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假可以休一整年",女同胞急呼:我們想要的從來就不是延假

前兩天,河北石家莊官宣:女職工產假最多可以休滿一年。

從官方的角度看,這是在體現人文關懷,也是在主張女性權益的制度上向前邁了一大步。

但是作為一個媽媽,我們和廣大女性網友都表示:這不是我們想要的!

政府出臺政策的出發點是好的,畢竟現代社會,很多媽媽都在高呼生孩子難,帶孩子苦。

心想,現在給你一年的假期,你總該開心了吧。

但實際上,作為一個過來人,真想替廣大媽媽們發聲:我們不敢生孩子,帶孩子也帶到抑鬱,真的不是因為產假不夠長!

比如全職媽媽,和職場媽媽相比,看似沒出去上班,感覺是輕鬆多了,但其實,帶孩子比上班真的難多了,上班對於媽媽們來說,猶如度假!

雖然工作繁忙,雖然還會挨批,但至少不用擔心上廁所時孩子會摔下床,做飯時孩子磕著碰著了,吃飯也能吃口熱飯,不用喂完孩子再去扒拉已經涼透的飯菜……

媽媽們更想問的是:將產假延長至一年,但為什麼只延長女性的產期,生孩子和帶孩子,從來就不該只是女性一個人的事啊。

常聽媽媽們吐槽,一個人帶孩子早已帶到崩潰,如果產假再延長,"爸爸缺位"的現象只會更加突出,"喪偶式育兒"將不再是個例,而是爛大街的問題了。

產假延長,除了讓媽媽們"獨挑大樑"外,還有一個問題是:一年產假會使企業的人力成本大增,這樣誰還會願意僱傭女員工?

男女在職場的不平等現象將會越來越嚴重,這是不是會變相地把女性推回家裡,再無重返職場的可能?

媽媽們對於生育問題的焦慮,從來就不是在生育本身,而是由於生育帶來的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職場歧視、養育疲憊、經濟無法獨立等等,都會讓媽媽們心生恐慌,從而無人敢生,望"生"興嘆。

所以,與其單純地給媽媽延假,不如分些假給爸爸,讓爸爸也強制休產假,給他們一個機會去換位思考,去體諒妻子。

我的老公是老師,我生二寶時恰好在暑假,有幸讓他感受了一番。

懷孕時由於妊娠劇吐,我每天除了躺床上就是坐在廁所裡吐,並且是一聞油煙就吐得天翻地覆。

由於營養攝入較少,我患上了妊娠低血糖,經常走著走著就兩眼發黑摔倒在地。

後來好不容易生下了孩子,但孩子由於肚子脹氣,只能不分白天晚上地哄抱。

這一切,老公都是看在眼裡了,慢慢地,他自己就主動地承擔了餵奶以外的全部家務。

秋季開學後,每天放學回家第一件事也是和我一起抱孩子。

確實,只有爸爸加入養育孩子的日常生活裡,他才會真正看到媽媽的不容易,也才會體諒她的壞情緒而不會覺得她這是在矯情。

媽媽們感受到了來自爸爸的體諒,也才會不那麼焦慮,大大減少了產後抑鬱的風險。

所以,如果可以,我們能不能希望政府:不要把媽媽的產假單方面延長,勻一些給爸爸們吧。

媽媽們需要的,從來都不是長假,而是育兒時有人搭把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