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青岛的市花,也是蒲松龄笔下的绛雪

崂山下清宫,耐冬高二丈

这是《聊斋志异》里《香玉》的开篇,直接点出了这故事发生的地点。

而崂山,正是有着“天上人间,海上崂山”美称的地方。

它是青岛的市花,也是蒲松龄笔下的绛雪

崂山位于青岛市的东部。

青岛的市花,便是山茶。山茶还有个极富韵味的别名——耐冬,取自山茶耐寒而绽的特点。

巧了,崂山正有株四百多岁的山茶,有个清雅无双的名字,叫绛雪。这名字却是源自《香玉》里的山茶花精灵。

《香玉》开篇就说了,崂山下清宫里,有一株两丈高的耐冬,这便是绛雪了。

可惜的是,这株山茶早就死了,绛雪之名也就移给了三官殿院的一株六百多岁的山茶,据说这株还是张三丰所植的呢,但这耐冬也死了。所以,那株四百多岁的山茶其实是第三代绛雪。

它是青岛的市花,也是蒲松龄笔下的绛雪

《香玉》里的绛雪,一袭红杉,艳丽无双,却是个通透纯粹的性子。

与牡丹化身的香玉相比,绛雪更理智,不拘于情爱。

生读之泪下,因怨相见之疏。女曰:“妾不能如香玉之热,但可少慰君寂寞耳。”生欲与狎。曰:“相见之欢,何必在此。”

这故事的男主人公,黄生,有妻有子,因喜爱这道馆的清幽,便借一舍来读书。又在这道馆内,遇见了牡丹花妖香玉和耐冬精灵绛雪。

虽然她俩是一同遇见黄生的,但绛雪觉得年轻书生大多薄情,就没有去找黄生。而香玉去找了黄生,还被他称赞为“秀外惠中”,两人感情越加深厚。

黄生有了香玉,还痴心绛雪,妄想双美作伴。虽说黄生对香玉用情之深,还感动了花神。可蒲松龄作此安排,还是带有一种世俗的贪婪气,让人觉得有点玷污了纯挚可爱的绛雪。

它是青岛的市花,也是蒲松龄笔下的绛雪

怕是古人不究情分几许,只探有情多少。

绛雪始终以黄生良友自居,也只是受香玉之托,陪伴黄生。她不愿和黄生亲热,也是她的坚持吧。

异史氏曰:“情之至者,鬼神可通。花以鬼从,而人以魂寄,非其结于情者深耶?一去而两殉之,即非坚贞,亦为情死矣。人不能贞,亦其情之不笃耳。仲尼读唐棣而曰‘未思’,信矣哉!”

却说他们的故事是发生在这崂山的太清宫,蒲松龄当年寓居于此,终日与牡丹、山茶相对,遂构思出《香玉》。

虽然当年的那株绛雪已经不在了,可绛雪之名一直流传给崂山上的耐冬,颇有一种生生不息的意味。

“雪里开花到春晓,笑迎枯草吐翠时。”耐冬而绽的山茶,有风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