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为什么铁器牛耕的使用会导致私有土地增多,从而促使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柔沢十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算是劳动工具和土地所有制之间的问题。所以,今天我们就要从土地制度的演变来分析,为什么铁器牛耕的出现会导致土地私有制的盛行?


一、石器时代——氏族公社土地公有制


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底下,没有先进的劳动工具(比如,我们都知道的旧石器时代,相信大家都见过课本上画的劳动工具,可想而知这样的劳动工具,能有多大的劳动效率?),所以大家要一起劳作,把收货的食物统一分配,这时候的食物能吃饱就已经算是不错了,哪还能私藏?

这种统一劳作,统一分配的制度,就是中国最早的土地所有制度——氏族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当然,那时候的公有制,也不是完全共有的,我们要看到氏族二字,这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共同劳作,共同享受劳动成果。

原始社会末期,由于新的劳动工具的出现,劳动力大大提升,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就多起来了,这样就出现了剩余产品,私有制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出现的,不过这时候的私有只是掌握在少部分人手里的。

青铜器时代——土地国有制

中国奴隶社会可以从夏算起至战国结束,这一段时间内盛行的土地制度就是赫赫有名的井田制。据记载,井田制出现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大家比较熟悉的应该是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因为当时的土地被划分为九块,每块都有百亩,远看上去就像是被“井”字划开似的,固称“井田制”。

井田制名义上是归君王(国家)所有,所以说是国有制。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周王朝的分封制,却是把国家的土地分封给了那些奴隶主贵族,土地的实际所有者是这些诸侯王。当时的诸侯王对土地只有世代的享用权,却不得转让和买卖,每年向周天子缴纳一定的赋税。

井田制能在奴隶制时代出现,最重要的原因也是因为劳动工具——青铜器时代的到来。大家可以想想,你是拿着一个石头磨的工具干活利索,还是拿着青铜制作的劳作工具干活利索?当然是后者!所以,随着劳动工具的进步,生产力大大提高,生产水平也提高了,产物也就多起来了,有了剩余就会出现私有。

因此,奴隶社会的井田制不能算是一种土地国有制,而是一种名为国有,实为奴隶主贵族所有的土地制度。直到春秋时期,铁器牛耕出现,土地制度开始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铁器时代——土地私有制


铁器牛耕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土地的生产力,人们对土地的开发能力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私田被开垦出来。各诸侯王为了在争霸战争中取胜,相继进行了各种改革,比如齐国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等。而这些改革,恰好在客观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同时也刺激了人们对土地的开垦,这也就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开垦出来,进而促进了井田制的瓦解。

井田制被明确废除却是出现在战国后期,商鞅变法明确规定:费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形式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制。

到这里为止,土地私有制已经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了,直至秦始皇一统六国后,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可分为: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三种所有制,不过随着封建社会的土地兼并的发展,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渐成为主流。


所以说,生产工具决定了生产力,生产力又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生产关系,最终影响所有制的变化。


黑板前的胡杨林


最开始,是“井田制”,中间是王田,也就是公田,收成给领主,四周的八块收成是农户的。

这样的模式本来还行,因为生产力低下嘛,把王田耕种好了,有了时间就种自己的。

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器和牛耕的出现,把井田耕种好了,有时间也有条件去开荒,那些大面积无人耕种的土地,就成了你的私田,也就是私有制产生了。

当你有了属于自己的私田,还去耕种井田吗?估计是不会的,这样井田制就被破坏了,卿大夫这个群体就瓦解了,新兴地主出现了。

这就是生产力的作用,也就是你说的铁器、牛耕的作用,


南朝居士


因为决定生产力的是劳动工具。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为人们开辟广阔的耕地,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带来了方便.耕地面积和农业产量大幅度增长.农业的发展,使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以个体经营为特色的小农阶层产生,所以使得井田制的“千耦其耕”、“十千维耦”的集体劳动形式不再适应生产力发展,而分散的、一个体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封建经济形式兴起了.因此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