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深度工作?

在微信、微博、网游、直播、抖音、淘宝种种网络、社交、娱乐、购物当道的时代,我们必须静下来反思,互联网是为我们所拥有的工具,还是早已控制和瓜分我们的精力和时间,一步步将我们引上肤浅的深渊。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深度工作?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思考一下,手机是不是严重的打扰了我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我们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时不时的看一下手机,时不时的看一下微信,看有没有人给我们回短信,或者生怕错过了给老板或领导及时回复信息的时机。

长此以往,我们的大脑会形成一种疾病,叫做“心智残疾”

荣格有一个塔楼,那是只属于他的空间,不容许任何人进去,塔楼上没有电,他白天在塔楼上看书写作,他在没有手机电脑的设备的打扰下写出了许多著名的著作。

什么是深度工作?

就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是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此类工作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人们在创作一个东西时是两次,一次是脑海当中创作,另一次是在生活当中创作,所以在脑海当中创作时的感觉就是深度工作的感受,就像我们在工作中当中撰写各种工作报告,工作总结,我们先在脑海中建立一个大概的写作框架,然后再进行进一步加工,这一过程就是深度工作的过程

什么是肤浅工作?

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展开,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的新价值,而且容易复制。

比如说我们在工作中,在嘈杂的环境下处理一些问题,回复各类不需要深度思考的邮件,撰写一些简短的信息和很多人坐在一起不停的开会,开会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但是如果是因为开会的时间过长的话,就变成了一个肤浅的工作,因为它缺少大脑深度的思考的过程

深度工作的能力在日益稀少,我们工作中的价值日益提升,因此能够培养这项技能,并将其内化为工作和生活核心的人,他将取得成功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深度工作?

未来有三种人会越来越贵

第一种人是能够和机器对话的人,也就是能够操纵机器的人,比如说那些程序员,很多公司卡壳都需要程序员去解决,所以程序员非常的重要,因为将来有许多事是由他们来操作完成的

第二类人是IP,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成了一个超级明星,比如作家、演说家

第三类人是就是资本家,因为他们有钱去投入到更多的产出当中去

如果我们想要把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到一个精英水平,就需要具有洞见力和执行的速度,需要通过刻意练习,而如果我们只从事肤浅的工作,我们大脑的连接力就会下降

但是为什么许多大领导和大老板,他们平时忙的根本没有时间去做深度思考,他们整天都会被大量的会议分割,和不同的人会面,处理不同的事物,虽然他们没有时间去做深度思考,但是他们的手下人就一定有人会进行深度的思考,否则这个公司就不会有长足的进步,这就是为什么好多企业家喜欢去沙漠走一走,这就给了他可以深度思考进入一个和日常繁杂的生活中不一样的节奏的机会

所以未来如果我们没有掌握深度工作的能力,我们就很难进入到越来越贵的人群当中去

为什么深度工作那么难?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外部环境的影响容易让我们分神的东西太多了

第二个原因是有一个度量的黑洞,就是我们并不知道我们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到底花了多少,总是莫名其妙这一天就过去了,看看朋友圈,刷刷抖音,点个赞,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其实我们现在在朋友圈发的那些文字的水平根本达不到以往,一个杂志的水平,根本没有必要花时间去看,但是人们为什么要去看呢?就是为了能够获得他人的点赞,就去花大量的时间去给别人点赞,来刷存在感

第三个原因就是最小阻力原则,然后大脑有一个习惯就是能不动脑就不动脑,所以我们在遇到周围一大堆复杂的事需要处理的时候,我们优先选择的都是那个最容易处理的事情,就比如说回电子邮件

第四个原因就是忙碌代表着生产能力,因为人们很难度量他人的工作,所以我们度量的方法就是看他忙不忙,看他有没有加班,所以大量的人在公司扮演着特别忙碌的人,把自己搞得好累,似乎对自己就有了一个好的交代,这种潜移默化的会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所以一定要小心我们是不是在用忙碌度量我们的工作

深度工作的意义又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能够进入集中思考的时候,他会进入一种正面的状态 ,这样就不容易批评别人,挑别人的毛病,因为批评别人是我们的天性,这个符合最小阻力原则,在工作中,为什么一遇到一个事我们就会站出来指责别人挑别人的毛病,就是因为这样做容易且简单,比这个难的是我们得思考这里边怎么做才有效,怎么才能够让这个事变得更好,这样阻力就会增大

如何才能做到深度工作呢?

我们可以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比如说有吃饭休闲的时间,然后再留下另外一部分时间来专门来专注的工作,把生活配置成两块,比如说让自己一个人在书房呆一两个小时进行深度思考,不要有手机和家人的打扰,我给我自己安排一个计划表,早上和晚上准时锻炼身体,在上班的路上听书,每当周末加班或晚上值班,不忙的时候深度看书及写作

我们也可以在工作8小时之外合理有效的安排自己的时间,因为人和人的差距从来都不在工作的那8小时,而在工作之外的安排才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这就是为什么在同样的工作环境下人和人不一样的重要原因

所以我们要把工作之余的16个小时当做一天中的一天,而不是工作之后的赠品,通过我们不断的学习,我们就会和别人有不一样的距离。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深度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