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2《三傻大闹宝莱坞》|长大后的我要对阿米尔汗说不!


豆瓣评分9.2《三傻大闹宝莱坞》|长大后的我要对阿米尔汗说不!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在中国可以说是一部非常有影响力的作品。

所有电影推荐榜单中你经常可以看到这部电影的身影,而每个学生的硬盘中,也几乎都曾留下过它的痕迹。

不同于其他的宝莱坞电影,以歌舞和开挂著称,很多人第一次看到《三傻》都会有极深的震撼。

电影中对于应试教育各种弊端的演绎,让多年亲身经历的我们有着极强的共鸣。

这部电影改编自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电影中的三位主角,法汉、拉朱与兰切是皇家工程学院的学生,三人共居一室,成为好友。

《三傻》上映后获孟买电影博览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配角、最佳剧本等六项大奖,并获国际印度电影协会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剧情、最佳摄影等十六项大奖。

时至今日,在这部电影已经上映十年之后,依然备受当代学生的追捧,豆瓣130万人点评,评分9.2,可见这一部电影的影响力有多大。

早先在学生时代,笔者第一次看完这一部电影的时候,也曾经被其深深地震撼,但是步入社会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如今再次回看这一部电影的时候,却有了很多不同的想法。

不同于学生时代的盲从,如今逐渐成熟的我们,开始思考电影背后更现实的问题。

阿米尔汗无疑是一位伟大的演员,《三傻大闹宝莱坞》也是一部伟大的电影,但是这一次,我要对“汗叔”说不!

豆瓣评分9.2《三傻大闹宝莱坞》|长大后的我要对阿米尔汗说不!

01、兰切可能真的错了

电影中的兰切是一个机械方面的天才,从小时候起,就因为其强大的学习能力而被庄园的主人选中,替他的儿子念书。

在以严格著称的学院里,兰切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还公然顶撞校长“病毒”,质疑他的教学方法。

他不仅鼓动法汉与拉杜去勇敢追寻理想,还劝说校长的二女儿皮雅离开只知道标价签的未婚夫。

最关键的是,作为院长最为头疼的学生,偏偏学习还可以成为年级第一。

这使得院长极其地无奈。

在这样的情节中,我们都很容易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只追逐成绩的应试教育,扼杀了学生原有的天赋,只要他们努力去追求自己的爱好,便能取得成功。

但是这样的事情,恐怕只能发生在兰切身上。

兰切的确完美,这个无可否认,但是却只能存在于电影中。

要想成为兰切,那么你首先要是个天才,然后还要不为经济发愁,同时未来也不用背负养家糊口的压力。

这三个条件,基本毙掉了所有的普通人。

现实生活中,大部分人并没有兰切那样的天赋,家庭也没有办法给予足够的支持,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同兰切一样玩世不恭,那么结果会如何呢?

相信一定会被社会狠狠地教育,

而兰切批评的应试教育,则将一切进行了量化,这种制度的存在,使得很多普通的孩子,可以依靠后天的努力同这些天才来竞争。

所以,真的不是人人都可以像他那样去生活,这一点,兰切真的错了。

豆瓣评分9.2《三傻大闹宝莱坞》|长大后的我要对阿米尔汗说不!

02、查尔图其实是最可爱的人

电影中的查尔图可谓是最倒霉的存在,他不仅要一次次地被兰切捉弄,还拿兰切没有任何的办法。

最终,在一次兰切的终极恶搞之后,查尔图丢进了脸,他决定同兰切定下一个赌约,约定十年后再与兰切一决高下,看哪种生活方式更能取得成功。

电影中,十年之后的查尔图在阴差阳错之间还是输给了兰切,但是我们必须要看到,此时的查尔图在自己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了成功。

他凭借自己不懈的努力,成为了社会的精英阶层。

勤奋、好学、努力、上进,查尔图身上的优良品德都是我们普通人应该学习的。

虽然查尔图没有兰切那样的天才,但是他凭借自己的“死记硬背”,硬生生地闯出了自己的名堂,实现了阶级之间的跨越,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

而像查尔图这样的普通人,为什么可以改变命运?

一方面是因为自身的努力,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种唯成绩是尊的制度,给了查尔图这样的普通人成功逆袭的机会。

死记硬背是他的错么?不,这是作为普通人同命运抗争的唯一方法。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天赋都是一种很虚无的东西,我们看不到也摸不到。

唯有努力和成绩,是我们可以凭借自己获得的。

所以,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你想改变命运,那么就做一个查尔图吧。

豆瓣评分9.2《三傻大闹宝莱坞》|长大后的我要对阿米尔汗说不!

03、兴趣真的无敌的么?

在电影中,兰切将自己优异的成绩归因于自己对于机械的兴趣,而他的好朋友成绩垫底,则完全是因为没有追求自己真正的兴趣。

那么兴趣真的是无敌的么?

这个问题曾经是我自己思考过很久的一件事情,兴趣引导学习,的确是一件听上去极其完美的事情。

但是,当真正的实践地时候,却会发现,其实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是什么。

很多人觉得自己喜欢写作,可是当真正做的时候,却发现什么都写不出来,很多人觉得自己喜欢画画,可是画来画去,却始终是原地踏步。

久而久之,人们会发现,自己本来认为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好像自己也不太喜欢。

相信这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一个问题。

所以,有人就总结出一句话,毁掉一个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变成职业,这是很有道理的。

因为任何兴趣,其实都是需要付出极为艰辛的努力才能够成功的。

最关键的是,兴趣的培养和发展,在现实社会中真的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真正将兴趣扼杀掉的,不是应试教育,而是现实的残酷。

一个孩子或许真的具有极强的音乐天分,他有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贝多芬,可是他的家庭连让他上学都很困难,更不要说让他去学音乐。

最后,这个孩子只能早早地辍学,出门打工。因为他需要活着。

这样的事情,我相信每天都在上演,而这才是扼杀兴趣的最关键的因素。

天赋、爱好、兴趣这些都是无实际意义的空中楼阁,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物质条件来支撑他们生活,那么这些就都将会是灾难。

豆瓣评分9.2《三傻大闹宝莱坞》|长大后的我要对阿米尔汗说不!

04、素质教育不是救世主

在兰彻看来,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它不应陷入一种痛苦的竞争当中。而这正是许多人所认为的素质教育,即在更为宽松自由的环境中,才能更好的学习。

培养自身兴趣,在兴趣的指引下学习,这不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吗?

在我的学生时代,素质教育就一直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所有的人都看得到,但是为什么不去改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这是目前环境下最公平、最正确的做法。

素质教育人人都想,所有的孩子都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除去那些诸如快乐教育、以兴趣为重的光鲜说辞,素质教育不是一种以学生自己为主导的教育方式。

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学生所能拥有的物质财富支撑,家庭氛围的塑造,甚至包括一些家庭背景的操控。

而这些注定是底层家庭所不能提供给孩子的外在储备。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场由起跑线决定的比赛,也几乎是一场被锁定胜局的比赛。

如果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推行素质教育,给学生减轻负担,可以肯定的是,富人的孩子会得到很好的发展,而穷人的孩子,可能会永远没有办法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因为别人的起跑线,可能比他们的终点还要远。

我们的高考一直都被很多人诟病,诸如衡水中学之类的高考工厂也是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

但是,我真的很感激,中国有这样的高考,有衡水中学这样的学校。

因为这给了所有人一个公平的机会,给了所有人一个只看成绩,而不看其他条件的途径。

我相信除了应试教育之外,不会再有第二条这样的道路。

豆瓣评分9.2《三傻大闹宝莱坞》|长大后的我要对阿米尔汗说不!

最后:

《三傻大闹宝莱坞》这一部电影,在中国之所以火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观众大多都是刚刚进入大学后的学子。

经过多年应试教育的苦读之后,《三傻》表现的应试教育的诸多弊端,可以引起了众人的共鸣。

但是无论是何种程度的共鸣,以此来否定应试教育的价值甚至鼓吹废除应试教育都是一种不顾现实发展规律的过激反应。

应试教育需要改进,这个毫无疑问,但是绝不是一刀切。

我们应该分清电影和现实的区别,素质教育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局面,但是要考虑当前的国情和受众。

推行素质教育,一定要在一个社会财富均衡和充足的条件下,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不然恐怕只能是让小部分人获益。

我们应该让所有的孩子有更多的可能性,因为在教育这件事上,公平显然是更重要的事情。

未来值得展望,但更要重视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