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外的很多大城市周邊都有貧民窟,中西方城市化有何不同?

相信很多小夥伴看國外的電影時,都會發現這麼一個現象,那就是不論是在美國還是印度等,一些大城市,甚至首都周邊,都有大片貧民窟存在,這是怎麼回事?為何國內沒有,中西方的城市化進程中又有何不同?(以下觀點主要來源於許迎春)


為什麼國外的很多大城市周邊都有貧民窟,中西方城市化有何不同?

城市化的真諦不在於“化地”而在於“化人”。當前我國城市化出現了“半城市化”和房價畸高等突出問題,如何解決以上問題關係到我國城市化的成敗 。西方發達國家率先完成了城市化進程,其經驗值得我國學習和借鑑。

國內人為行政干預下的“半城市化”

根據相關資料,從 1949 年到如今,國內的城市化率從 10. 64 %提高到現在的 57.4% ,但是其中有一個問題一直無法解決,那就是戶籍及由此帶來的諸多問題。


為什麼國外的很多大城市周邊都有貧民窟,中西方城市化有何不同?

目前有高達兩億多的農民工沒有城市戶籍,也就意味著無法享受城鎮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也無法長期在城市穩定就業和居住。對於家庭來說,則是過著與自己的配偶和子女天各一方的生活,導致農村有數千萬的留守兒童還有婦女。

這種城市化有個名詞叫“偽城市化”或“半城市化”。此外,我國房價和居民收入相比畸高。


為什麼國外的很多大城市周邊都有貧民窟,中西方城市化有何不同?

尤其是在 2015以後, 國家著力對一二線熱點城市的房價進行調控大量炒房資金湧向二三四線城市 ,再加之地方政府採取棚改貨幣化安置以及國土部要求庫存壓力大的三 四線城市施行減少以至暫停住宅用地供應 的措施 ,導致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普遍上漲。

雖然國外個別大城市房價也非常高,但是綜合各層次來看,國內大小城市房價普遍超出人們承載力這種情況,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

土地

我們就從最根源的地方來看,即分稅制改革——地方政府斷糧——引入土地“招掛拍”——依賴土地財政——推高房價——社會經濟被綁定到房地產。


為什麼國外的很多大城市周邊都有貧民窟,中西方城市化有何不同?

在 1994 年實行分稅制改革後 ,我國形成了激烈 的地方政府競爭格局。 城市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引擎,它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政府更大程度 的重視 ,這時各級地方政府大力推動城市化 ,各地紛紛建立經濟開發區和新城 區。

由於城市的建設需要大量資金 ,為解決城市建設資金不足的問題 ,將香港的土地批租制引人大陸,政府低價徵收農村的土地 ,然後通過 “招拍掛”的方式高價出賣給地產商’,以收取高額的土地出讓金,導致了我國土地財政的產生。


為什麼國外的很多大城市周邊都有貧民窟,中西方城市化有何不同?

土地財政使得我國地價和房價不斷上漲,農民無錢購買城市的商品房 ,而政府還一直拆遷城中村和不允許人們購買小產權房 ,使得農民無法低成本地融人城市,形成了兩億多無法在城市定居的農民工。

此外,還有很多普通的上班族也無法負擔。


為什麼國外的很多大城市周邊都有貧民窟,中西方城市化有何不同?

戶籍制度

雖然近兩年,很多城市放開了落戶限制,但是有個事實無法迴避。那就是城市只願意吸收具有較高學歷、技能和資本的人,即能為城市做出較大貢獻的人,而不願意向知識技能相對較低的清潔工、建築工和保姆、服務員等群體敞開戶籍大門。

(未完待續,下篇介紹國外城市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