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坤地產赴港IPO:短期償債壓力大 融資成本高達13%


上坤地產赴港IPO:短期償債壓力大 融資成本高達13%


“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羅大佑在1997年為香港迴歸創作的《東方之珠》,歌詞寫盡滄海桑田,不管是胸膛蒼涼,還是海風吹拂了五千年。


從2018年起,這首歌簡直可以用作內地房企赴港上市的主題曲:港股市場,心頭之珠。


在A股基本實質上向房地產企業閉門謝客、融資監管持續高壓和“房住不炒”的調控大勢裡,審核相對寬鬆、成功率相對較高的港股市場,已經成為內地房企IPO的首選之地。或者說,唯一。


走,去香港上市!


自2018年3月弘陽地產上市成功後,內地中小型房企已經上演或者正在一波港股IPO“搶灘登陸”熱潮。


畢竟時間不等人,哪怕是流血登陸。


事實上,從2019年開始,赴港上市的窗口期已漸趨關閉,上市環境並不如想象中樂觀,房企很多時候不得不選擇“折價”,讓渡更多利益來吸引市場。而今年,海外融資環境大概率會惡化,港股新股發行及發債市場環境甚至會變得更差。


《東方之珠》裡有一句歌詞,每一滴淚珠彷彿都說出你的尊嚴。其實,不管如何包裝,不管是基於公司規範治理,還是為了基業長青,這些已經成功或者正在努力赴港上市的內地房企,都有兩個字念得字正腔圓——缺錢。


如此之下,港股上市,意味著拿到一張融資船票,而上船意味著階段性的安全——活下去。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寧可坐在船上哭,也不在沙灘上笑。


今日起,大德財經推出系列文章《走,去香港上市!》,關注那些赴港上市的成功者和努力者,關注那些笑和哭。


此為第一篇,上坤地產。


1


3月30日,上坤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坤地產”)向港交所遞交上市招股書。


幼學之年——成立於2010年的上坤地產,年輕,僅有10歲。


根據其招股書顯示,2019年上坤地產營收75億元,專注於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在全國共有43個項目。根據克而瑞2019年房企200數據,上坤地產全口徑銷售額271.8億排名第91位,權益銷售額155.9億,排名第114位。


在“輕”與“小”之外,與近兩年赴港上市的典型企業正榮地產、中梁控股和弘陽地產相比,上坤地產的實力則顯得略“淺”。


根據正榮地產、中梁控股、弘陽地產與上坤地產的招股說明書,從權益銷售額與營收、土地儲備、項目數量三個維度,進行對比。


上坤地產赴港IPO:短期償債壓力大 融資成本高達13%


可以看出,從權益銷售額和營收來看,上坤地產僅僅比弘陽地產略高,但距離正榮地產和中梁控股差距較大。


上坤地產赴港IPO:短期償債壓力大 融資成本高達13%


從土地儲備來看,最高的依然是中梁控股,大幅領先其餘三家,最低的是上坤地產,大幅落後其餘三家。


上坤地產赴港IPO:短期償債壓力大 融資成本高達13%


從項目量上看,上坤地產也依舊排名最後。


綜合上述比較,可以看出上坤地產的綜合實力著實不厚實。可輕舟亦有輕舟的優勢,盈利水平較高。


據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上坤地產的收益分別約為人民幣12億元、人民幣68億元及人民幣75億元,毛利率分別為30.9%、51.5%及40.8%。在同類中小房企中,上坤地產的這一項可堪優秀。


眾所周知,順風順水之時,輕舟可一日千里,波浪稍微大一些,輕舟就容易搖晃不穩。


上坤地產的收益並不穩定,2018年其收益同比下降42.7%,而在2019年再次同比上升10%。這與上坤地產項目較少,抗風險能力較差有關。


上坤地產赴港IPO:短期償債壓力大 融資成本高達13%


通過上圖,可以看到上坤的項目大量集中在長三角地區,而其中,又以上海為首。


值得一提的是,上坤2018年的業績尤為突出,就得益於位於上海佘山的別墅項目上海樾山銷售出色,該年上坤地產的營收、毛利率、利潤等各方面都比往年要高。


不可否認的是,上坤地產能在豪強林立的上海高端住宅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殊為不易。從此角度而言,上坤地產堪稱滬上房企裡的小家碧玉。


可成也上海,隱憂也來自上海。


上坤在招股書裡明確寫著:“我們高度依賴長三角經濟地區的房地產市場,尤其是上海”。


此言不虛。其2017年、2018年及2019年的物業銷售收益,分別有約100.0%、100.0%及60.8%來自上海項目。


成立前五年,上坤一直沒有走出上海。2016年,上坤才首次出滬,進入江蘇省,隨後拓展至長三角經濟區、珠三角經濟區及中部核心經濟區的其他一線、二線及強三線城市。截至2020年2月29日,上坤項目位於8個省份及直轄市的14個城市,絕大部分是二線、強三線城市,包括蘇州、佛山、東莞等。


走出上海只是第一步,更關鍵的是如何在別處複製上海的成功。可以看出,其新進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競爭之激烈,絲毫不亞於上海。


這或許將會是上坤未來發展的一大隱患。


2


同樣不穩定的,還有上坤地產的現金流。

上坤地產赴港IPO:短期償債壓力大 融資成本高達13%


據其招股書顯示,其經營性活動現金流與2017、2018連續兩年為負,而在2019年再度轉正,這或許是源於2017、2018年上海項目的銷售結轉所至。


這也側面佐證了上坤地產銷售區域過分單一而帶來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上坤創始人朱靜自1998年開始投入地產行業,曾任河南建業地產股份有限公司集團副總裁,師從建業創始人胡葆森,2010年創辦上坤集團並任首席執行官一職。


胡葆森曾對媒體表示:“我當時,就是在15年前,決定深耕河南的時候,我就在想河南有一億人口,有120個縣市,還有那麼多的鄉鎮,這件事,你做到死你也做不完。”


但事實是,朱靜的老東家河南建業,至今還是一家典型的區域性房企,幾經嘗試,卻無法真正走出河南,且頭部房企紛紛進入河南市場後,建業在河南的日子也不如原來好過了。


如今看來,或許是朱靜汲取了老東家的教訓,上坤雖然深耕上海,但擴張是必須要做的選擇。


無論是前期拿地還是後期開發,都需要資金支撐。


即便淨資產負債率從2017年的684%,大幅下降至2019年的118.8%,但上坤地產的這一數據還是處於高位。


更緊迫的是,上坤地產面臨較重的短期償債壓力和高昂的融資成本。


招股說明書顯示,截至2020年2月29日,上坤的計息銀行及其他借款中將有人民幣 3,074.9百萬元(30億元),將於一年內到期。


而目前上坤賬上可用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是多少?僅有10億人民幣。


上坤地產赴港IPO:短期償債壓力大 融資成本高達13%

上坤地產赴港IPO:短期償債壓力大 融資成本高達13%


而單筆13%的借款年利率,幾乎要趕上2019年房企最高融資利率了。


綜上,上坤地產作為行業後起之秀,優勢與潛力突出,缺陷與風險亦是明顯。


因此,這個春天,上坤這艘輕舟一定要赴港上市,駛入香江,某種程度上可稱之為生死時速。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