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說起“情僧”倉央嘉措這個名字,我們都非常熟悉,它不僅是人間的法王,更是偉大的藏族詩人。

他作為雪域高原上的六世達賴喇嘛,被稱為“活佛”,他的一生說短也短,說長也長。雖然他年僅24歲就離世,但由他所寫的情詩,卻被傳唱了300多年。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讀倉央嘉措的詩,是一種享受

在一首首絕美的詩作中,我們讀到了他“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的糾結,也讀到了他“第一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的傷情。

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雪域最大的王,也是一個流浪在拉薩街頭的痴情種更是一位頂級詩人。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大多數人認為倉央嘉措最經典,也是最讓人記憶深刻的,便是下面這首: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七言四句,總共28個字,卻把倉央嘉措的愛情表現得淋漓極致。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如果拋開倉央嘉措的故事,這首詩就算是放在文化鼎盛的中原也堪稱一絕。這首詩並沒有特別華麗的辭藻,卻把愛而不得的矛盾刻畫地入木三分。

這兩句被作為愛情世界中的千古名句,更是因為這句話寫出了不同程度很多人在現實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時至今日,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對很多事物不都存在於兩難之中嗎?

這句話讓永遠與喜愛它的讀者存在一個共鳴點,也正是這個共鳴點觸動了多數人的心絃。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除此之外的動情詩句,也讓人讀了深有感觸。

1,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傷口中幽居,我放下過天地,卻從未放下過你。

2,那一世,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世,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3,世間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閒事。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倉央嘉措以情詩出名,但他所寫的可不只是情詩,因為佛教達賴喇嘛的身份,所以他也寫過非常有智慧的詩,比如說下面這句:

“生死本無常,人應多思量。不觀生命本真,智者也同愚人一樣。”

簡單的幾個字,但卻把人生寫得透徹。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倉央嘉措的詩就是這樣,或許我們不一定真的能完全讀懂,但是隻憑著字句之美,我們就能愛上它。

倉央嘉措60多首情詩,如今已被譯成20多種文字,幾乎傳遍了全世界,他的詩歌已經超越民族、時空、國界,成為寶貴的文化遺產。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他的每一首詞,似乎都是能夠直接穿透著的心,說出那些多情之人內心的想法和糾結之處,他被譽為“多情的兒郎”,也是不無道理的,

在懂得這種情思的同時,又能用優美的語言將它表達出來,這大概也是倉央嘉措的最難能可貴之處。

而像這樣的人真的不多見,不過,納蘭容若還是要算一個。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這句詩詞,也是讓無數人喜歡的情詩,可以說和倉央嘉措的名句不分上下。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都說,世間有兩首極美的詩,一首叫做納蘭容若,一首叫做倉央嘉措。

一個是繁華帝都裡的富家公子,一個是雪域高原上的藏家少年;一個是不喜富貴只愛煙波風物的多情才子,一個是不愛朝政只慕人間煙火的六世活佛。他捏花落筆,即生萬種風情;他誦經唸佛,眉間百感交集。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從他們詩詞中感到,可以感受到詩人心靈的溫度,能夠直視留在詩詞琥珀中那清澈的靈魂,也許能因此找回有過又失去了的那些“人之為人”“愛之為愛”的東西

納蘭性德和倉央嘉措,他們的詩詞沒有高下,只有永恆。

倉央嘉措和納蘭容若這兩個人,一生寫了很多詩作,有人將其最有代表性的編撰成了一本《納蘭容若詞傳 倉央嘉措詞傳》。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上下兩篇,分別講述了納蘭容若和倉央嘉措短暫而絢爛的一生,並以二人詩詞中最動人的語句,揭示了他們悽美悲情的內心世界。

其中收錄的詩詞均是對二人情感的真實寫照,並附有註釋、賞析等欄目,從多角度將作品的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來。

“情僧”倉央嘉措,年僅24歲的活佛,一首情詩卻被傳唱300多年

每一句都動人心魄,每一首都感人肺腑,浸染華貴的悲哀,抒寫優美的感傷。

喜歡的朋友,點擊下方鏈接就可以購買,只需48元,就能讓你在最美的詩詞裡,邂逅納蘭容若和倉央嘉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