脣亡齒寒,脣齒相依的鄰居不在了,你也無處可逃


唇亡齒寒,出自《左傳·僖公五年》:“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

春秋時期,東周王朝日漸衰敗,各諸侯國都想併吞他國,取代周王朝。公元前655年,晉國想侵吞它的近鄰虢(guó)虞兩個小國,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地盤和勢力。

晉國和虢國之間隔著一個虞國,討伐虢國必須經過虞地。而虞、虢這兩個國家山水相連,祖先又都姓姬,所以一直和睦相處。因此,晉獻公一直在猶豫應該先攻打哪個國家?如果先打虞國,虢國可能會支援虞國;先打虢國,晉軍開往虢國,必定要經過虞國,如果虞國出兵阻攔和虢國聯合抗晉,晉國要同時對付兩個小國,恐怕力量不足。

晉國大夫荀息向國君晉獻公獻計說:“虞公是很貪財的人,只要我們把晉地的千里馬和美玉作為禮物送給他,要求借路讓軍隊通過,我想虞公會同意的。”

晉獻公說:“這千里馬和美玉是我晉國的寶物,怎能隨便送人呢?”

荀息笑道:“大王,虞虢兩國是唇齒相依的近鄰,虢國滅了,虞國也不能獨存,

您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存放在虞公那裡罷了,等於放在自己家裡一樣啊!”

晉獻公明白了荀息的用意,便派他帶著名馬和美玉去見虞國國君虞公。

虞公見到這兩個珍貴的禮物,頓時心花怒放,滿口答應下來晉國要借道虞國之事。虞國大夫宮之奇聽說後,急忙阻止道:“面頰和牙床骨是相互依存的,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受到寒冷,虞國和虢國就是唇齒相依的近鄰,俗話說:‘唇亡齒寒’,沒有嘴唇,牙齒也保不住啊!我們兩個小國相互依存,有事可以彼此幫助,萬一虢國滅了,我們虞國也就難保了。借道給晉國萬萬使不得啊。”

目光短淺、貪婪無知的虞公不聽宮之奇的良言勸諫,說:“人家晉國是大國,現在特意送來美玉、寶馬和咱們交朋友,難道咱們借條道路讓他們走走都不行嗎?而且晉國和虞國同是一個祖宗,晉國難道會侵害我國嗎?”宮之奇預料到虞國將亡,帶著全家老小,趁早逃去了曹國。

果然,晉國軍隊借道虞國,輕而易舉地滅掉了虢國。

晉軍得勝歸來,藉口軍隊休整,在虞國駐紮。在虞國毫無戒備的情況下,晉國發動突然襲擊,很快就消滅了虞國,虞公也被俘虜。

荀息特意找回了寶玉和良馬,歸還給晉獻公,這樣名馬和美玉又回到了晉獻公的手裡。晉獻公望著失而復得的寶物,十分得意地說:“寶玉還是我原來的那一塊,沒有變樣。只是馬又多長了一顆牙齒,比去年大一歲了”。

這個故事又叫做假途滅虢,後來泛指用借路的名義而行消滅對方之實的策略

唇亡齒寒指嘴唇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比喻關係密切,利害相關一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