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史雅:青年女画家、法名 释彚真。先后就读于清华大学中国画高级研修班刘怀勇导师太原工作室,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方向导师工作室。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山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师、山西省诗词学会会员、金海泰特约艺术家、金海泰艺术品专业研究委委员秘书长等。

写实山水 纵横描绘/介子平

先前,史雅女士兴趣全然在工笔花鸟一途,且已有模有样。静荷动柳,蜂蝶知踪,风入萧菊,燕雀斜飞,有情芍药,无力蔷薇,光影初洗处,自行自色,澹月池塘轻翳,古人肝胆,更来照我冰心,无我之境也。不曾想,其突然转入山水一途,反差之大,难以理解。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女画家多钟情于工笔,本性使然,不仅在纤细之心枝上柳绵般的些微轻重,更在于耐力毅力的力持与固执。记得当年史女士反复描绘的圆荷红莲,朝日艳鲜,袅袅独立,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标明的恰是“从来不著水,清净只因心”的性情使然。东风着意,浅白深红,柳径稀人,堕絮无影,以小笔蘸水,色合墨,遍遍渲染如述心事,赭石花青作出的阴影,如帘外的杜若,暗香浮动,乃已逝往事的黯然追忆,如季后的残红,一地花褪,乃城边流水柳花过的无可奈何。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时下,其山水主攻写实一脉,且以写生为主。

想象中的山水易作,现实中的山水难为。古人云:“落笔之顷,各有师承,略涉杜撰,即成下劣。”国画讲究程式化、写符号式的笔意,而想象中的山水,走的均为此路。现实中的山水需因山而异,因水而异,故而写生者多注重其物理属性,易造成“画无笔迹”之态。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山情即我情,山性即我性。但须写景,莫须写画,写画有尽,写景无穷,景无穷,学尤无穷,此乃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也。师古人,也师造化,写生是创作,临摹何尝不然。对景勾摹,实则借景抒怀,还是那名老话,“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些山水画作,皆在崇山峻岭、丑石寒松之间。近有老屋残垣,虬枝老桩,古堡之状态矣;远有层林尽染,云雾岫出,乃绵山北峰天峻山麓也。纵横开阖,茂密豪宕,辛辣焦涩,积染渐次,雄势在兹。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在史女士的画室里,自信地挂满了其写生作品,皆自太行山实地而来。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晋画家之于晋山水,得天独厚,垂青有赖,开门即见山,山山皆有形。其重写生,存物性,遍走三晋,山水以脚写就。宇宙在乎布局,眼前无非生机,写生画夹,勾勒点染,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之灵性,还是“清气澄余滓,杳然天界高”之沧溟。近水依违、远峰笼统之山水,若对应文章段落,该是博逸兴咏、词不掩义之贯珠扣玉,还是因宜适变、曲尽文情之绰约可现。青山不墨,流水无弦,山水神态何在?性格何在?一方水土一方人,水土养性格,山水滋逸气,古今得道画家,其实皆地域文人。谁曰不然?

水墨品鉴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水墨风韵|史雅山水画


注:图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