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天鹅》:徘徊于善恶之间的悲剧,折射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伤

《黑天鹅》作为经典悬疑、惊悚电影的代表作,于2011年上映后,好评如潮。影片获第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摄影、最佳剪辑等6项提名。并最终帮助饰演芭蕾舞演员妮娜的娜塔莉•波曼,斩获职业生涯第一座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小金人。这些获奖成果从侧面证明了这部影片的艺术魅力。

影片节奏非常紧凑,讲述了一位芭蕾舞女演员在善良和邪恶边缘挣扎的故事。才貌兼备的芭蕾舞演员妮娜是私生女,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家庭环境十分畸形。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妮娜身上,她是母亲心中未来的芭蕾巨星。同时,她也是众人眼中的乖乖女。

但是,当芭蕾舞《天鹅湖》领舞的角色选中她时,她却遇到了身份危机,同时和名叫莉莉的另一位舞者成为了主要竞争对手。角色需要一人分饰两角,气质只适合演白天鹅的妮娜太想突破自己演好黑天鹅,她的紧张、压抑、期待、梦想,让她一步步走向妒忌报复的悬崖,也让她逐渐分不清现实与幻境。最后,完美演绎完黑白天鹅后,走向死亡。

影片采用色彩的变化与明暗、剪辑和声效、符号化的服装和对比强烈的妆容,来凸显妮娜的心理活动、性格转变的过程。而大段的《天鹅湖》原曲或改编则更加丰满了影片的视听冲击力。说实话,看完这部片子之后,我被那阴郁的气氛烦闷了很久。虽题材不尽新颖独特,但巧妙的细节处理却让影片当之无愧成为导演达伦•阿伦诺夫斯基继《摔跤王》后的又一代表力作

下面,我将从影片中色彩的巧妙运用悲剧产生的根源以及原生家庭对孩子的成长的思考来分析一下本片的魅力所在。

《黑天鹅》:徘徊于善恶之间的悲剧,折射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伤

一、 色彩是整个影片剧情发展的主线和基调。最初的浅色调格局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随着剧情的推进,逐渐由灰色过渡到黑色,呈现一种压抑沉闷的氛围。

在电影艺术创作中, 色彩是在塑造人物性格和形象时不可或缺色彩意象的运用在电影这门审美艺术中产生的作用和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色彩给观众最直观的视觉感受,而这背后充分体现创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思想和文化价值观。

妮娜饰演的芭蕾舞演员一开始是纯洁、高贵、善良的白天鹅,经过天性和物欲的解放后,蜕变成一只邪恶、性感、魅惑的黑天鹅。这其中白色、过渡色(灰色)、以及黑色的应用为影片人物的塑造、性格的转变增添了直接的审美体验,给观众带来一种感官上美的视觉冲击。

影片一开始,妮娜一出场是一袭素净的白色芭蕾舞裙。平时穿戴的围巾也是白色的,犹如白天鹅的羽翎。白色给人以透亮、干净、纯粹与素雅。除了白色,妮娜日常生活打扮中也主要为粉红色。粉色的毛绒玩具堆满墙角,卧室的布置也主要以粉色为主。

《黑天鹅》:徘徊于善恶之间的悲剧,折射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伤

粉色装饰着妮娜少女的梦,完全展示出她纯真、娇嗔、脆弱、依赖、敏感的一面。也正如她外表的穿着打扮,此时的妮娜是顺从、依赖、听话的乖乖女。

28岁的妮娜还处在性懵懂的阶段,正是在严肃、刻板、苛刻的母亲的教导下妮娜全身心投入在自己的舞蹈的事业,对每个动作都精益求精,近乎完美。

她的舞蹈动作是约束的、沉稳、内敛、压抑、怯弱的。这使得她很适合扮演白天鹅的角色。是芭蕾舞团中毫无争议的白天鹅候选人。脆弱、敏感、依赖、需要人保护的性格正是白天鹅身上所体现的。

而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人公逐渐褪去了白色和粉色的装束,排练服开始出现了灰色。比较于黑色。黑色是内敛和低调的, 黑色既不给人视觉上较强的冲击力,又不容易让眼睛产生疲劳。黑色是复杂的颜色,不像白色那么纯粹、素雅、透亮。

《黑天鹅》:徘徊于善恶之间的悲剧,折射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伤

色彩是整个影片剧情发展的主线和基调。最初的浅色调布置格局给人一种轻松的、愉悦、明朗的感觉,不难看出剧情的基本走向也是较为轻松的,而后整体色调由原来的明亮开始转向晦暗,此时人物的内心也开始出现了变化。

由开始的沉稳、简单、稚嫩走向了焦灼、挣扎和迷茫。这时候的妮娜开始渴望挣脱母亲温暖而又让人窒息的保护。她开始把练舞服换成了灰色,并且频频出现幻想。不顾母亲的反对跟莉莉去到酒吧,将莉莉给的黑色性感背心套在白色毛衣的外面。

不仅接受男生的调情,还喝下致幻药让自己融入酒吧的舞池。喝醉回家对母亲歇斯底里地喊叫并拒绝母亲进入自己的房间,把莉莉当成自己性幻想对象。那天早上起来,妮娜换上了深灰色的衣服,改变了她一贯白衣少女的风格。

故事发展到后期的高潮,妮娜已经穿上了黑色的芭蕾服,黑色象征强势、性感、冷漠、邪恶、魅惑,她最终得到了黑天鹅的角色,她把囚禁在内心深处的另一面完全地自如地展示和解放出来。

《黑天鹅》:徘徊于善恶之间的悲剧,折射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伤

二、 妮娜作为一位需要演绎爱的舞者,却从未得到过爱这种情感。但她对成为完美舞者又极度渴望,最终越来越强烈的欲望和对失去的惧怕让她完全丧失了理智,酿造了悲剧。

在这个真实与虚幻交织的故事中,妮娜不断地追求梦想与自我毁灭。她的生活有无数个假想敌,包括最亲密的母亲。对成功的欲望愈演愈烈,最终超越了一切,这让妮娜对所有的事物都慢慢转向敌意。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妮娜作为一位需要演绎爱的舞者,却从未得到过爱这种情感。

《天鹅湖》本身就是为爱牺牲一切的故事,妮娜注定只能为梦想牺牲,却并不懂得爱的含义。因此她无法演绎出天鹅公主发现王子错选了别人之后那种失控而痛苦的感受。她的生命中也从未出现一个人,让她能够有所挂念,让她体会过思念与不安,甚至没有一个人让她体会过因为爱而愤恨与妒忌,这种长时间的压抑铸成了她表演道路上最大的障碍。

《黑天鹅》:徘徊于善恶之间的悲剧,折射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伤

妮娜的人生活得过度小心谨慎,她的世界里没有异性的存在,包括父亲。这让她本身缺乏吸引异性的荷尔蒙,这就是为什么观众看到的她拥有无懈可击的技艺和外表,神情却永远惊恐不安,对表演本身显示出一种不投入。

在总监询问她是否有过性经历时,她表现出极度的尴尬失措,而总监更希望她用肉体的欲望来打破长期以来的精神束缚,从而演绎出更传神的黑天鹅。

妮娜所做的一切,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二重身。

拥有二重身的人多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特别是处于极度忧郁、焦虑不安或衰竭疲劳状态时,他们共同的特点是过于了解自己,能在现实生活中看见自己,有时二重身会提供很多有价值的预言和警示,有时也会体现为伤害甚至杀死本体的行动。

为了演绎好黑天鹅的角色,她不得不打破自己纯洁的形象,去接受自己的二重身。在经历一些挫折后,嫉妒、愤恨、报复、诽谤这些感受慢慢占据了妮娜心灵的主体,她害怕另一位耀眼的舞者莉莉得到角色,非常抗拒她成为自己的替补。

尤其是见到莉莉代替自己与男演员一起排练,并赢得总监的好评时,妮娜心中的理智顿时荡然无存。进而出现了一系列幻觉,在想象中,莉莉是鬼魅的化身,想尽办法与自己争夺角色,然而在现实中,莉莉并没有做任何伤害她的事情,也没有想要取代她成为主角。

《黑天鹅》:徘徊于善恶之间的悲剧,折射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伤

当妮娜自己的二重身开始出现时,她身上的伤痕、血迹,精神陷入混乱,经常出现幻觉,都在提示着她要控制与内心邪恶一面的接触,但临近公演,越来越强烈的欲望和对失去的惧怕让她完全丧失了理智,最终忍受着幻觉中强烈的伤痛出演,将莉莉残忍的“杀死”,藏尸于化妆间内。

事实上,杀死莉莉的尖锐碎片刺向的是她自己。总监和莉莉二人都是为了启发妮娜情感所设置的角色,他们不断地发掘妮娜身上黑天鹅的潜质,却让妮娜最终坠入了黑暗的漩涡。

这部影片的拍摄环境跟气氛非常吻合,自始至终没有外景拍摄,没有天空和明亮光线,取而代之的是幽深的长廊、狭小的化妆间、沉闷的家庭空间。整个格局始终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烘托了艺术气息和角色之间的复杂关系。

《黑天鹅》:徘徊于善恶之间的悲剧,折射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伤

三、不完美的原生家庭,导致妮娜不断压抑自我的需求,模糊个人的身份认知。只有跟原生家庭和好,才能改善性格缺陷,走向真“完美”。

看完《黑天鹅》之后我陷入沉思,妮娜跟母亲的关系不就是《囧妈》中伊万跟母亲的关系吗?两个主角都有着一个操控欲极强的妈妈,她们把孩子的人生选择权紧握在手中,生活中只有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生活。

在电影《囧妈》中有一个片段,伊万不耐烦地对妈妈说道:“在你的心目中住着一个幻想出来的儿子,他应该吃几块红烧肉,脸上的肉是横着长还是竖着长,什么时候要孩子,膀胱几点排水,都已经设定好了,然后锲而不舍地改造他!”

说完,他突然意识到,妻子也对他说过类似的话。他讨厌妈妈的地方,正是妻子讨厌他的地方!这就是原生家庭的悖论。

《黑天鹅》:徘徊于善恶之间的悲剧,折射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伤

在影片《黑天鹅》中也有多处细节都体现着母亲的“操控”,比如生日那天,母亲为她精心准备了粉色蛋糕,妮娜以吃了会发胖为理由拒绝吃很多,母亲立刻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并且要将蛋糕扔进垃圾桶。这时的她只能默默顺从,即使心里十万个不愿意。

还有妮娜的着装风格,她的服装永远是粉色、白色、浅灰色,发型永远是梳理得一丝不乱,扎成马尾,这与她的年龄不相称。妮娜的房间也是粉红色的,放着很多玩偶,可见母亲操办着她生活的一切。

实际上,自信的父母根本无须去控制他们已经成年的子女。“操控型”的父母都是基于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强烈不满,以及对遭到遗弃的恐惧,才会肆无忌惮的捆绑子女的生活。

《黑天鹅》:徘徊于善恶之间的悲剧,折射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伤

这样复杂而畸形的家庭关系,是妮娜心理压力的重要来源,因此产生了一系列幻觉,私藏武器,因为幻想母亲会攻击自己,去酒吧喝酒嗑药,为了刻意向母亲示威。最后对母亲绝望地大喊:“你根本不行!”

跟伊万结局不同的是,妮娜意识到原生家庭对自己的禁锢太晚了,最终没有摆脱悲剧的发生。

有种奇妙的定论,极端成功和极端失败的人生,都源自原生家庭。与其抱怨自己的原生家庭,不如试图改变,成为自己人生剧本的执笔者。那么,该如何跳出“原生家庭”对我们的伤害呢?

美国的苏珊·福沃德和克雷格·巴克合著的《原生家庭》一书中给了一个很好的建议,就是采用非辩护性回应,我觉得很实用。

《黑天鹅》:徘徊于善恶之间的悲剧,折射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伤

据心理学研究发现,面对有毒父母,顺从和叛逆其实都是失败。要么造成个人满足感的缺失变得抑郁,要么任凭自己的情绪变得一触即发,失去自我控制,给对方提供了巨大的掌控能量。

当父母开始挑战我们边界时,任何带有情绪性的表达都会有漏洞,而此时用非辩护性回应就可以阻止矛盾的激化,比如用类似下面这些语言:

  • “奥,我明白了。”
  • “这样啊。”
  • “你有权坚持你的意见。”
  • “让我想想。”

因为非辩护性回应的方式中,没有包含你任何的要求,也就不会轻易遭到拒绝。既避免了无条件顺从,也间接给予了一定的暗示,父母还不好发火。不仅保护了自己,也让父母的“捆绑”不攻自破。

我认为它是一种语言上的技巧,也是一种高情商的体现,是一项需要通过学习和练习才能掌握的技能。

《黑天鹅》:徘徊于善恶之间的悲剧,折射原生家庭对孩子成长的伤

记住,在做出改变时,一定要坚定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勇敢地和父母对峙。

很多人都有一个无力反抗的幼年,原生家庭发生的种种都让我们不得不压抑自我。可是,压抑自我不利于塑造性格,也会让我们活在自卑、懦弱和敏感当中。长大后的生活也面临诸多不顺遂。

因此,想要消除或者降低原生家庭对我们不好的影响,就是运用现在的经验去慢慢的和自己的父母和解,与原生家庭和解就是与自己、与这个世界和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