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释放内心真实的自我,你追寻的事物才会有想要的结果

著名的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的小说《无人生还》的主角,社会身份是公正无私的大法官,惩恶扬善,嫉恶如仇。但在他内心深处却有着很强烈的杀人愿望。看到被害者临死前的惨状,对他而言是兴奋之极的事。

法官策划了谋杀案,几天时间内连环杀死九个人,让那些作了恶但处于法律边缘的人罪有应得,也满足了自己的杀人欲望。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为什么一个人既做法官又做凶手,知法犯法?

这就要谈到分裂人格这个概念了,相信大多数人都听说过,即一个人性格中的另一面。

有好多讲述分裂人格的影片,如《致命ID》、《黑天鹅》等,第二部获得了包括奥斯卡奖在内的多项大奖,它完美阐述了人格的多面性,本我突破超我的成长故事。


《黑天鹅》:释放内心真实的自我,你追寻的事物才会有想要的结果


这部电影的女主演是娜塔莉·波特曼,十二岁时出演《这个杀手不太冷》惊艳亮相。娜塔莉是超级学霸,获得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选她来演这部隐含心理学意义的影片再合适不过了。因为洞悉人性所以演技逼真。

影片的主要内容是:导演托马斯要为新一季《天鹅湖》挑选角色,一个人要分饰黑天鹅和白天鹅两角。芭蕾舞演员们包括妮娜都对这个角色虎视眈眈。

妮娜的舞蹈白天鹅一舞倾众生,黑天鹅却一舞笑众生。而同伴莉莉的黑天鹅就跳的非常好,舞姿洒脱不拘一格。

如果说白天鹅代表纯洁高雅,那么黑天鹅就代表魅惑邪恶。这都在于对角色的理解,再通过舞蹈表达出来。舞者的身姿是灵魂的表达。

莉莉是妮娜最强的对手,危机感给妮娜带来了冲击和刺激,促使她一步步释放出天性中被压制的一面,最终跳出了黑天鹅的激情狂放之美。

影片表面上看是一个突破自我的故事,其实有很多心理学及潜意识的隐喻在里面,

即分裂人格、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等。


《黑天鹅》:释放内心真实的自我,你追寻的事物才会有想要的结果


1,分裂人格会有多种形态

说到分裂人格,最有名的莫过于自传体小说《24重人格》的作者卡梅隆·韦斯特曾有过的经历。他曾经有24种分裂人格。

每天韦斯特都拿出本子记录下出现人格的行为及语言。这些人格之间彼此分裂,不共享记忆,记忆残片兀自独立,不属于韦斯特的生活。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头脑中有无数个形态各异的小人吵吵嚷嚷,自说自话。

韦斯特在书中记述了自己和这些人格的斗争。因为无法忍受人格分裂的痛苦,韦斯特有多次自残行为,用鲜血在墙上写下“Help me”。幸运的是,在心理医生和家人的帮助下,韦斯特成功地压制了21种人格,只剩下三种人格与自己相处。更神奇的是,在这期间,他取得了心理学博士学位。

这是一个真实且典型的关于人格分裂的案例。美国还曾有过一位分裂人格的患者犯罪后未被定罪,被送去强制治疗。

分裂人格的人都有被定义的自我,被压抑的自我。

如同影片中禁欲式的妮娜,像白天鹅般纯洁,但潜意识中有原始的激情,如黑天鹅般魅惑。


《黑天鹅》:释放内心真实的自我,你追寻的事物才会有想要的结果


2, 分裂人格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矛盾的产物

对于人格的多面性,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人格论中将其分为三部分:

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是人类个性中最原始的部分,是完全的潜意识,代表人心深处的欲望。如同初生的婴儿,饿了喝奶、渴了喝水、累了休息。怎么舒服怎么来,不考虑社会规则。

超我:凡事遵守道德与法则,会自我控制,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压抑本我不合理的冲动。

自我:基于本我产生,调节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让个体获得理性基础上的利益和快乐。自我采取的行动介于现实基础之上。

分裂人格是超我与本我之间矛盾的产物。它们彼此争斗纠缠,一会超我占上风,一会自我占上风。

在妮娜身上,分裂人格的对立非常强烈。本我的要突破,超我的拼命克制,让妮娜不时不被幻觉与臆想所困扰。她生活在一个亦真亦幻的世界里,迷茫而焦灼。

妮娜单纯美丽,白天鹅的芭蕾舞动作标准,符合她拘谨一丝不苟的人格特征,但是却缺少激情与活力,更别说具有黑天鹅舞蹈中所要表现出来的摧毁、迷乱的美。同样,在妮娜的人格中也没有表现出如黑天鹅般叛逆的一面。

但这叛逆的本我存在,在潜滋暗长蓄势待发。最终对角色的渴望让妮娜的本我突破超我,分裂出双重人格。


《黑天鹅》:释放内心真实的自我,你追寻的事物才会有想要的结果


妮娜分裂人格的形成与成长环境有关,她的妈妈年轻时也是优秀的芭蕾舞者,耽于情欲生下妮娜后事业中断,把理想寄托在女儿身上,有强烈地控制欲。

妮娜被母亲照顾着宠爱着,其实是压制着不敢有出格行为。妮娜像一个少不经事的孩童,没有多面情感体验,积累大量负面情绪没有合适的发泄途径。

被压制的灵魂创造不出伟大的作品。

所以妮娜跳不出黑天鹅的硬朗、暴力、邪恶。她只能展示白天鹅的娇美、柔顺、浪漫。但妮娜潜意识一直有某种渴望。

在影片开始,妮娜梦到自己与一位充满张力的男伴共舞,原始、狂野,引诱她投入其中,那是她被压制的人格用梦的形式在表达。

妮娜想要突破自己,做邪恶的黑天鹅。


《黑天鹅》:释放内心真实的自我,你追寻的事物才会有想要的结果


3,导师的循循善诱是妮娜突破自我的推手

总监托马斯在妮娜转换形象进办公室争取角色时,试探出了她性格中的爆发力,看出妮娜是可造之才。他引导、鼓励妮娜,将这只丑小鸭推到众人面前。

这和伯乐相马的道理一样,很多时候,一个人隐藏的特质需要慧眼之人去发掘。璞玉需要雕琢,假以时日,必定大放光彩。

在总监的推波助澜下,对成功的渴望让妮娜产生了非同常人的感觉与幻觉体验。她经常看到指甲处皮肤有异,能撕开长长的血淋淋的伤口,还感觉后背皮肤发痒。

手指和后背,其实都有隐喻。

人的手指是身体与外界联结的触点,我们用手指触摸感知事物。妮娜总感觉手指处有倒刺,其实是身体内想要喷涌而出抵达外界的力量。

后背是飞翔类动物的翅膀所在,也有打破束缚破茧而出的意思。果不其然,后来妮娜幻想着从后背拉出了一根黑天鹅羽毛。

这些都是妮娜想要突破的意向表达。

妮娜分裂出截然相反的人格,并将之加载到莉莉身上。她羡慕莉莉的潇洒不羁,又带着嫉妒、防备、模仿的复杂情感。

她想成为莉莉这样的人,同时又害怕那充满阴谋和欲望的性格特征。这实质上也是妮娜分裂型人格的两面,超我的她安步就班,本我的她离经叛道。

她渴望蜕变。

妮娜幻想莉莉邀请自己出去跳舞,在对方的劝说下喝了迷幻剂,发生同性亲密行为。妮娜渴盼的并不是行为本身,而是突破自我。

惊悚的幻觉体验给妮娜造成了严重的困扰,她迷茫无助、紧张焦灼。开始了探索内心之旅。


《黑天鹅》:释放内心真实的自我,你追寻的事物才会有想要的结果


4,突破自我的妮娜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妮娜真实的本我渐渐凸显。她丢了房间里的小公主装扮用品,如毛绒玩具、音乐盒等;她反抗母亲的意志,称对方才是失败者。母亲惊恐地大喊,“你不是我原来的女儿”。

当压制的黑暗释放,本我走上前台,妮娜终于慢慢意会黑天鹅舞蹈的精髓。

公演间隙,妮娜臆测假想敌莉莉挑衅自己,狂怒杀死对方。在这个情节中,其实已经暗示了妮娜杀莉莉的故事不存在。因为妮娜是把莉莉推到镜子上,镜子碎了,用碎片杀死了莉莉。所谓“镜花水月”,暗喻一切都是虚幻。

妮娜完美地演绎出了黑天鹅的灵魂,回到后台的她竟然见到莉莉祝贺自己,她惊恐地发现玻璃碎片插在自己胸部。隐喻着妮娜杀死了那个本分的自己,分裂出契合黑天鹅灵魂的人格,演出成功。

诚如我们每一个人,想要有所突破,必须强硬到杀死那个不合时宜的、让你困惑消极的自我。


《黑天鹅》:释放内心真实的自我,你追寻的事物才会有想要的结果


5,每个人性格中都有双重自我

其实每个人都是白天鹅与黑天鹅的结合体,它代表了人格中的双重自我。白天鹅臣服于社会规范,黑天鹅如不安份的小兽隐匿其中,伺机而动,它代表人的欲望和挣扎。黑天鹅可以是正向的也可以是负向的。比方说想要有所成就等愿望为正向,隐藏的反社会人格是负向。

在正常的社会关系中,白天鹅占据主导地位,当外界约束解除,时机成熟,黑天鹅展翅而出,它们是相生相克、相辅相成的共生关系,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一方能独立于对方而存在,这样才构成人类丰富的情感,多方面的人格。

对于个人来说,应该认清身上具有的自我、本我、超我人格类型,让三者和谐相处,必要时适当释放情绪与压力。只有释放了最真实的情感,情绪才能平和安宁。而太过于压抑内心渴望,不小心就会引发心理问题,导致过激行为。只有释放和压制相平衡,人才会处于正常的人格状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