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心血管病防治知識,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專訪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心血管病防治知識,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血管結構功能異常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共同基礎,心腦血管疾病歸根結底是動脈硬化性疾病。

高血壓,又被稱為“人類第一殺手”,其引發的併發症如腦梗塞、心肌梗塞、中風、高血壓心臟病、尿毒症等,隨便說出一個都能要人命。

我國是高血壓大國,高血壓導致的靶器官損害在我國不同於西方,其中最大的特點是我國由高血壓導致的腦卒中其發病率很高。從俄羅斯前總統葉利欽到中國相聲大師馬季、侯耀文,演藝界名人鄧麗君,著名導演謝晉,著名演員古月……無一例外都是死於高血壓引發的併發症。

現在每個家庭幾乎或多或少都有高血壓患者,從高血壓到動脈硬化再到腦卒中是有一個過程的,如何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遏制病變的發生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十分關注的話題。

為此,[健康舒適圈]直播間以“心腦血管病防治”為主題對國家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進行了微直播獨家專訪。

專訪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心血管病防治知識,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第一期直播專訪——從“似是而非的答案”看高血壓的四大成因。

健康舒適圈:

楊主任,您好!歡迎您來到[健康舒適圈] 直播間!

咱們在聊這次專訪主題的時候,定了一個“心血管病的知識,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這樣一個話題。關於這個“似是而非的答案”是什麼意思呢?請您先給大家解讀一下。

楊進剛主任:

大家好!很榮幸能夠受[健康舒適圈]直播間之邀,用這種方式給大家做一個直播專訪。

首先,我們來聊一聊這個“似是而非的答案”,之前我在抖音上說了有些人的高血壓,是可以治癒的。過後我看了一下大家的回覆,有的人說是胡說八道,也有的人說是根本不可能治癒,當然有的醫生也講是不大可能治癒的。還有人說就是通過吃降壓藥以後,血壓突然就降下來了,可把藥停了,卻又發生了腦出血等諸如此類的問題。

專訪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心血管病防治知識,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關於“高血壓能不能治癒?”這樣一個問題的答案就是似是而非的。關鍵是看我們怎樣來看這個問題!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首先高血壓是分成兩大類的:一類叫做“繼發性高血壓”,這類患者可能存在腎動脈狹窄或者是一些醛固酮增多症等疾病,因為其他的疾病導致的血壓高,就是繼發性高血壓。

這類高血壓患者只要治療原發病後,血壓自然就會降下來。

另一類叫做“原發性高血壓”,實際上高血壓中90%以上都是屬於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是指發現有高血壓,但找不到明確原因。原發性高血壓究竟有沒有可能治癒呢?很多人都非常關心這個問題。

但回答這個問題,我覺得另一個問題更加重要,那就是“高血壓是怎麼得的呢?”人不是生來血壓就這麼高的,都有一個逐漸升高的過程,那麼是哪些原因導致了高血壓的發生呢?

專訪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心血管病防治知識,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健康舒適圈:

楊主任,聽了您的這段講解,糾正了很多人看待高血壓問題的片面性,對待這個問題我們不但要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接下來就請您接著上面的話題為我們講解一下是哪些原因導致了高血壓呢?

楊進剛主任:

當我們在十多歲、二十多歲時量血壓,這時候我們的血壓多數是不高的。那為什麼隨著年齡的增長它就高了呢?那麼到底是哪些原因引起了原發性的高血壓呢?我們往往很難講清楚其中的因果關係,比如說肥胖導致的高血壓,它不是因果關係,一般來講我們叫做相關,就是它跟這個高血壓有關係,但相關跟因果是兩個概念。

一個人以前血壓不高,但逐漸血壓就升高了,那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其實無外乎就是以下幾個問題:

01、首先就是肥胖。

胖人一般都容易患血壓高,但也有人會反駁說:“你看我胖,但是我血壓就不高啊!”“為什麼我這麼瘦,血壓還是高呢?”

我通常把這些都叫做“打岔”!為什麼叫“打岔”呢?我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比如說,你說是男士高還是女士高呢?多數人肯定會說是男士高,一般來講我們講的普遍規律就是男的高。

如果有人反駁說“鄭海霞就比男的高啊!女排運動員也比男的高啊!”這就是我們說的“打岔”了。一般我們講的醫學觀點都是普遍規律,所以說胖人的血壓普遍是比瘦人高的。但不等於胖人肯定就有高血壓,瘦人就肯定沒有高血壓,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真理,都是相對的,而且在表述任何一個事情的時候你都不能涵蓋整體。就比如我們說胖人容易血壓高,那是不是所有的胖人都血壓高呢?那當然不是了!是不是瘦人就不會血壓高呢?當然也不是!


專訪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心血管病防治知識,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02、其次,飲食問題。

飲食引起的高血壓主要有兩方面:一是吃得多,吃得多就會導致肥胖,會引起高血壓;當然還沒有胖的時候,吃得多也會導致血壓升高。有相當一部分的飲食實際上都不正常!目前人類都吃得多,活動特別少。

有一個指標叫做“體重指數”,就是用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如果這個數值低於24那就屬於正常,24-28屬於超重,大於28就屬於肥胖了。

國外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把體重指數在24-28之間超重的人群隨機分為兩組進行飲食干預,一組按照原有的飲食習慣該怎麼吃就怎麼吃,另一組只讓吃到八成飽,就是把這些人每天攝取的總熱量減少20%。

結果發現吃八成飽的這組人的血壓都有所降低了,血脂也降了。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我們現在自認為每餐正常的進食量實際上已經超量了,雖然我們沒有吃得過飽,或者除了三餐外沒有額外進食,但就我們身體需要的總熱量已經超標了。

專訪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心血管病防治知識,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另一方面就是吃得不健康,這裡邊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鹽吃的比較多,吃得鹹。

那麼吃得鹹為什麼就會血壓高呢?其實也很容易理解,我們吃完鹹的東西就會覺得特別口渴,就會大量的喝水。

因為吃過量的鹽會讓我們血液滲透壓升高,滲透壓升高了以後,我們身體有一個滲透壓的感受器就會認為我們機體缺水,我們就會大量的去喝水。

同樣的道理,當我們運動完出了很多汗,將身體裡的水分消耗多了,我們也會大量去補充水分。其實吃完鹹的東西口渴,跟我們運動後口渴的機理一樣,機體都會認為是缺水,吃過多過鹹時,儘管機體可能不缺水,但也會讓你多喝水。當我們多喝水以後,血液裡邊的血容量就增加了,身體的水分增多了,我們的身體就是一個皮囊,皮囊裡的水多了,血壓自然就會升高了。

專訪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心血管病防治知識,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健康舒適圈:

楊主任,經常聽醫生讓高血壓患者少吃鹽,吃得清淡點。那吃得鹹與高血壓之間的關係有沒有做過相關的研究呢?

楊進剛主任:

關於這一點,我們醫院早在七八十年代就跟國外的醫學專家一起做了一項研究,研究團隊找了全球大概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研究年齡跟血壓的關係。

一般來講,隨著年齡的增加血壓是越來越高的,但是在全球的這些國家和地區裡邊,我們發現有些地區隨著年齡的增加血壓並不會升高。

這就很奇怪了!為什麼這些地區的人年齡增長了血壓卻不升高呢?然後研究人員就把這些人群又調查了一下,統計了一下他們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結果就發現了這三個沒有隨著年齡增加而血壓增高的地區竟然都是我們所說的原始部落。

那麼原始部落的生活有什麼特點呢?研究人員就著重看了一下他們飲食中的鹽含量,結果發現這三個地區的人吃的鹽非常少,基本上沒有添加食鹽的食物,都是吃一些野果,一些獵物,完全依靠這些食物裡的鹽分。結果就是這些地區的人的血壓不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升高。所以,吃鹽的量對於高血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研究人員還發現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問題,包括能量的攝入,日常活動。因為他們是原始部落,所以每天都要奔跑著去狩獵,他們也不坐,因為根本沒有椅子。

相較於原始部落,我們這些身處文明社會的人吃的其實非常不健康!大家天天說的不要吃肉,不要吃什麼高蛋白的東西,一定要吃素……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理念。

現在中國飲食最大的問題就是吃的細糧太多,當然很多人還意識不到這個問題。有一次我去外邊講課,講到了中國人吃細糧多,吃肉吃的相對來講少一點。講完課以後我問下面的聽眾覺得講得怎麼樣,結果有一個聽眾站起來就說:“楊主任,我覺得您講得很對,我記住了,應該多吃肉、少吃糧食!”我一聽真是哭笑不得。

關於健康飲食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以後有機會我再跟大家深入探討。

專訪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心血管病防治知識,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健康舒適圈:

太好了!楊主任,那我們就約好了下一個專訪的主題就定為“健康飲食”,那除了肥胖和飲食,還有哪些因素會引起高血壓呢?請您再深入的為我們講解下。

楊進剛主任:

除了肥胖和飲食,引起高血壓的第三點因素就是:

03、精神焦慮。

精神焦慮的人容易血壓高其實也很容易理解,一個人如何每天情緒都很緊張,別人跟他說一句話,就會突然很生氣,覺得別人想要害他,這種情況往往會演變成一種精神緊張,也就是大自然給人類的“應激反應”。

專訪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心血管病防治知識,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舉個例子,比如說一隻老虎向你走來,你肯定會精神緊張,精神緊張就會血壓升高,這個時候血壓升高是有意義的,血壓升高,人就會變得有力氣,來躲避老虎的侵襲。所以血壓高的人往往力量較高。

相反,血壓低的人往往是那些無力型的,特別瘦弱。就像《紅樓夢》裡的林黛玉,她就是這種無力型的人,所以林黛玉肯定血壓低。血壓低的人碰到事,都不容易興奮;而且往往冬天特別怕冷,手腳冰涼;這種人還容易頭暈,經常感覺沒勁,容易摔倒。

在自然界高血壓的形成,肯定有它的“優勢”。因為力量大,手腳不容易冷,遇到嚴寒的氣候,高血壓的人就容易存活下來。而血壓低,身體弱的瘦人,遇到寒冷氣候就比較容易凍死。高血壓也有積的極意義。

糖尿病也一樣,糖尿病的人也相對容易在嚴寒、沒有飯吃的環境下存活下來。而低血糖的人,吃不飽的人在饑荒的時候就不容易生存。

現在我們所有的疾病都叫“適配性疾病”,一個人得了高血壓肯定有他得高血壓的道理,他可能不會死於寒冷。但是他可能死於心血管病,每天血壓高,身體的血管肯定受不了,這就容易發生心腦血管意外。因為血壓高了以後對我們的身體來講確實是一種損害。在以前的饑荒年代,吃得多、身體胖可能是一種優勢,但現在時代不一樣了,這些以往的“優勢”就成了劣勢。

專訪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心血管病防治知識,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在原始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復雜,那會兒也沒有錢,人與人之間也不存在那麼多的比較。你想生活在一個原始森林裡面有什麼好比較的呢?大家最多就是可能搶親或者說是分肉分的不均,除了這些也沒什麼大的衝突了。而且像搶親、分肉這些事兒也不是每天發生,可能是集中在一段時間。

不像現在人的這種分心分得特別厲害,金錢、房子、車子、工作、環境汙染、家庭關係、鄰里關係、同事關係,包括現在的疫情……現在我們身處的社會那是無比複雜,這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其實是一種倒退。我們在家裡有電視、冰箱、空調,還有很多像加溼器、 淨化器這些各種各樣的電器設備。

這些複雜的關係對人來說都是負擔,都會讓你無窮的分心。人類為了能夠在地球上生存要學會各種技能,以前的人十三四歲就算成人了,就已經學會獨立自主,可以獨當一面了。再看看現在,十三四歲都還是小屁孩一個,啥都不會。

你別看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大家都有各種家用電器、車子、房子了,有的人當了大官,有的人成了富豪,但這些東西實際上對於人類的生存來說都是沒用的。

其實對人類來說都是負擔,是人類社會的一種倒退。我們為了能夠生存,能夠獨立自主,就去上學,一上就十幾二十年,這些都是一種精神上的壓力。學習各項生存技能,實際上是生存的成本升高了。

專訪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心血管病防治知識,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04、最後一點就是缺乏運動。

科技的進步導致腦力勞動代替了體力勞動,我們每天的運動量驟減。其實人都是懶的,如果人不懶,每天都積極運動,每天都累得自己不行,那根本就不會存活到現在。在那種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時代就已經被淘汰了。所以人都不願意活動,這樣吃了東西以後就更容易積攢能量,能量積攢到一定程度就會身體發胖,然後就會引發高血壓。

其實,高血壓也是我們所講的“生活方式病”,就是吃得多、動得少,然後還容易情緒緊張。尤其在現在這樣的疫情時期,每天宅在家裡每天就是吃,吃飽了還不想動,然後每天看著疫情的發展,還容易心理緊張。

經常聽見有老年人說:“我以前身體可棒了,現在年齡大了,血壓就高了,各種毛病都來了。”那麼,是不是老年人就一定會血壓高呢?

其實這個觀念是不對的!

因為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我們人類的身體其實都出現了一種不正常的狀態,如果回到遠古社會,人類沒有吃這麼多鹽,沒有我們現在這麼多精緻的美食,而且每天都要外出狩獵,人類根本不會出現肥胖,血壓自然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升高了。

專訪阜外醫院楊進剛主任:心血管病防治知識,那些似是而非的答案!

肥胖、吃得多、活動少、精神壓力大,說白了這是造成人們高血壓最主要的幾個罪魁禍首。

長期在這種狀態下,我們的血管就會出現硬化的情況。即使沒有我們前面所說的繼發性的原因,隨著年齡增加而出現的高血壓其實就是這麼來的。隨著年齡的增加,這些導致高血壓的因素逐漸的累積,血壓每天高一點點,血管每天硬化一點點,這樣日積月累,年紀大了以後就必定會出現高血壓了。

好了,關於高血壓的四大因素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下一期將與大家共同探討“高血壓能否治癒以及如何防治”等方面的內容。謝謝大家!

—END—

創作 | 戴楊 排版 | 香香

審校 | 張建 輪值主編 | 依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