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時的鐵道兵,至1953年有10個鐵道兵師在朝鮮作戰

抗美援朝戰爭中,總計有240萬人先後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其中以輪戰方式先後入朝參戰的各種部隊共計190萬,補充兵源近50萬,共計240萬。

1950年11月第二次戰役時,志願軍共有9個軍30個步兵師,3個炮兵師,1個鐵道兵師,4個後勤分部,45萬人參加作戰;

1951年4月,第四次戰役時,志願軍入朝兵力為14個軍42個步兵師,11個炮兵師,1個坦克師,3個鐵道兵師,6個後勤分部,達95萬人;

1951年10月,粉碎“聯合國軍”秋季攻勢期間,志願軍入朝兵力有19個軍,58個步兵師,9個炮兵師,1個坦克師,4個鐵道兵師,6個後勤分部,115萬人;

1952年2月,鞏固陣地作戰開始時,志願軍入朝兵力有17個軍,52個師,9個炮兵師,1個坦克師,4個鐵道兵師,5個後勤分部,95萬人;

1952年10月,秋季戰術反擊作和上甘嶺戰役期間,志願軍入朝兵力有17個軍,52個步兵師是,10個炮兵師,1個坦克師,4個鐵道兵師,5個後勤分部,97萬人;

1953年5月,志願軍入朝兵力有19個軍,59個師,14個炮兵師,2個坦克師,5個後勤分部,10個鐵道兵師,135萬人。


抗美援朝時的鐵道兵,至1953年有10個鐵道兵師在朝鮮作戰

抗美援朝時的鐵道兵:

用鮮血和生命鑄成的運輸線運輸是戰爭的血液,保障運輸與前線作戰同等重要。


抗美援朝時的鐵道兵,至1953年有10個鐵道兵師在朝鮮作戰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期間,所需軍事物資和幾十萬大軍的給養全部仰賴國內供給。

因此,在敵人狂轟濫炸下,保證鐵路和公路的暢通,把這些物資及時運到前線,就成了十分重要而艱鉅的任務。


抗美援朝時的鐵道兵,至1953年有10個鐵道兵師在朝鮮作戰

為此,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鐵道兵、工程兵和來自國內的數以十萬計的支前民工,作出了極為重要的貢獻。 用軀體擋住下滑的災難 。

談到抗美援朝的勝利,彭德懷司令員曾經這樣說過:“朝鮮戰場打勝仗,一半功勞歸前方浴血奮戰的同志,另一半功勞歸負責維護交通、保證供給的同志,他們也是在冒著敵人的狂轟濫炸,天天在拼搏呀!”

致敬永遠的鐵道兵!致敬英雄的先烈們!

今天的安定日子來之不易,我們應該倍加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