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爱的是咖啡,还是咖啡馆?

差不多一年前写了这篇文章,当时单纯地质疑瑞幸这种“疯狂肆虐”的营销模式,惊诧于它玩转资本跑步上市的速度,同时并不喜欢它的咖啡味道。我以为这不是咖啡作为商品在市场上销售该有的样子,但怎么也没想到今天它会以这种方式再次让人惊诧。


2019年5月17日晚,创办不到两年的瑞幸咖啡在美国纳斯达克股票交易所上市,堪称神级速度,简直可书写一部最快上市教科书。


你爱的是咖啡,还是咖啡馆?

YO姐配图就是这么任性

不过,路人发出了这样的疑问:

“瑞幸咖啡是什么鬼?我只晓得星巴巴。”

“就是电梯门口的广告?老人家还是喝茶比较好。”

“不喝咖啡,我爱奶茶。”

“上市?钱真多!”

流水线上的咖啡有谁真的爱到欲罢不能吗?

这两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手拿Luckin走在路上,问一朋友,他答道:“便宜啊,送券啊。反正比starbucks划得来,我只是每天上班需要一杯咖啡,味道差不多就得了。”

两年不到的时间,2000多家门店,还成功上市,不得不惊叹资本的力量。专业操盘手在资本运作下实现的疯狂扩张,为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企业经营模式又打了一剂鸡血。要知道星巴克进军中国20年来,也才开出了3521家门店。

把咖啡推入流水线生产,让大家随时随地喝上咖啡,面对庞大的中国人口基数,瑞幸大概觉得潜力巨大。

BUT,真正懂咖啡、爱咖啡的人讲究的是咖啡豆的品质和制作手法,甚至取决于咖啡师对咖啡的了解程度。特别是手冲咖啡,手法和温度稍有不同都会改变咖啡的口感,让咖啡的味道有千差万别。

可恰恰是这种千差万别才是咖啡爱好者迷上它的原因。

你爱的是咖啡,还是咖啡馆?

流水线上的咖啡虽然固定了用量和制作时间,但大众的口味可能很难让真正的咖啡爱好者满意。

有人说星巴克也是流水线咖啡,统一的口味,入驻中国之后,大多数店面总是门庭若市,不是挺好。

试问有多少人真的是爱到非喝星巴克不可,又有多少人只是喜欢在绿色和白色招牌,咖啡色装潢的店里坐坐?

有人爱咖啡,有人更爱咖啡馆

爱喝咖啡的人无论在家,在办公室,或是走在路上都可以喝,很多人的味蕾是真的被咖啡独特香味俘获。但是在咖啡馆喝咖啡却有着不同的意味。

“我不在咖啡馆,就在去咖啡馆的路上”,这句话是在说法国巴黎。

你爱的是咖啡,还是咖啡馆?


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咖啡文化和咖啡馆文化的兴起,打破了在饮品领域内茶文化和茶馆文化的单一局面。

中国人对于咖啡馆很早之前是基于西式小资生活的标签化认知,尤其是都市白领们受西方影视和文学作品的影响,热衷去咖啡馆待着。

咖啡馆提供了生活和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除了可以进行会友、商务等社交活动,还给人以独处的空间。

你爱的是咖啡,还是咖啡馆?

如果说安静的咖啡馆是满足人们安静的独处,那么热闹的咖啡馆满足了人们热闹的独处。看似一屋子人,但实际上你不过是一个人。

咖啡馆的经营在意的是位置和主题,横门深巷,闹中取静,各不相同;吸猫撸狗,赏画听音,姿态万千。经营较长时间后培养固定的客人是他们的目标,熟客有熟悉的位置和熟悉的口味,聪明的店员会记住这一切。

《欲望都市》里carrie大部分时间就是在咖啡馆写作,给许多都市女孩留下了幻象,跑去咖啡馆打字感觉会比较cool。

路过每一家人满为患的星巴克,也永远有人面前摆着一台电脑。即使人来人往,也不妨碍他们淡定敲字。


不管你在咖啡馆里阅读,听歌,聊天,或者只是发发呆,奇怪得很,这样消磨一下午,仿佛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如若换成其他地方便觉得是浪费。

你爱的是咖啡,还是咖啡馆?


不过,瑞幸就不一样了,他们主打的不是咖啡馆,而是咖啡。也就是说,你来不来咖啡馆不重要,我们只需要你买我们的咖啡。

瑞幸CMO杨飞就曾在一次演讲中谈到,“传统咖啡品牌会强调咖啡馆,强调第三空间,强调线下的用户体验,强调到店的体验。但我们卖的是咖啡,不是咖啡馆。

你爱的是咖啡,还是咖啡馆?

如果只卖咖啡,并且是流水线的咖啡,那么薄利多销当然是它的生存之道。

可别忘了,中国人依然是习惯喝茶的民族,并且年纪越大越爱喝茶。即使是茶,红茶、绿茶、普洱茶……几十上百个种类,甭管哪一种口味都受到不同族群拥护,很难做到口味统一。

等到大家都像爱喝茶一样爱喝咖啡,那大概也会像泡茶一样,大家都会买来不同口味的咖啡豆煮符合自己口味的咖啡吧。

你爱的是咖啡,还是咖啡馆?

瑞幸的营销策略目前来看有它成功的一面,或许它是在少数消费到精致消费的阶梯上找到了通往大众化的中间地带。

我们究竟是想做工业时代越活越糙的现代人,还是希望成为越活越精致和个性的每一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