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邮税的出现有什么影响?

初笙1210


首先行邮税对我们正常生活没有影响,主要影响贸易跟跨境电商影响比较明显。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坚决维护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同时应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行邮税对居民进口和消费影响较大,总结研究行邮税对经济影响路径,对发挥税收对经济支撑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行邮税的总体介绍

行邮税是进境物品进口税的简称,是海关按完税价格和进口税率对进境物品按简易征收方式征收的关税、进口增值税和进口消费税的统称,进境物品主要包括入境旅客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

二、行邮税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税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监督反映三方面的职能,我国自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逐步确立了18类税种,按征收内容可分划分为商品税、所得税、财产税和其他税,按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可划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且两者的比例大致为3:7。行邮税作为关税项下的一个小税种,属于商品税范畴,但同时因向个人直接征税,也兼具直接税的特点。商品税因对不同产品设置不同税率,在影响消费、行业保护、对外贸易方面效果明显,直接税因直接对个人征收,在影响消费和监督反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关于行邮税对经济影响的理论研究较少,但行邮税作为关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影响的路径与关税相似,同时,直接税对经济的影响也可作为其研究的重要参考,本文主要从商品税(关税)、直接税角度来梳理相关文献,为行邮税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一)行邮税对行业的影响

幼稚产业保护理论认为,一国贸易政策必须同本国工业发展的进程相适应:一是差别关税,以对幼稚产业的保护为出发点,对不同的产业征收不同的关税。二是有选择性的保护,保护那些可成长起来的,能够获得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三是适时调整,超过了规定的限期,保护产业没有成长起来,需要解除对它的保护通过计算2014年我国关税的保护率得出,自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关税保护率整体水平逐步下降,基本形成了对相对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品进行高保护,如食品、交通运输、电气机械等制造业和农业;而对相对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进行较低的保护,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行业。从行邮税物品税率归类表来看,税率分为13%、20%、50%,13%税率的物品主要有食品、药品、玩具、书、数码用品等日常消费品,50%税率的物品主要有烟、酒、化妆品等高档奢侈品,行业受保护情况与关税存在冲突,行邮税更侧重于保护居民日常消费,而对薄弱行业保护不够,如数码产品、食品等。

(二)行邮税对进出口的影响

通过研究我国的关税税则,得出关税通过设置最惠国税率、普通税率、暂定税率方式,在国际贸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认为关税升高后,国际贸易量将下降,最终导致社会总福利的下降。认为关税、清关时间及金融自由度与贸易非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说明这三者是阻碍贸易的因素。认为下调关税、简化通关入境手续等一系列海关政策,使自贸区的贸易效应非常明显,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贸易也得以十分迅速发展。通过局部均衡模型研究关税与进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发现进口关税下降情况下,企业可更多进口高质量的中间产品,从而提高进出口产品的质量。相较关税,行邮税对进出口的影响较为有限,主要通过调整消费者的购买决定来影响进出口金额和结构,如2012年,我国在上海、郑州、重庆、杭州、宁波5个城市进行跨境电商进口试点,试点初期只对其征收行邮税,这一时期跨境电商交易额火爆增长,2014年增速高达34.5%。2015年,为均衡跨境电商与其他货物贸易税负水平,对跨境电商实施税改,改为按货物方式征收关税及进口增值税和消费税,综合税率有所提高,受此影响,跨级电商交易受阻,增速逐年下滑,2018年同比增速为17.3%,比2014年减少17.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行邮税调整会对个人进出口产生直接影响,税率增加将直接减少个人进口消费量。

(三)行邮税对消费的影响

认为,由于不同商品被税的税率不同,理性的消费者购买税率较低的商品,此时商品税通过替代效应对居民的消费结构进行调节,同时,商品税会改变居民对消费和储蓄的选择,挤出居民消费而增加储蓄。利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研究我国税制结构对消费的影响,得出提高直接税比重不利于居民消费,在增税环境下提高直接税比重将进一步加剧居民消费的下降,在整体降税环境下提高直接税比重会减少直接税对居民消费的伤害。认为商品税税负的累退性比较明显,中低收入者负担偏重,降低商品税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的税负,能够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分类标准,将城镇居民消费性支出分为八大类,根据居民收入高低,收入较低的用户对食品、衣着和医疗保健类消费品增税感受最敏感,收入较高的用户对消费品增税感受不明显。从上述研究来看,无论是商品税或直接税,增税都会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并且直接税对居民行为的影响更加明显。行邮税既是商品税也是直接税,相较间接征税的增值税、消费税等商品税,其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可能更直接和灵敏,减税情况下可直接刺激居民消费,增税情况下将抑制居民消费。

三、政策建议

(一)促消费环境下,应普遍降低行邮税率

消费、投资、出口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2018年消费对中国经济的增长贡献率高达76.2%,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消费增速减慢,应出台促进居民消费政策。行邮税兼具商品税和直接税的特征,在促进消费上能发挥较好效果,2019年在减税降费的大环境下,应进一步降低行郵税税率,有效刺激居民消费,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二)按国别划分行邮税率,提升进出口影响效果

分国别差别税率是国际贸易的重要原则和调节贸易纠纷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模式的逐步发展,个人进口物品量大涨带动国际邮件数量陡增,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2016-2018年,全国跨境快递业务量由6.2亿件增至11.1亿件,行邮税收入也逐步提高。但由于行邮税对各国均征收相同的税率,在调节进出口方面影响力较弱,按照关税设计原理,行邮税可按国别增设最惠国、暂定税率,提升其对进出口的影响效果。

(三)调整行邮税税率结构,加大对薄弱行业的保护力度

行邮税作为关税的重要组成部分,侧重于保护居民日常消费,而对薄弱行业保护欠佳,2017年我国进口物品主要集中在食品、医疗、家电、日用轻工和美护日化,同时,我国薄弱行业多集中在电子信息、食品、影视等,日常消费物品与薄弱行业存在交叉,为发挥行邮税在行业保护中的作用,在保护居民消费前提下,应适当调整行邮税税率结构,提高薄弱行业征收的税率。


融湘伟


“行邮税涉及面较广,主要涵盖与广大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商品领域。”降低行邮税税率,将有助于这些领域商品进口的扩大,进而更大程度地满足国内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当前,我国居民消费正在向个性化与多样化方向转变,而对于健康饮食、医疗康复、信息通信、文化创意等领域优质特色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持续高速增长。但客观地说,国内企业在技术、创意、营销模式等方面仍与国外有一定差距,相当一部分商品和服务不具备比较优势。例如在高端药品、高品质保健品、文化体育、旅游住宿等领域,我国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差距较大。此时,降低行邮税引起的进口扩大,势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消费市场起到补充作用,进而满足我国居民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


投资人价值沈


有以下影响

  1.跨境电商税率变了;

  2.跨境电商免税额消失了;

  3.跨境电商有数额限制了;

  4.行邮税变了:总体是涨了,但是有些东西反而降了,例如护肤品,原先是统一50%的税率,今后是30%,但是未列明的物品从原来10%的税率涨到3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