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插管先鋒”李慧:為患者帶來希望就是我的價值

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有一支特殊的“插管先鋒隊”。來自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的麻醉重症醫生李慧作為軍隊第二批支援武漢醫療隊成員,自2月17日從西安出征,已在光谷院區感染九科連續奮戰了1個多月。

李慧是光谷院區最年輕的醫生,也是“插管先鋒隊”裡唯一一個90後。每天,她都要和隊友直接面對新冠肺炎患者的呼吸道,與病毒超近距離接觸,努力將重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回。

3月19日上午,剛值完夜班回到宿舍的李慧仍在不斷回覆著微信群消息——入院近1個月的30床患者,原來就有心衰、房顫、腦梗病史,感染新冠肺炎後病情更是雪上加霜:雙側胸腔大量積液、心臟射血分數低至23%,血氧飽和度持續低下,情況十分危急。

特殊時期不能集中人員討論,大家在工作群裡各抒已見,最終決定“插管,一起搏一把!”接到指令的李慧火速奔向醫院。對30床患者,李慧很瞭解:80歲高齡,長年癱瘓導致軀幹扭曲、頸椎歪斜,全身關節攣縮僵硬,插管十分困難。

穿上厚重的防護服,戴上正壓頭罩,已是渾身溼透的李慧屏住呼吸,找準時機專注操作。終於,導管順利置入患者氣道。看著監護儀上變化的數據,大家長舒口氣,“總算穩住了!”

在武漢的1個多月裡,李慧經歷了各種各樣的複雜病情:腎衰、胰腺炎、心衰、腦梗、肺栓塞、精神分裂症、阿爾茲海默症……再加上新冠肺炎,讓這些患者的命運變得更加兇險。

令她印象深刻的一名肺癌患者,長期忍受著病痛折磨。作為麻醉專業醫生,李慧採用多模式陣痛方案,儘量減輕副作用。最終,患者的新冠肺炎被治癒,轉院進行基礎疾病的維持治療。

由於感染區的特殊性質,查房、信息反饋、決策都需要獨立完成。李慧最初也有些忐忑,漸漸地,她贏得了患者信任,也獲得了醫護組的一致肯定。

李慧先後收到3封患者手寫的感謝信。其中一封寫在藥盒上,令她感動至深:“你們就是救星,帶給我們第二次生命。條件有限,這封信沒寫好,等我出院一定寫一封感謝信。”這封“簡陋”的感謝信,讓李慧覺得“比金子還珍貴”。

“非常時期,很多患者都是多次輾轉進行隔離、治療,這讓他們普遍感到漂泊不定、心理焦慮,安慰疏導就成了醫務人員必須做的事。”李慧時常安慰2床大叔,“放鬆心情才能提高免疫力。放心,我們已為你制定完善的治療方案。我們一起對抗病毒!”一段時間後,大叔的病情好轉,也更堅定了戰勝疾病的決心。

“不嬌氣、勤鑽研、勇擔當”是同事們對李慧的評價。李慧則說:“年輕人就該有年輕人的樣子!”2008年5月,汶川地動山搖,即將高考的李慧與同窗約定,大學畢業後一定要做志願者,支援祖國建設。

本科畢業後,李慧報名參加“全國大學生西部計劃”,遠赴新疆基層醫院工作。艱苦的條件磨鍊了她的意志,援疆服務期滿後,她被推薦免試攻讀急診專業碩士。2017年,她進入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工作。

新冠疫情襲來,得知醫院要組建醫療隊出征武漢,李慧再三請纓奔赴一線。面對大家的關切,她的“保證”堅定而溫暖:“住的房子比我在新疆的漏風小平房要好,工作強度應該和原先在急診不相上下,沒問題的!”她的肩頭挑起重任,“這身防護服賦予我神聖使命,穿上它就能為患者帶去希望,就是我存在的價值。”李慧說。(梁夏 劉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孫海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