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市公司的典型財務舞弊案例

日期,瑞幸咖啡向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顯示,公司存在偽造交易等行為。初步調查確定的信息表明,從2019年第二季度到2019年第四季度,公司虛增了22億人民幣交易額,相關的費用和支出也相應虛增。

受此影響,瑞幸咖啡股價暴跌,美股盤前一度跌超80%。開盤後,瑞幸咖啡股價就觸發熔斷機制,盤中六次暫停交易,跌幅68%。

美國上市公司的典型財務舞弊案例

1.美國怎樣處罰上市公司財務造假?

美國股市對於上市公司造假行為是非常嚴厲的,處理力度已經完全超出了市場想象之外。根據2002年美國就出臺了《薩班斯法案》,該法案規定:對編制違法違規財務報告的刑事責任,最高可處500萬美元罰款或者20年監禁。篡改文件的刑事責任,最高可處20年監禁。證券欺詐的刑事責任,最高可處25年監禁。

美國上市公司的典型財務舞弊案例

美國股市最典型的造假公司事件就是2001年美國安然公司財務造假曝光,安然公司以及相關聯人和機構都已經得到重大的處罰,具體情況如下:

①安然公司直接宣告破產倒閉;

②安然公司直接在道瓊斯指數出名,停止交易,直接被摘牌處理;

③安然公司CEO傑弗裡·斯基林被判刑24年並罰款4500萬美元;

④安然公司財務策劃者費斯托被判6年徒刑並罰款2380萬美元;

⑤安然公司全額賠償投資者損失高達71.4億美元;

⑥安然公司的會計事務所安達信因重金被罰,隨後宣佈破產,從而讓會計事務所永久性的退出審計行業;

⑦安然公司的投資銀行,美國花旗集團、摩根大通、美洲銀行等被判向受害投資者分別賠付20億美金、22億美金、6900萬美金。

2.美國上市公司典型舞弊案及特徵

①從存貨做文章——法爾莫公司

存貨項目因其種類繁多並且具有流動性強、計價方法多樣的特點,所以存貨高估構成資產計價舞弊的主要部分。

法爾莫公司是位於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家連鎖藥店。法爾莫的發展速度遠超同行,在十幾年的發展歷程中,法爾莫從一家藥店發展到全國300餘家藥店。但這一切輝煌都是建立在通過存貨資產造假來製造虛假利潤的基礎上,他們先將所有的損失歸入一個所謂的“水桶賬戶”,然後再將該賬戶的金額通過虛增存貨的方式重新分配到公司的數百家成員藥店中。他們仿造購貨發票、製造增加存貨並減少銷售成本的虛假記賬憑證、確認購貨卻不同時確認負債、多計或加倍計算存貨的數量。

法爾莫公司的舞弊行為最終導致了破產,會計師事務所在民事訴訟中損失了3億美元,財務總監被判33個月的監禁,莫納斯本人則被判入獄5年。

②利用併購機會操縱“準備”科目——泰科公司

泰科公司始創於1960年,1973年,泰科在紐約證交所上市。從1999起的三年時間裡,泰科兼併了數百家公司,併購價格將近300億美元。

被泰科兼併的公司都有一個共同特點:被兼併公司合併前的盈利狀況往往出現異常的大幅下降,而在合併後盈利狀況迅速好轉。其實,這些被兼併公司合併完成前後盈利異常波動主要是各種“準備”科目的貢獻:合併前對各類費用和減值準備過度計提,合併後逐步釋放出各類準備。這樣的弄虛作假行為被泰科的高管人員美其名日“財務工程”。

舞弊事件曝光後,泰科的首席執行官被逮捕,撤換了60多名高管人員,撤換了整個董事會。

③模糊資本性資產和費用性支出的界限——美國廢品管理公司

美國廢品管理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垃圾處理公司,創立於1968年,1971年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該公司營業收入從1971年的1600萬美元增長到1991年的75000萬美元,平均年收入增長率為36%。

其快速成長的法寶之一是在資產攤銷上的“保守”,模糊資本性資產和費用性支出的界限,將部分已經建成並交付使用垃圾掩埋場的利息費用繼續資本化,以製造虛擬資產。

④虛構收入——南方保健

從上世紀90年代至2002年,南方保健在全球擁有了1229家診所,成為全美最大的保健服務商。這背後是從1997年開始的會計賬目造假,操縱經營利潤和資產負債表。為掩飾會計造假,南方保健動員了幾乎整個高管層,共同對付外部審計機構。

南方保健使用的最主要的造假手段是一種稱為“契約調整”的手法。“契約調整”是一個收入備抵賬戶,用於估算南方保健向病人投保的醫療保險機構開出的賬單與醫療保險機構預計將支付的賬款之間的差額,營業收入總額減去“契約調整”的借方餘額,作為營業收入淨額反映在南方保健的收益表上。由於“契約調整”是一個需要大量估計和判斷的賬戶,南方保健便利用這一特點,通過毫無根據地貸記“契約調整”賬戶,虛增收入。

⑤利用會計截期——女王真空吸塵器公司

為了籌措新生產線的資金,美國女王真空吸塵器公司CEO授意財務經理人為地誇大季度利潤從而使股票價格上漲,再用股價上漲拋售部分股票的方法產生資金。

為此,財務經理選擇了在銷售和費用的截期上玩花樣,他指示銷售經理將期後的銷售發票提前到會計年度結束前開,囑咐倉庫將貨物的發運提前,並同時編造大量的非法分錄以掩蓋造假舉動。此外,他還將積存的商品發運他處,視之為銷售記入銷售收入;將未付的帳單鎖在櫥櫃裡不確認負債。

然而好景不長,不久消費者們發現吸塵器的質量存在嚴重問題並要求退貨,鉅額的銷售退回和銷售額的銳減給CEO和財務經理帶了極大的壓力,面對索要額外信息的審計人員,他們最終在律師的建議下主動認罪。

公司的舞弊行為使投資者和債權人遭受了4000萬美元的損失,公司也宣佈倒閉,CEO本人被判一年有期徒刑並附帶數百萬的賠償。

美國上市公司的典型財務舞弊案例

從1984年算起,中國股市也已經有36年的歷史,現有上市公司已經接近4000家,背後又有多少財務造假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