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道德高尚的人?

王超行侠仗义


周总理就是历史上少有的道德高尚的人,是一个连他的对手都非常佩服的人,国人推崇的道德标准在周总理身上有着完美的体现,也正因为如此,周总理在全国人民的心中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声望。

周总理的性格品质与从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因受传统习俗影响,周总理自幼就过继给膝下无子女的小叔父家,他的养母陈氏受过良好的教育,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仁慈礼让,公正无私,周总理在良好的家庭教育下,继承了养母的优秀品质,他道德高尚的人格是从小就养成的。

周总理的道德高尚表现的诸多方面,特别是公正无私的人格魅力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战争的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没有争过自己的利益,而是兢兢业业、全力以赴的辅佐主席主持大局,从战争指挥到外事处理再到后方稳定,里里外外无所不能,展现了他全能的过人才干,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蒋校长夫人曾经对蒋校长抱怨:‘为什么我们没有周那样的人才?’

建国后,周总理成为全国最忙碌的人,他鞠躬尽瘁、呕心沥血为祖国和人民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以致身心俱疲,积劳成疾,逝世后把自己的骨灰撒入祖国大地,不给后人留下一丝痕迹,纵然如此,周总理却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

在风浪袭来之时,周总理义无反顾地苦撑危局,殚精竭虑稳定形势,全力维护国家的发展,在自身受到冲击的情况下,竭尽全力保护着自己的战友、同事、部下,为百姓的衣食住行、安居乐业尽其所能,处处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景,也许将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

周总理忠贞的爱情也让人们交口称赞,他的婚姻是举世公认的楷模典范,恩爱相知,相濡以沫,不离不弃,陪伴一生,直至化蝶相随,周总理的品德高尚处处有着闪光的体现。

周总理道德高尚还体现在许多方面,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但在周总理身上却很难找出不足之处,古往今来,人们敬仰的道德高尚的英杰大有人在,但如同周总理这样受到所有人推崇、举世公认的德高望重的人却寥若星辰!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历史微点


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的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如今各大医院门前都有他的塑像,他已经成为救死扶伤人道主义、道德高尚的象征,他就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

白求恩,全名亨利·诺尔曼·白求恩(Henry Norman Bethune,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16年,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 1937年7月,经陶行知介绍,白求恩得知中国正受日军侵略。经申请,白求恩于1938年3月率医疗队来到延安。在延安他受到了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亲切会见,随后主动要求到抗日前线去,为官兵治病救医。

1938年11月至1939年2月,他

率医疗队到山西雁北和冀中前线进行战地救治,4个月里,行程750公里,做手术300余次,建立手术室和包扎所13处,救治了大批伤员,为中国的抗战做出了贡献。 一次, 白求恩在给八路军战士朱德士做腿部粉碎性骨折手术时,他褪去手套,把左手中指伸进伤口掏取朱德士碎骨,手指被碎骨刺破。白求恩将手伸进消毒液浸了浸继续手术,直至手术成功。但他却因手术中被细菌感染转为败血症,1939年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黄石囗村逝世。

白求恩在中国生活战斗了589天,虽然短暂,但却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崇敬与爱戴。白求恩去世后,伟大领袖毛泽东为了悼念他,专门写了一篇《纪念白求恩》),在1939年12月21日发表,其中讲到: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有利于人民的人。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这篇《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被称为是毛泽东选集经典的“老三篇”,白求恩的名字,他的事迹、精神,在中国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zj史海拾贝


中华上下五千年,能人异士可谓层出不穷,要说神一般的人物细细想来还真不少,下面就列举几位非常有代表性的人物。

老子,名李耳,字聃。传说他是道教的创始人,骑青牛过函谷关,白日飞升成为天上的太上老君。老子,如同见首不见尾的神龙,留下的信息非常神秘,只言片语也充满神仙的味道。其最重要的著作《道德经》是仅次于《周易》的神秘著作,里面充满机变神秘气息,仿佛囊括宇宙万物的至理,玄妙难言,受到全世界无数人的追捧膜拜!

鲁班,春秋鲁国人,姓姬,公孙氏,名班。他是木工的始祖,传说他发明的东西有:锯子、铲子、墨斗、钻、刨子、铲子、曲尺、云梯、钩强、石磨、碾子、伞、锁钥等。传说鲁班曾用木头做了一个飞鸟,在天上飞了三天三夜都没掉下来。

虬髯客,风尘三侠之首,另外两个是李靖和红拂女。虬髯客,本名张仲坚,据说他是扬州首富张九龄的儿子,出生的时候太丑,父亲嫌弃,欲杀之,获救后师从昆仑奴,学成一身可以改朝换代的大本事,本想自己起事推翻隋朝,后偶然见李世民,惊为天人,认为他才是未来的天子,遂放弃自己起兵的打算。虬髯客暗恋红拂女,后得知红拂女嫁给了李靖,三人就结拜为兄妹,人称风尘三侠。虬髯客将自己的全部家产都送给了李靖夫妇,让他们帮助李世民统一天下,自己远遁海外,不知所踪。有人说他后来成为了扶余国主,后世专家考证,他其实是渡海来到了菲律宾或泰国。

袁天罡,唐朝最著名的道士、方士、相术大师、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言家、风水大师。传说他有“风鉴”之术,能够凭借风声、风向,预知吉凶祸福,屡试不爽!还精通面相,观人之面,可知其未来运数。传说武则天还是婴儿时,她的母亲杨氏把她打扮成男孩让袁天罡给看相,袁天罡见后大惊:可惜是个男子,若是女子,当为天下主!袁天罡著有《三世相法》、《五行相书》、《袁天罡称骨歌》等,奠定了中国相术的理论基础。但袁天罡更为著名的是和李淳风合著的预言天书《推背图》

《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朝一直到紫微圣人建立大同世界,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其中就预言了日本对中国的侵华战争!传说袁天罡最后在凌云山得道后白日飞升。

李淳风,道号黄冠子,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学,传说他有鬼神莫测之能!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他的名著《乙己占》,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著,它还修订了《麟德历》,制作了浑仪,对后世影响深远。李淳风和袁天罡合著《推背图》,里面的很多预言都在后世应验,堪称天书!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成化八年(1472),出生在浙江余姚。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

除了中国外,他的心学还漂洋过海,深刻影响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他本人也被奉为神明,日日顶礼膜拜,那位东乡平八郎大将就是他的忠实粉丝。

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历经坎坷,却意志坚定,混迹官场,却心系百姓,他反对暴力和贪欲,坚信正义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爱上一只懒猫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道德高尚的人真是数不胜数,面面俱到也不可能,我这里只举些许例子:

埋头苦干者:古代黄道婆,现当代的钱学森,王进喜,袁隆平,屠呦呦,没有名利,只有苦干。贡献全中国甚至全世界,没有成为网红,也没有几十亿身价,他们没有抱怨,也没有逃离。

为民请命者:不惜牺牲自己为民请命的人如宋代名臣范仲淹,多次上书批评宰相而三次被罢官,但他从不害怕而停止,继续为民请命,力主改革。明代名臣海瑞,一生清廉,家徒四壁,四季赤脚,多次上书议论朝政,甚至批评皇上,触怒权贵被贬甚至下狱,但一直正气不改。

为了信仰头断血流的人从容就义者:史可法,文天祥,谭嗣同,现代有恽代英、杨开慧、刘胡兰,威胁利诱全然不怕,我以我血荐轩辕。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大义在我心,生命也可抛。

战场上牺牲自我,顾全大局者:古代有黄忠,当代有黄继光,邱少云。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诸葛亮忠君重诺,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为了实现刘理想,为了兑现自己的承诺,六出祁山,直至累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者:林则徐、岳飞、邓世昌等,为了国家被贬被杀,宁折不弯。

还有知错能改的汉武帝、廉颇;不耻下问诲人不倦的孔子、朱熹;还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还有自强不息的孙膑、吕不韦、李斯、司马迁;还有让梨者卧冰者等等等等,即使我有百口,口有百舌也说不尽。总之,我国历史上品质优秀者如天上的星星,我只举了最明亮的几颗,与你共享。


暮蓒


历史上道德高尚的人有很多,如果一一去说的话,怕说到明天都说不完,因为实在太多了!

第一位:张良(90%的人肯定听说过他的故事)

张良拾鞋.秦朝末年,张良在博浪沙谋杀秦始皇没有成功,便逃到下邳隐居。一天,他在镇东石桥上遇到位白发苍苍、胡须长长、手持拐杖、身穿褐色衣服的老人。老人的鞋子掉到了桥下,便叫张良去帮他捡起来,又让他帮着穿上.张良便去做.张良的恭敬从命,赢得了这位老人孺子可“教”的首肯。又经过几番考验,这位老人终于将自己用毕生心血注释而成的《太公兵法》送予张良。

在北宋时期,福建将东县有个叫杨时的进士,他特别喜好钻研学问,到处寻师访友,曾就学于洛阳著名学者程颢门下。程颢死后,又将杨时推荐到其弟程颐门下,在洛阳伊川所建的伊川书院中求学。

第二位:杨时(相信知道他的人在少数)

杨时那时已四十多岁,学问也相当高,但他仍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尊师敬友,深得程颐的喜爱,被程颐视为得意门生,得其真传。

一天,杨时同一起学习的游酢向程颐请求学问,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便劝告游酢不要惊醒老师,于是两人静立门口,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急,杨时和游酢却还立在雪中,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阻拦住了。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人!从此,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老师的全部学问。之后,杨时回到南方传播程氏理学,且形成独家学派,世称“龟山先生”。

第三位就是我们最熟悉的孔老了。

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先生很有学问,特来求教。”孔子笑着说:“请讲。”项橐朝孔子拱拱手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什么水都有鱼;不管柴草灯烛,什么火都有烟;至于植物,没有叶不能成树;没有枝也难于开花。”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叹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

第四位就是范仲淹老前辈

范仲淹“断齑画粥”的故事

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曾给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受到了人们的赞誉。可是他幼年却很不幸,出身贫寒,无力上学,只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间僧房中去读书。

在寺庙读书期间,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读书通宵达旦。

由于家贫,生活得也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

后来,范仲淹的一个同学看到范仲淹的生活如此艰苦仍好学不辍,就回家告诉了父亲。同学的父亲听说后,被范仲淹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同情范仲淹的贫穷处境,于是吩咐家人做了一些鱼肉等好吃的东西,叫儿子带给了范仲淹。

那个同学将做好的鱼肉送给范仲淹,说:“这是我父亲叫我送给你的,赶快趁热吃吧!”

范仲淹回答说:“不!我怎么能够接受你的东西呢?还是带回去吧!”

那个同学以为范仲淹不好意思接受而推辞,连忙放下东西,就回家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同学又来到范仲淹的住所,发现上次给他送的好吃的东西丝毫未动,已经变坏了。就责备范仲淹说:“看,叫你吃你不吃,东西都变坏了,你为什么不吃呢?”

范仲淹回答说:“并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经过惯了艰苦的生活,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以后再过这种艰苦的生活就不习惯了,所以我就没有吃。感谢你父亲的一片好意。”

那个同学回家,将范仲淹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

范仲淹正是凭着“断齑画粥”这股苦读的劲头,最后终于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第五位就是我们从小所学的《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疲乏:“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孔融小时候,不仅学习勤奋,而且善于思考。父亲外出拜客总是带着他去。10岁那年,他随父亲来到洛阳。正逢洛阳太守李膺大府内走。这时守门人忙把拉,问道:“你是哪家小孩,到一边玩去!”孔融严肃地回答说:“请你们进去通报,山东孔融来访。”守门人见他一本正经,也不知是什么来头?笑着问:“小公子,可有红贴?”孔融说:“我家和你家主人世代交往,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贴,只管通报。”守门人怕慢待贵客,只好进去通报。这时李膺正和许多文人雅士交谈,听了通报,一时想不起这位孔融和自己家庭是什么关系,只好哈哈:“请进!”小孔融兴冲冲走进大厅,一边向主人问候,一边拱手招呼各位来宾,态度不亢不卑。李膺一边让座,一边打量着这位俊才少年,心里好生奇怪:这小孩从未见过面,而他为何自称通家呢?于是,李膺问道:“小公子,你说我们两家世代交情,我怎么想不起来啊!”孔融微笑着说:“500年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孔子姓孔,老子姓李,说明孔、李两家500年就有师生之谊。今你性李,我姓孔,也是师生关系,我们两家不是累世通家吗!”

孔融语出惊人,在座客人无不暗暗称奇。太守李膺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小公子真神童也。”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以为然,冷冷地说:“小时候聪明的人,长大后未必有作为。”面对挑战,孔融笑着说:“这样说来,先生小时候一定很聪明。”这一巧妙对答,弄得陈韪面红耳赤无言回对,暗暗坐在一旁生气。孔融则目不斜视,装着大人模样,一本正经地喝着茶,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历史上还有很多道德高尚的人,数不胜数,还有很多很多的名人,除去这五位还有谁,小编希望接力下去!谢谢


老郭跑车


老子,名李耳,字聃。传说他是道教的创始人,骑青牛过函谷关,白日飞升成为天上的太上老君。老子,如同见首不见尾的神龙,留下的信息非常神秘,只言片语也充满神仙的味道。其最重要的著作《道德经》是仅次于《周易》的神秘著作,里面充满机变神秘气息,仿佛囊括宇宙万物的至理,玄妙难言,受到全世界无数人的追捧膜拜!

鲁班,春秋鲁国人,姓姬,公孙氏,名班。他是木工的始祖,传说他发明的东西有:锯子、铲子、墨斗、钻、刨子、铲子、曲尺、云梯、钩强、石磨、碾子、伞、锁钥等。传说鲁班曾用木头做了一个飞鸟,在天上飞了三天三夜都没掉下来。

虬髯客,风尘三侠之首,另外两个是李靖和红拂女。虬髯客,本名张仲坚,据说他是扬州首富张九龄的儿子,出生的时候太丑,父亲嫌弃,欲杀之,获救后师从昆仑奴,学成一身可以改朝换代的大本事,本想自己起事推翻隋朝,后偶然见李世民,惊为天人,认为他才是未来的天子,遂放弃自己起兵的打算。虬髯客暗恋红拂女,后得知红拂女嫁给了李靖,三人就结拜为兄妹,人称风尘三侠。虬髯客将自己的全部家产都送给了李靖夫妇,让他们帮助李世民统一天下,自己远遁海外,不知所踪。有人说他后来成为了扶余国主,后世专家考证,他其实是渡海来到了菲律宾或泰国。

袁天罡,唐朝最著名的道士、方士、相术大师、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言家、风水大师。传说他有“风鉴”之术,能够凭借风声、风向,预知吉凶祸福,屡试不爽!还精通面相,观人之面,可知其未来运数。传说武则天还是婴儿时,她的母亲杨氏把她打扮成男孩让袁天罡给看相,袁天罡见后大惊:可惜是个男子,若是女子,当为天下主!袁天罡著有《三世相法》、《五行相书》、《袁天罡称骨歌》等,奠定了中国相术的理论基础。但袁天罡更为著名的是和李淳风合著的预言天书《推背图》

《推背图》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朝一直到紫微圣人建立大同世界,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其中就预言了日本对中国的侵华战争!传说袁天罡最后在凌云山得道后白日飞升。

李淳风,道号黄冠子,唐代天文学家、数学家、易学家,精通天文、历算、阴阳之学,传说他有鬼神莫测之能!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级的人,他的名著《乙己占》,是世界气象史上最早的专著,它还修订了《麟德历》,制作了浑仪,对后世影响深远。李淳风和袁天罡合著《推背图》,里面的很多预言都在后世应验,堪称天书!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成化八年(1472),出生在浙江余姚。他的心学,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为之骄傲的财富,他吹响了人性解放的号角,引领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传千古,近代的康有为、孙中山等人都从其中受益匪浅。

除了中国外,他的心学还漂洋过海,深刻影响了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他本人也被奉为神明,日日顶礼膜拜,那位东乡平八郎大将就是他的忠实粉丝。

彪炳显赫,自明之后,唯此一人而已。

王守仁的一生,是光明的一生,他历经坎坷,却意志坚定,混迹官场,却心系百姓,他反对暴力和贪欲,坚信正义和良知。

王守仁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