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成功:無事要緊張,有事要淡定。《菜根譚》(55)

無事常如有事時,提防才可以彌意外之變;有事常如無事時,鎮定方可以消局中之危。

這是《菜根譚》裡的一句話,大意是說人在安然無事處境悠然自得的時候,要時刻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各種準備,如同大事將要來臨一樣小心提防,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小心謹慎,才可以在意外發生時不至於手忙腳亂而忙中出錯。當有重大事情來臨的時候,反而要如同安然無事一樣從容不迫淡定以對,在大事面前保持冷靜的頭腦,才有助於化解所3面臨的危機,不至於心慌意亂、決策錯誤,造成更大的危機。

兩點感悟與君分享:

1、無事時保持如有事的準備。

人生本無常,禍福難意料,意外和明天不知道哪一個先到。老子說:“其未兆易謀。”意思是事物在還沒有顯示出明顯徵兆時,則容易圖謀,中醫治病講究“治未病”也是講在尚未發病之前進行預防和治療,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堤潰蟻穴,氣洩針芒”,不注意小事情、不能做到防微杜漸就容易發生大事故,出現大失誤。所以無論是任何事情,在事情還沒有出現變化的跡象時,容易被謀劃;在脆弱的時候容易分解;在微小的時候容易消除,雖然有“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則補牢,未為遲也”之說,畢竟看到兔子再找狗不如隨時把狗帶在身邊更能逮到兔子;在羊尚未跑出來的時候提前把羊圈補牢固更為安全。做到了見微知著,才能發現問題的先兆,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謀定而後動”,在意外沒有發生時能深謀遠慮,才能意外來臨時毫不畏懼。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裡的這句話把“有事”和“無事”兩種狀態的辯證關係說的非常明白。

老子有云:“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世事無常,在人生春風得意,事業順風順水的時候,尤其容易放鬆警惕,甚至放縱自己,很容易招惹禍端,所以,要做到欣喜不若狂,得意不忘形,時刻保持謹慎警醒為妙。

2、有事時保持無事時的淡定。

清朝康熙皇帝寫的用來培養皇子的《庭訓》中,有這樣一句話:“心小膽大,防患未然。居安思危,處變不驚。”大意是說做人要膽大心細,做事要防患於未然;居安思危,事情來臨可反而要鎮定自如,處驚不亂。自古以來的賢聖之人,也都是大氣之人,越是遇到驚天動地的大事,越能心靜如水,沉著應對。三國時期的諸葛亮若沒有氣定山河的鎮定自如,哪能處驚不亂地唱響千古絕唱的空城計?宋代蘇洵《權書·心術》中寫到:“為將之道,當先治心。泰山崩於前而色不變,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然後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敵。”說的也是做出驚天動地大事的人必須有處驚不亂的胸襟。

“心清水現月,意定天無雲”,只有做到平心靜氣、冷靜鎮定,才達到北宋蘇轍所說“無事則深憂,有事則不懼”的境界。

談成功:無事要緊張,有事要淡定。《菜根譚》(55)


談成功:無事要緊張,有事要淡定。《菜根譚》(55)


談成功:無事要緊張,有事要淡定。《菜根譚》(5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