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的一群乐活族——儒家

如今,伴随着通讯技术的发展,网络社会已经正式来临,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网络舆论的力量正在悄无声息的影响着社会的进步。自媒体的出现,更使人人都可发表自己的见闻见解,大有两千多面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态势。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凡事也都有个相对的“对与错”,当信息如洪水般涌来,需要的更是自己“甄别”的能力,但总体而言,自媒体的发展给大多数人提供了一个“积极思考的土壤”。

提到“对与错”这个话题,笔者不禁有一个疑问,在两千多面前的那场“百花齐放”的大辩论里,究竟谁是对的,谁是错的,抑或是谁赢了,谁有输了?

多年前网上有一篇有意思的“中国简史”里有这么一段

“孔子说:我仁;

孟子说:我义;

老子说:我无为;

庄子说:我逍遥;

韩非子说:把他们全抓了。”

两千年前的一群乐活族——儒家


虽然是诙谐幽默的段子,但如果大家细看当年儒、道、墨、法、名、阴阳、兵、纵横家们…… 争相奔走各国,高唱自己的理论,一时间也难分对错,直到秦灭六国,看来好像是法家赢了一局,先看法家代表人物:李悝、商鞅、申不害、韩非、李斯等。 再看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颜子

法家中除李里和申不害,其他三位均是非正常死亡,而儒家四位基本都是正常“寿终正寝”,这样看来,儒家也没怎么输。

汉代时儒学兴起,又扳回一局,进而开始影响力中国几千年。有很多人说“法家赢了面子,儒家赢了里子”细想来倒也是这么回事。

两千年前的一群乐活族——儒家


在道德和政治方面,孔子主张仁说和礼说,

孟子呢?民本 、仁爱以及《性善论》

荀子呢?和孟子不同——《性恶论》

看孟子性格——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这是荀子说的,意思是人生下来就有欲望,有欲望却实现不了,就不能不想办法去索取。“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与孟子相比,荀子性格里似乎谨慎的成分更多些。

两千年前的一群乐活族——儒家


孔子是什么性格呢,在吃穿住行方面十分讲究,他的原则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粮食越精致越好。肉类切得越细越好。席上吃肉的量不能超过米面的数量,酒可以随便喝但不能喝醉。

按孔子说所:“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而后孟子又补充了一句“仁者无敌”,并非是仁者的力量有多强大,而是仁者不树敌,一个不去树敌的人自然也就是“无敌”的。

两千年前的一群乐活族——儒家

通过儒家三位老先生的言语,其实都能表现出同一个态度——乐活。不管仁爱也好,还是食不厌精,儒家所表现出的更多是对个人本身的修行思考,即承认欲望的存在,但不会用强硬手段去改变人性,这是一群骨子里向往自由的人,与“法家”的强硬治国手段相比,类似于“水”和“火”的区别,历史走向表明“水”的确比火更能长久存在,似一条河流,在骨子里流淌,一直流传至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