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太倉:“雙信地”為中小企業“供氧”“輸血”

  當前,我們要想盡一切辦法讓中小微企業生存下來,為他們“供氧”“輸血”。3月底以來,陸續發佈在《中國自然資源報》、江蘇土地市場網、《太倉日報》的一則不同以往的“雙信”制土地掛牌出讓公告,讓江蘇富利城金屬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鳳良體會到,李克強總理對推進中小企業復工復產的殷切囑咐,正在成為現實。

  所謂“雙信”,即政企互信+企業誠信。楊鳳良驚喜地發現,作為出讓方的太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承諾,基於與競買人雙方互信,土地掛牌出讓“成交即發證(發放《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交地即開工(發放《不動產權證書》《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竣工即登記(發放《不動產權證書》)” 。這意味著,企業承諾項目投資符合合同約定各項標準的同時,政府也承諾提供最優質的服務,從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到領取《建設工程施工許可證》的整個時長,從通常的100天以上壓縮到最長不超過30天。

  “真沒想到中小民營企業也能享受土地出讓的‘高速通道’,‘雙信地’給企業帶來真實惠。”楊鳳良告訴記者,其企業生產智能車載設備,春節前剛簽訂了投資協議,正擔憂因新冠肺炎疫情延遲項目落地。

  “‘雙信地’是‘標準地’的升級版。”太倉市土地儲備中心主任王近表示,“雙信地”具體來說分為3個環節——儲備完成“三淨”地,確保“淨地”供應;協調構建“雙信地”,基於出讓方與競買人的充分互信,制定雙方承諾事項;監管確保“放心地”,企業投產後由相關部門驗收,對沒有按合同履約的堅決要求整改到位。

  “這是政府刀刃向內的自我改革。”太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何永林說,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要真改、實改。“雙信地”充分顯示了政府改革的決心,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甲方,而是主動俯下身掃清實體經濟發展的堵點和難點,為企業提供更便捷、更專業的服務。

  “中小企業復工復產、提振經濟信心需要‘硬核’措施。”太倉市常務副市長顧曉東表示,近年來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給太倉帶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中小企業是保證現代產業鏈條暢通的重要環節,預計未來通過“雙信地”模式,可為近半數中小企業帶來更優質的用地服務,降低企業投資成本。同時,“雙信地”通過發揮社會信用體系作用,創新土地出讓模式,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實現由“嚴進寬管”轉向“寬進嚴管”。

  據瞭解,“雙信地”模式是江蘇省自然資源系統按照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以黨建為引領,建設“先鋒自然”,構建所有者權益管理制度體系,深化資產配置制度的新探索,以此推動高質量發展。江蘇省明確要求,從事前、事中、事後3個階段打通所有者權益工作這個完整鏈條上的每一個堵點。在提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淨地”供應標準、推廣“雙信地”的基礎上,認真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有關要求,探索政府與市場主體從多點對一點到一點對一點的改革。

  “雙信地”改革成果,還凝聚著一個特殊黨支部的智慧。江蘇省自然資源廳權益處黨支部、太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政府部門的黨員骨幹、上市地塊的鄉鎮幹部組成的黨員先鋒行動支部,作為“設計師”精心謀劃了這項改革的每一個環節。他們表示,今後將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以更實舉措彰顯江蘇自然資源人走在前、當先鋒的新擔當、新作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