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成美股版勝景山河、藍田股份 消費類公司緣何會成為“造假天堂”?

每經記者:王海慜

瑞幸咖啡成美股版胜景山河、蓝田股份 消费类公司缘何会成为“造假天堂”?

昨日(4月2日)晚間,瑞幸通過自爆家醜的方式揭露了自身存在大幅虛增收入的情況,此事一經披露便引起了軒然大波,當天瑞幸咖啡在美股市場大跌75.6%,市值蒸發近50億美元。

事實上,在A股歷史上也不乏這樣的消費類公司造假案例。當年的藍田股份、勝景山河等公司造假都是轟動一時的資本市場大事。

值得注意的是,虛增收入通常是這類公司造假的共性手段。有投行人士認為,消費類公司的消費數量過於龐大,虛增收入相對來說可能較難被發現。此外,現在互聯網消費類公司都可以用GMV來衡量其估值,而一些靚麗的GMV數據裡也往往含有不少水分。

消費類公司頻現造假

昨日晚間,瑞幸咖啡發佈公告,揭露了公司存在的偽造交易行為,涉及銷售總金額約為22億元。

事發後,市場譁然。據記者瞭解,在此次事發之前業內就對瑞幸咖啡存在較大爭議。比如,有觀點認為,瑞幸的商業模式不佳,“需要實體店,產品又單一,客單價不算高。在商業模式上,比一些電商平臺差遠了。”

不過此次瑞幸咖啡造假事發,帶給資本市場的直觀衝擊就是公司股價的大幅下跌和相關機構的投資虧損。昨日,瑞幸咖啡在美股市場大跌75.6%,市值蒸發近50億美元。

事實上,回顧A股歷史,也不乏這樣讓投資者心痛的造假案例。例如,當年的藍田股份、勝景山河造假都是轟動一時的資本市場大案。

2001年10月,時任中央財經大學研究所研究員劉姝威在《金融內參》上發表了一篇600多字的文章,揭露了主營農副水產品、飲料業務的藍田股份涉嫌財務造假。此後,藍田股份從“中國農業第一股”淪落為退市股,公司涉案高管也紛紛被判刑。

主營酒類業務的勝景山河在2010年12月被媒體調查揭露造假上市真相後,監管層臨時決定撤消了其上市掛牌,這開創了監管層嚴打IPO造假的先河。

造假容易緣於審計存難點

從A股的藍田股份、勝景山河到美股的瑞幸咖啡,投資者不禁要問,消費類公司為何成為“造假天堂”?值得注意的是,虛增收入通常是這類公司造假的共性手段。

對此,某大型券商投行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要判斷一家消費類公司,難點在於那些針對C端的銷售真實性的核查。

而某投資人士也有類似的感觸,“消費類公司造假的現象多,主要原因是審計難度大,因為銷售的終端分散。而農產品也有類似特點,所以獐子島的扇貝總是遊走。”

他認為,“瑞幸事件的出現僅靠道德約束抑制不了,得靠法律約束和相關技術水平的提升,比如提高會計的審計水平。”

他向記者表示,雖然近年來,行業的審計水平已經有所提升,但還是有進步的空間,“審計更多涉及表外的東西,很多要靠常識去判斷,這些年審計也在進步,雖然主要還是靠會計師,但是規則越來越多,需要核查的東西越來越多,總體上還是在進步。但此次瑞幸事件還是暴露了審計技術的欠缺,相信以後大數據時代可以很好解決這些問題。”

而與藍田股份、勝景山河事發的時代不同的是,隨著近年來互聯網在消費領域的不斷髮展,市場上湧現出了不少相關互聯網創新公司,而用移動互聯網賣咖啡的瑞幸咖啡也是其中之一。

而幾乎每個還在成長期的創新公司背後都有一個“故事”,某頭部券商投行部門高級經理向記者指出,“之前瑞幸在招股書裡講的故事,就是中國消費者的咖啡消費率極低,瑞幸通過補貼發券的形式可以培養用戶習慣,等到幾億中國人離不開咖啡的時候他們就賺錢了。”

不過在他看來,再美好的“故事”也需要經得起檢驗,“現在所有的互聯網消費類公司都可以用GMV來衡量其估值,而GMV中可能會有水分,比如有些GMV可能是通過刷單實現的,不排除瑞幸的GMV裡可能會有這樣的水分。”

值得一提的是,GMV是一個電商常用的指標,是指網購拍下的訂單金額,包含付款和未付款的兩個部分。諸如在每年的雙11購物節,各電商平臺最關心的指標就是當天的GMV數據。

然而,幾乎每年也都會有對各大電商平臺雙11 的GMV數據質疑的聲音。例如,業內就有不少觀點質疑某新銳電商平臺的GMV數據,和瑞幸一樣,該電商平臺也會發放大量補貼吸引消費者。

不過,另有觀點認為,就瑞幸事件而言,暴露出的包括虛增收入在內的財務造假還不是最大的問題,因為財務造假是很多行業都存在的問題。淳石資本執行董事楊如意今日向記者表示,“瑞幸咖啡最大問題是一直虧損,單杯咖啡成本大於營收,暴雷是遲早的事情。所以大家要關注的不是行業問題,而是要小心不贏利的企業,特別是毛利都是負數的公司,這其中是最容易有貓膩的地方,因為這類企業都是靠不斷做大營收來融資維持的。這種不斷靠輸血的企業,最容易爆雷,投資者要回避。”

部分瑞幸概念股大跌

雖然瑞幸咖啡在美國上市,不過公開信息顯示,一些A股上市公司與瑞幸有著業務往來。

據分眾傳媒2018年年報披露,公司與瑞幸咖啡有線下媒體業務合作。

去年9月3日,哈爾斯發佈公告稱,公司與瑞幸咖啡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將根據要求進行瑞幸咖啡周邊產品的相關開發、製作。瑞幸咖啡將在其所有渠道進行雙方聯名產品的推廣和銷售。

另外,妙可藍多在去年10月底披露的投資者調研報告中指出,“2019年三季度,公司核心奶酪業務延續上半年高增長態勢,一方面在於公司原有優勢的餐飲渠道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新客戶開拓穩步推進,獲得諸如漢堡王、賽百味等知名快餐連鎖,以及星巴克、瑞幸、奈雪等網紅茶飲用戶的認可。”

此外從公開信息來看,三全食品、順豐控股、超圖軟件等公司都與瑞幸有業務合作關係。

瑞幸咖啡成美股版胜景山河、蓝田股份 消费类公司缘何会成为“造假天堂”?

瑞幸概念股分眾傳媒近期走勢

不過從今日盤面的表現來看,上述瑞幸概念股的市場表現差距較大,分眾傳媒、哈爾斯、妙可藍多今日分別大跌5.67%、3.6%、3.3%,三全食品、超圖軟件今日跌幅較小,順豐控股則逆勢上漲。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曾有不少券商發佈研報看多瑞幸咖啡,如今則是集體不敵渾水此前發佈的那份針對瑞幸的做空報告,這讓一些分析師感觸深刻。

今日,某大型券商研究所相關負責人在朋友圈感慨道,“一個研究員同一時間段能深入研究跟蹤的公司不超過3家,其他都是抄公告,問高管。要知道把一家公司的經營數據都核實一遍難度有多麼高,花費的時間精力也是難以想象的。我們需要敬畏市場。”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