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拖把“擦亮”致富路

讓農民致富,路子多種多樣。而在賽罕區巴彥街道五路村,有貧困戶將人們習以為常的小拖把做成了大產業,“擦亮了”致富路。

“這次我們送來了500把拖把,每個袋子裡裝有50把,這些拖把是我們村的脫貧戶做出來的,你們清點一下數量,順便檢查質量……”最近一段時間,賽罕區巴彥街道五路村駐村第一書記程文生忙得不可開交。

小拖把“擦亮”致富路

幫助村民清點、裝運拖把

3月26日一大早,程文生就趕到村裡和村民一起將做好的拖把裝車,準備送到訂戶手中。

“這是呼和浩特市第九中學訂的500把拖把,還有呼和浩特市第二十九中學訂的200把,今天都得送到。”程文生擦了擦頭上的汗笑著說。

這是啥情況?駐村第一書記為啥送起了拖把?

在送拖把的路上,程文生向記者說出了原委。

“可別小瞧了這小小的拖把,這可是我們村貧困戶的‘致富密碼’。” 說起車上拉的這些小拖把,程文生打開了話匣子。

原來,為在產業扶貧上謀求新突破,鞏固好脫貧成果,巴彥街道五路村駐村工作隊結合脫貧戶實際情況,於2019年6月引進呼和浩特市燦友助殘公益服務中心拖把加工項目。通過試點培訓,發現很適合本村脫貧戶、低保戶、殘疾人等就業增收。通過村兩委會和駐村工作隊的努力,拖把加工項目取得了實質性進展。

“今年2月底,我們村的拖把加工項目收到來自全賽罕區各中小學校共2600個拖把訂單。”說到這,程文生由衷地感到高興。

採訪中記者瞭解到,此次訂單的加工生產負責人叫董在文,是巴彥街道五路村因病致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之一。

“老董在2017年因突發疾病導致半身癱瘓,喪失勞動能力。”程文生告訴記者,自己到村裡對貧困戶進行調查時,得知董在文一家的情況,“就和村兩委的同志們一起想辦法幫助他家脫貧。”程文生說,“後來,發現拖把加工這個項目十分適合老董家,就幫老董做起了這個項目。”

小拖把“擦亮”致富路

加工拖把

當天中午,記者來到了董在文家看到,他正和老伴兒溫培珍一起加工拖把。只見各式各樣的木杆布料堆成了小山,董在文和老伴兒正按照拖把製造工序有條不紊地忙碌著。在加工生產拖把的整個過程中,董在文負責安裝塑料把手,老伴兒負責扎捆布條、固定螺絲釘以及組接,一個個拖把就是在老兩口默契配合下加工而成。

看著一把把加工成型的拖把,董在文和老伴兒的臉上露出了笑容。談起手中的拖把,董在文感慨萬千,“剛開始,聽程書記說要幫我們引進拖把加工這個項目,覺得不容易,可當程書記從網上把製作拖把的過程放給我看時,一下子覺著這個技術很容易掌握,而且拖把又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是個致富的好門路,所以決定依託拖把製造與銷售,實現脫貧致富的夢想。”

“這得好好感謝程書記。”溫培珍接過了話題,“我們兩個人年齡也大了,沒有什麼收入來源,程書記就把加工拖把的訂單交給我們來做,製作這些拖把還挺簡單的,也不耗費苦力,我們兩個人一天能做30多把,還能增加一點收入,感覺這日子更有奔頭了。”

“幫扶不是一時一刻,而是要讓貧困群眾持續穩定脫貧,變‘輸血’為‘造血’。”對此,程文生也感觸頗深,“雖然辛苦點兒,但能夠幫助他們增加收入也算值得。”

“萬事開頭難,起初我幫老董推銷拖把,吃了好幾次閉門羹,但是我不怕受冷落,再三地向各單位推銷,最後好些單位被我的誠意打動了,便留下了一部分使用。”說起如何幫董在文打開拖把銷售的門路,程文生笑著說:“由於董在文生產的拖把質量好,深得顧客好評,也逐漸打開了銷路,很多單位都開始主動聯繫訂貨了。”

看到董在文兩口子臉上的笑容,程文生也很高興,“這次送往各學校的拖把將在新學期統一發放給各學校的學生公寓使用,數量基本能滿足一個學期的使用需求。”

五路村引進拖把加工項目幫助貧困群眾脫貧只是我市探索建立脫貧長效機制的一個縮影。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我市諸多村兩委會和駐村工作隊不斷探索新點子、尋找新路子,引進項目,以銷定產,幫助脫貧戶自食其力擺脫貧困。

今年,我市脫貧攻堅戰將緊緊圍繞嚴格落實“四不摘”“三不減”“一不降”總體要求和市委“底數清、政策清、目標清、責任清”的工作要求,咬定攻堅目標、堅持現行標準,掛牌督戰重點工作,繼續做好減貧工作,保持攻堅態勢,強化攻堅責任,強基礎、補短板、建機制、轉作風,穩定實現“兩不愁三保障”,徹底解決影響脫貧攻堅目標實現的各類問題,構建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健全貧困監測預警機制,實現減貧戰略和工作體系平穩轉型、有序過渡。

(呼和浩特日報記者 劉軍 通訊員 郝克強 文/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