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審核/張向陽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我始終記得鍾南山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只要勁頭上來了,很多問題都能解決,武漢本來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跟隨黨的號召,跟隨醫院的步伐,我踏上了援鄂抗疫的道路,來到了這座需要幫助的城市。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進駐了湖北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染三科,2月22日,我們開始了戰役,迎來了第一批病人,而在熟絡光谷院區感染三科的工作流程中,我結識了一位“老小孩”,她是29床的白髮奶奶周環芝,確診新冠肺炎患者。老人的自理能力極差,一日三餐、生活需要、大小便、更換尿不溼這些事情都得我們來幫她完成。由於病情需要並且考慮到老年人牙口不好,她只能吃點軟流食。奶奶是個病人,但她卻像個小孩,每次吃飯也要鬧鬧小脾氣,不願意吃,可是不吃就沒有免疫力,不吃哪來的身體對抗病毒,所以我們每次以加油打氣的形式一邊安慰,一邊哄著。一口,再一口……第四口,第五口……只要我們有耐心,只要她多吃一口,我們就覺得花時間也值得。但同時,奶奶也知道我們辛苦,會拉著我們的手,說著我們聽不懂的腔話,但是眼神中都是一份感謝……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和奶奶熟悉之後,我覺得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被她需要著,不僅是她,更有同樣感染新冠病毒的武漢同胞,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身襲白衣問自己,是否能懸壺濟世,帶著這樣的信念,成千上萬的醫務工作者來到了這裡。長征醫院的兄弟姐妹們萬眾一心,所有的手都在緊緊相連著。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奶奶,您不認識我,甚至不知道我到底長什麼模樣,沒關係,可能您的孫女和我一樣大,可能您好奇為什麼素不相識我會站在您面前。奶奶,我們都是一名普通的醫務工作者,我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人民海醫!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對於我們來說,只要您每一餐都吃得下,就是給我們最後的感謝。我願您福壽康寧。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穿防護服很悶氣,濃濃的口罩護目鏡塑料味很刺鼻,臉上的壓痕到後來漸漸讓臉麻木....這一切苦難,我們都有信心阻斷,因為我們所有長征人都帶著一個信念:拯救病患,絕不低頭!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裡脊柱一科骨科6樓汪留玉

桐城籍援鄂護士戰“疫”日誌:原來您是這樣的“老小孩”

安徽桐城範崗籍。感謝桐城市政府對援鄂家庭的關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