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英雄回家系列二】王洋:永不放棄,永遠期待

2月2日,作為遼寧省馳援武漢唯一一批專門治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療隊,朝陽市中心醫院的王洋、李雨薇、洪德巍,朝陽市第二醫院的邵海南、張鑫微、許穎6名醫護人員隨隊出征,義無反顧地奔赴全國抗疫最前線。她們進駐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整建制接管重症病區,是多支省級醫療隊中最早使用氣管插管、有創機械通氣、血液淨化免疫吸附等生命支持技術的醫療隊。

6位巾幗勇士奮戰的院區就是院士李蘭娟指導工作的地方。期間,她們得到過這位醫療界泰斗的現場指導和麵對面鼓勵。她們所在的遼寧重症醫療隊與當地醫護人員攜手,經過近兩個月緊張而有序的奮戰,成效顯著。在完成救治任務後,奉命撤離。

3月28日,朝陽市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這6位巾幗勇士圓滿完成馳援任務,平安凱旋。在他們的背後,每個醫護人員都有一串感人的故事。本報通過獨家專訪,記錄他們56天援鄂的特殊經歷。

朝陽【英雄回家系列二】王洋:永不放棄,永遠期待

朝陽【英雄回家系列二】王洋:永不放棄,永遠期待

朝陽【英雄回家系列二】王洋:永不放棄,永遠期待

朝陽【英雄回家系列二】王洋:永不放棄,永遠期待

王 洋

永不放棄 永遠期待


2020年2月2日,農曆正月初九。作為遼寧省支援武漢第二批醫療隊,唯一一批專門治療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醫療隊,整建制進入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與李蘭娟院士、杜斌教授等並肩戰鬥。

2月2日,接到醫院指示遼寧省支援武漢第二批醫療隊整裝待發,朝陽市中心醫院重症醫學科的醫生王洋,凌晨5點來到單位,整理行裝,自從前一天接到明天一早出發,支援武漢一線的通知。王洋過了即激動又糾結的一夜,激動的是身為醫生的使命,國家有難,責無旁貸。糾結的是,年邁的父母,還有睡在身邊的孩子,最終責任戰勝了糾結。 2月2日下午,王洋與一同前行的同事到達瀋陽桃仙機場,與本次奔赴的遼寧醫療隊大部隊集合。王洋說:“在機場有省領導的囑託,有記者的關懷,還有奔赴前線,不懼生死,不記酬勞的宣誓,這一刻,職業的神聖感佔據了所有。” 傍晚飛機降落在武漢,這座昔日繁華的城市,如今卻是那麼孤寂。王洋與家人報過平安,跟隨隊伍直達住所,爭分奪秒進行學習、演練。因為她知道自己揹負的不只是使命,也是一份責任和患者的希望。此次王洋所在的“戰場”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在還沒有進入戰場的那一刻,心裡還是有一些忐忑和慌亂。 2月4日下午王洋與臨時組件的隊友們正式接管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區三四病區,在遼寧省領隊丁仁彧的帶領下,還有本地醫生的配合,他們很快進入工作狀態。身為重症醫學科的一名普通大夫,全力做好本職工作,對每一位患者盡心盡責是他們的醫者仁心,王洋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面對如此多的患者,王洋說,一開始真有些手足無措,但看到每一個患者眼中期盼的眼神,王洋平復了心情,選擇了面對面的溝通、安撫、告訴他們,遼寧醫療隊的到來,就是為了讓大家儘快的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中。 有時患者的身體情況不太好,她們積極搶救,與死神作鬥爭。汗水一次次溼透了全身,因為身上有隔離服,有口罩,有護目鏡,她們每做一項操作都是負重前行,此時的操作難度是平時的十倍。不敢大口呼吸,哈氣會擋住護目鏡,這樣她們無法正常工作,無法去衛生間,就靠著紙尿褲度過每一天難熬的日子。

在武漢的日子裡,每天王洋的生活都是兩點一線,標準防護,穿梭於病房,查房搶救,翻身吸痰,氣管插管,調整呼吸機、觀察ECMO,和瀕臨死亡的同胞一起,與看不見的敵人搏鬥。她說:“雖有不幸的遺憾,但更多的是成功的興奮與喜悅。” 3月26日,經過50多天的工作後,王洋所在病區終於清零。根據國家衛健委總體安排,3月28日他們終於凱旋了!凱旋當天,王洋在朋友圈發表感慨“久違了,故鄉清新香甜的空氣!久違了,故鄉熱情淳樸的親人!”王洋說,回到家的那一刻,所有的轟轟烈烈,都將轉化為平平淡淡。我們還將在隔離酒店度過14天的觀察期。之後,我們將恢復原有的日常工作。我們也會把這段經歷和經驗加以總結,以便以後更好地服務於家鄉人民。 2020年的春節,一段非同尋常的記憶,將永遠鐫刻在每個人的心靈深處。王洋說:“自己真的不是英雄。但若干年後,我可以自豪地說:那一年的武漢,我來過;那一年的中國,有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