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應酬:飯局上有這三種表現,屬於自毀人脈

“飯局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飯局是萬萬不能的”。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飯局成了千家萬戶生活的必需品,飯局不僅僅是吃飯,更多的是社交,通過飯局拉攏關係,把握人心,這才是飯局在現代社會存在的意義。

中國式應酬:飯局上有這三種表現,屬於自毀人脈

眾所周知,從西周開始,飯局這個詞語走進了大眾視野,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改變,人們婚喪嫁娶、求人辦事、生意往來、親人交往、朋友聯誼等等,這些統統通過飯局解決,飯局也是人際關係快速發展的很好的催化劑,通過飯局,商人之間談攏生意,長時間不見的好友敘舊聊天,朋友之間暢所欲言聊聊心事,人們參加飯局總是帶著各種各樣的目的和意圖,也是想通過這一場場的飯局,更好的拓展朋友圈,認識權貴名流,從而使自己的人生更進一步。

飯局就是棋局,飯局可不是那麼好參加的,很多人步步為營,尚且在飯局之中安身立命。飯局中處處充滿著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有時候心思深沉,多年的老手還會不小心在小陰溝翻了船,很多人傻傻的參加飯局,最後怎麼得罪人都不知道。

中國式應酬:飯局上有這三種表現,屬於自毀人脈

大家都說在飯局中少說話,多做事就可以了,我看未必是這樣,有的人在飯局上為了凸顯自己,為了抬高自己的身價,或者讓別人看得起自己,就在飯局上做許多了自己覺得對的事情,殊不知早就讓別人貽笑大方,究竟在飯局上他們做什麼事情會自降身價那?

飯局上有這三種行為,屬於自降身價,屬於自毀人脈,長此以往,只會讓別人越來越看不起你,最後遠離你的朋友圈。不論你是達官顯貴,還是士紳名流,如果你還在繼續這三種行為,無疑會把你拖入深潭,從此在朋友圈不受待見。

中國式應酬:飯局上有這三種表現,屬於自毀人脈

第一:在飯局上為難服務員。

總有些人,去參加飯局,就覺得比服務員或者大堂經理等人高一等,在飯局上他們為了在領導或者朋友面前裝面子,喜歡一點點小事就為難服務員,或者對服務員頤指氣使,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來吃飯的。這種人在飯局上的表現,很容易讓別人覺得他是個挑三揀四,尖酸刻薄,斤斤計較的人,特別是第一次見面,給人的第一印象就十分不好。

俗話說,得饒人處且饒人,即使服務人員犯了一點點小錯,咱們大人有大量,寬宏一次放過他們,畢竟大家出來在社會上,找到工作也不用容易,特別是服務行業,大家相互體諒,既能彰顯你的氣度,又能為你贏來好人緣,何樂而不為?

中國式應酬:飯局上有這三種表現,屬於自毀人脈

第二:在飯局上酩酊大醉。

酒是飯局上最好的催化劑,很多人在參加飯局會遇到頻頻向你敬酒的人,他們說著各種各樣的敬酒詞,哄著你一杯接著一杯下肚,有人酒量好啊,喝點沒關係,有的酒量差的人,喝個三五杯酒,就開始飄飄欲仙,倒頭就睡,也不管在飯局上別人怎麼看了。

這種人還不可怕,可怕的是知道自己酒量不好,還經受不住誘惑,在飯局上喝的酩酊大醉,不管不顧,抓住個人就給別人講大道理,或者是吹牛,別人纏不過他,只好躲著他,沒過多久,就開始大喊大叫,手舞足蹈的,簡直是醜態百出,還有的人不勝酒力,吐得哪都是,是個人都不喜歡這樣的,事後人家死不承認只自己做過的事情,這樣的人,大概帶他參加一次飯局,就不會再想帶他去第二次了吧。

中國式應酬:飯局上有這三種表現,屬於自毀人脈

第三:在飯桌上亂點菜,特別是價格高昂的。

大家都知道,飯桌上點菜也是一門藝術,有的人,明明自己不會點菜,飯局主人客氣一下,他居然接過來菜單,絲毫不照顧旁人的感受,甚至點菜的時候也不問問問旁人,也不問飯局主人,私自點了很多大魚大肉,或者魚翅燕窩,造成飯局上飯菜搭配不均衡,最後一大桌子,大家都沒吃完,有的菜甚至都沒動筷子,飯局主人也破費了很多不必要的錢,這種人,不論他的價值觀是什麼樣的,但是隻只這一次,以後參加飯局絕對不會在邀請他來了。

飯局就是一場角逐,誰是誰非,飛黃騰達轉瞬間,如果你想通過飯局讓領導看中,或者讓朋友願意與你交往,以上三種行為一定不要做,輕則損人不利己,重則讓你出局,相信我們參加飯局都是希望自己有個好前程,而不是越參加飯局,人生越落魄。

從古至今,中國都是一個講關係,講人情的社會。擺脫不了這一現狀的中國人,只要辦事,先想到有沒有關係。想到關係,首先想到的是飯局,飯局在中國承擔了太多的功能,每個人的社交往來、人生成敗,都與飯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甚至整部歷史與政治都能與飯局聯繫起來。所以懂得飯局裡的潛規則,顯得尤為的重要。專欄《中國式飯局99條潛規則》有效的飯局攻略,實用的酒桌寶典! 你能想到的所有飯局,你能想到的各型人脈,你所遇到的所有煩惱,你想知道的所有應對都在《中國式飯局99條潛規則》中!

更多精彩內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