身的社會功能:一是緬懷先人,藉以寄託自己的思念;其次,節日的飲食是飲食文化的精華,是中國古代烹調技術的集中表現。節日的飲食豐富多彩,既是人們改善質生活的需要,也是人們對飲食文化的創造。
風中聽雨
各地風俗不一樣。我們這上墳擺貢品不上飯菜,都是水果點心之類的副食品。也有牛奶飲料等營養品。意思就是咱們吃什麼也要給祖先上什麼,要跟得上時代。
依林
我們貴州沒有這樣規定和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