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米高原的奇遇畢業十年的同窗 在幫扶醫院手術室重逢


4000米高原的奇遇畢業十年的同窗  在幫扶醫院手術室重逢

王旭濤(左)、吳鍥(右)


4000米高原的奇遇畢業十年的同窗  在幫扶醫院手術室重逢

吳鍥(左)在理塘幫扶

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肛腸科醫生吳鍥目前在理塘縣人民醫院幫扶支援,在為患者手術時遇到了一位意想不到的搭檔——已經10年沒見的昔日同窗。兩人合力完成手術示教,也為當地醫務人員對於肛腸手術的治療帶去了新的視野。

40出頭的卓瑪(化名)被痔瘡問題困擾已經很多年,但因為之前的症狀不太嚴重,也就從來沒想過系統的治療。直到近來不僅上廁所便血,還出現了腫物脫垂的現象,疼痛難耐。其他治療方式僅能緩解一些症狀,要想治癒只能通過手術。理塘縣人民醫院尚未設有獨立的肛腸科,也沒有相應的專科醫生。放在以前的話,卓瑪最近都需要去到康定才能治療,而光是去求醫的單邊路程就需要耗去半天多的時間。

吳鍥說,該位患者被診斷為“環狀混合痔、肛乳頭瘤”,且脫垂的腫物已經有核桃大小,需要通過“混合痔外剝內扎術+肛乳頭瘤切除術”進行治療。在此之前,縣醫院的醫生們還沒有機會接觸到這種難度的肛腸科專科手術。手術的開展,不僅能讓患者少跑路,還能幫助實現當地醫務人員的能力提升。

吳鍥的大學及研究生同學王旭濤是新都區人民醫院的醫生,目前在理塘縣藏醫院幫扶。在得知手術的相關消息後,認為這一病例的治療存在極高的價值,想帶藏醫院的醫務人員同步參與學習。通過理塘縣相關部門的統一協調,決定由吳鍥、王旭濤搭檔手術示教,以實現優質醫療資源的共享學習。於是,便有了兩人在畢業十年後的首次合作,還是在海拔超過4000米的高原地區。得到及時治療的卓瑪,目前即將康復出院。

“把技術留下來後,可以讓更多的患者在家門口就能獲益。”吳鍥說,按照制定的幫扶計劃,他將在當地開展更多肛腸科傳統手術到微創手術的示教,實現當地肛腸專科治療從無到有、從易到難的逐步轉變;同時,將致力於幫助縣醫院打造肛腸特色治療小組,留下一批帶不走的肛腸專業人才。此外,作為中西醫結合教學小組組長的他還將努力發揮專業特長、整合優勢資源,並結合當地備考醫療人員的具體情況,認真制定教學、考核計劃,讓備考人員學有所得,助力補齊當地中西醫結合專業人短板。



大眾健康報記者 侯文瑾

4000米高原的奇遇畢業十年的同窗  在幫扶醫院手術室重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