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真实的历史上,蜀国君主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真的好吗?

观易通


在真实的历史上,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并不密切。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三国演义》是一本尊刘贬曹的著作,罗贯中先生在这本著作里使用了大量嫁接、架空、甚至虚拟的艺术手法,再加上后世野史、演艺、戏曲的不断创造,最终,给后世群众造成了一种刘备诸葛亮这对主仆情谊深厚、难舍难分的错觉。也使得“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名垂千古。但是实际上呢,熟读过三国志和裴松之做的注的人,都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刘备与诸葛亮之蜜月关系,仅起于诸葛亮舌战群儒之后,终于赤壁之战结束之前。因为这不仅将孙刘联盟第一次建立了起来,更重要的是也将刘备日后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保留了下来。这使得刘备第一次重视起了诸葛亮,不久,便将其真正擢升为自己的军师祭酒,要知道,在此之前,诸葛亮只是刘备的幕僚。

第二,从刘备定鼎益州、攻取汉中所带的谋士便可看出,刘备并不十分青睐诸葛亮。一方面,从荆州出发取西川,带的是庞统;后来落凤坡庞统不幸被流矢所中,救治无效死亡后,才急召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援助,但此时的援助也只是将处于战略相持阶段的双方拉到属于刘备胜利的这一方,并不会根本改变这场战役的走向,只是继续延续庞统生前所设计的战略规划而已。另一方面,拿下益州,攻取汉中时,带的是法正,并且在此期间,法正向刘备提出了名垂千古的“汉中三策”,不仅帮助刘备扭转了汉中之战初期刘备一方的不利局面,还斩杀了夏侯渊,拿下了定军山,为最终汉中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而此时的诸葛亮,只是被刘备留在成都,做粮草供给用。

第三,与诸葛亮自身短板有很大关系。史栽“诸葛亮长于治军,而短于谋略”,为汉初之张良。不同于庞统入川后,向刘备提出拿下益州的“益州三策”,既保留了刘备的仁德也得到了益州这块肥肉;也不同于法正的“汉中三策”,可以变不利为有利,最终取得胜利。诸葛亮五次北伐,均鲜有胜绩,这固然与蜀汉羸弱的经济人口基础有巨大关系,但从侧面来看,也验证了诸葛亮的军事才能不足的尴尬。甚至还留下了史学界至今仍在争论的“子午谷奇谋”这样的奇案。

第四,刘备识人用人的胆略。刘备一生颠沛流离,多次寄人篱下,这造就了他识人看人用人的不凡见地。从关羽留守荆州、诸葛亮负责后勤、庞统陪同入川、法正出谋划策、破格擢升魏延为汉中太守等等,均可看出其识人用人的非凡功力。特别是在白帝城托孤时,对诸葛亮提及“马谡者,言过其实耳”。诸葛亮,若早早入心,就不会葬送最有希望的第一次北伐。


自媒体阿唐哥


不管是历史还是小说,刘备对诸葛亮都是非常重视的,而且非常尊重他。三顾茅庐,隆中对后,得到旷世奇才相助比喻成如鱼得水也都非常恰当的。

但是值得一说的是两点

1、历史上的诸葛亮不是那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也不是能掐会算的仙人。不过确实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政客就是了。

2、诸葛亮擅长政事,却不擅长军事,在军事水平上,庞统和法正都更加让刘备信赖。

这就是我的回答,谢谢采纳!





海贼说历史


在决定刘备命运的三件大事上,诸葛亮都没有参与。

一、取益州,刘备带的是庞统

在三大势力中,刘备的势力是最弱小的,正是因为弱小,才不能走稳扎稳打的法子,必须出奇制胜。但是,诸葛亮太一本正经,虽然他的办法好,但是步调太慢,而且刘备没有那么多的资本,关键是刘备不再年轻,没有多少熬头。所以刘备取益州,带上了善于出奇谋的庞统,因为庞统可以让他速胜。取益州,可是诸葛亮定下的隆中对,是刘备必取的。这么大的事,刘备竟然不带诸葛亮。只是后来庞统战死,这才轮到了诸葛亮出场。

二、打汉中,刘备带的是法正

刘备得到益州后,势力并没有得到巩固。如果想长久地占有益州,汉中必须拿下。因此,刘备不等益州的根基稳固,就决定攻打取中。这是因为刘备越来越老了,他等不及了。这次,他依然没有带上诸葛亮,而带的是法正。法正是和庞统一样的人,他从来不喜欢规规矩矩的路子。他就喜欢野路子,关键是好使。刘备用法正的计,斩杀了夏侯渊,打败了曹操,得到了汉中,使他的势力达到了顶峰。刘备一下子成为天下第一诸侯。在诸葛亮眼中,这时的刘备已经成为了真正的君王。

三、打东吴,刘备带的是马良

关张死去后,刘备要为两个兄弟报仇,同时也为了夺回荆州。这件事非常严重,但是,这样重大的事,依然没有带上诸葛亮。不仅在于诸葛亮表示反对,更在于他知道诸葛亮不善于用兵。因此,他带上的是马良,虽然马良堪称是诸葛亮的弟子,但是,这个人的计谋不一般,有庞统和法正的影子。


枕史润智


真实的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这对君臣关系还是很凑合哦。

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的确说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这样的话。都清楚那是人家刘备会做人,也不必苛求刘备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定要如鱼得水一样。

究竟关系如何,还得看诸葛亮跟从刘备之后,发生了哪些事。

第一,《隆中对》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先取荆州,后取益州,三分天下的战略,令刘备茅塞顿开。真正是“听君一席话”,才知“瞎忙大半生”。由是对诸葛亮佩服的不行不行的。

第二,曹操南征,刘琮投降,诸葛亮建议刘备取襄阳。刘备以同是刘氏宗族不忍为由拒绝。由此可知,刘备并没有对诸葛亮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第三,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了荆州南四郡,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也就是主管后勤保障工作。

益州牧刘璋邀请刘备入川,使者法正力劝刘备趁机谋取西蜀。刘备故伎重演,以刘璋也是刘氏宗亲不忍抢夺为由,犹豫不决,诸葛亮保持了沉默。此时,庞统站了出来,力主刘备入川。于是,刘备就把诸葛亮留在荆州,带领庞统入川啦。

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工作关系,说不上很好,但也不坏。

第四,刘备入主成都后,对诸葛亮封赏很厚,与法正、关羽、张飞一样为第一等。赏黄金五百斤、银千斤,钱五千万、锦千匹。任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每当刘备出兵征伐,诸葛亮便负责镇守成都,为刘备足食足兵。这既说明诸葛亮很能干,也说明刘备很信任。

刘备听从法正的建议,进攻汉中。刘备带领法正去了汉中,而把诸葛亮放在成都负责后勤保障。夺取汉中,这不是诸葛亮《隆中对》中的战略步骤。诸葛亮设想的是,取得荆州、益之后,静待天下有变,然后两路出兵争夺天下。取汉中不在这一战略计划之内,此时,诸葛亮认为应该休养生息,发展实力,等待机会。

在汉中之战最胶着的时候,刘备命令诸葛亮迅速增派兵力。此时诸葛亮却去征询功曹从事杨洪的意见,杨洪认为到了“男兵女运”的时候,力主全民抗战。

诸葛亮不可能不清楚汉中对蜀中的重要性,但此时他还有放弃汉中的想法。刘备野心勃勃,不会听从诸葛亮的战略设想。这就说明诸葛亮与刘备在战略上是有分歧的。

第五,刘备称王称帝,诸葛亮是支持的。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得不到刘备的支持。在这一点上,诸葛亮与刘备保持了高度的默契。

刘封从上庸败逃回到了成都,刘备责备刘封,但并没有决意要杀死他的意思。但诸葛亮认为刘封刚烈勇猛,刘备之后很难驾驭控制,建议刘备趁机杀死刘封。刘备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赐死刘封。

在刘备建立独立政权及维护政权稳固方面,诸葛亮与刘备保持了高度一致。刘备给与了足够的信任,但不是绝对的信任,任何帝王不会对任何臣僚以绝对的信任。

第六,刘备临终托孤,以诸葛亮、李严为托孤大臣,把行政交付诸葛亮,把军事交付李严。称不上信任,也说不上不信任,更确切的说,刘备是不得已而为之。

刘备不把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还能托付给谁呢?谁还能维系蜀汉这个濒临灭亡的政权呢?

诸葛亮的政治品行绝对是杠杠的,但刘备临终绝不会完全信赖诸葛亮。刘备在世,几乎没有让诸葛亮参与军事。

夷陵之战,也没有看到诸葛亮劝阻刘备的只言片语。用“相敬如宾”来形容他们的关系,比较确切。犹如夫妻二人,不吵不闹,客客气气,未必就是最理想的关系;整天吵闹,也未必关系不好,反而更像真实的生活。

彼此都是明白人,不该说的不说,该说的点到为止,心知肚明。相互尊重,又保持足够的距离。既不是言听计从,也不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诸葛亮不负刘备重托,“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辅佐刘禅,恐怕是刘备没有想到的事。刘备到了破罐子破摔的时候,才不得已交付给诸葛亮。如果刘备一开始就绝对信任诸葛亮,蜀汉的命运绝不会如此悲惨。

刘备从小家境贫寒,但喜欢华丽的衣服,宠爱犬马,这种人最是爱慕虚荣,不做皇帝决不罢休。豹眼认为,如果没有赤壁之战,刘备就算跑到交州去,他也会称帝的。

豹眼还认为,如果没有诸葛亮,刘备称帝的事跟袁术差不到哪里去。

如果蜀汉能够一统天下,也很难说诸葛亮最终是董卓、曹操还是周公?

历史没有如果,就事论事,诸葛亮与刘备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但与曹操跟郭嘉相比,还是差得很远,与曹操跟荀彧相比恐怕也不行。不太确切,但很相似于曹叡与司马懿的关系。曹叡并不很信任司马懿,但最终不得已还是把江山托付给他。

不同的是诸葛亮的政治品行高于司马懿,但也是因为司马氏有能力一统天下。如果诸葛亮换作是司马懿辅佐蜀汉,没有任何统一天下的可能,司马懿还会篡权吗?得不到实际的任何利益,却徒留千古骂名,他会如何呢?


豹眼看历史


我们读三国演义,深为刘备和诸葛亮这样的君臣关系所感动,这两个人的关系堪称历史楷模。可是演义毕竟是演义,不是历史,历史上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到底怎么样呢?

首先个人感觉,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并不特别密切

一开始诸葛亮给刘备的感觉是很惊艳的,毕竟诸葛亮给刘备带来了隆中对,让他有了奋斗的明确目标。在此前就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到处碰壁,归根结底就是缺少战略目标。可是很奇怪的是,此后,刘备对于诸葛亮不咸不淡。

刘备并没有特别看重诸葛亮在军事方面的才能

刘备对于诸葛亮的定位,不像后世小说中写的那样。在刘备眼中,诸葛亮就是一个内政型官员,对作战以及谋略方面,刘备认定他没有太大的天赋,刘备此时更看重的是法正。

这从诸葛亮在刘备的几次关键性战役中,并没有过多的参与,而法正则和刘备一直待在前线,形影不离就能看出。在夺取西川的战役中,刘备带去前线的军师是庞统和法正,而诸葛亮则被留在了荆州。

虽然荆州也很重要,但是比之前线而言,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可以说,从刘备的这个人事安排中就能看出诸葛亮和法正在他心目中孰轻孰重。

而在汉中战役时,在前线辅佐刘备的依然是法正,诸葛亮还是没有得到机会,他没有起到一个军师的作用。这点连诸葛亮自己都承认,他在夷陵之战后曾经哀叹,若法孝直在此,必不时主公伐吴。从中也能够看到刘备对于法正的信任,是多过对诸葛亮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们认为主要是刘备和诸葛亮在这里思想上有一定的差距

诸葛亮的态度很简单,那就是忠实履行隆中对,占领荆州,夺取益州,和孙权交好,控制好境内的蛮夷,确保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之下,北伐曹魏帝国,确保汉室能够中兴。

可是刘备就不同,他是嫌一天太长,最好一步蹬天,希望走捷径,恢复大汉的荣光。在他的脑海中缺乏一个明确的战略蓝图,这就是刘备戎马半生,一直吃败仗的主要原因。

不仅如此,刘备偏偏还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在诸葛亮的盘算里,要想复兴汉室,必须要联合孙权,可是刘备偏偏被关羽的死亡,以及张飞的死亡冲昏了头脑,他一心想报仇,顺便夺下荆州。

在这个指导思想之下,他对于隆中对的执行就不那么坚定了,这让诸葛亮在心中也有一些不满,两个人就此结下了一些芥蒂。

而且刘备在内心深处对诸葛亮还是有很防范的

最主要的就是诸葛亮有海外关系,他的哥哥诸葛瑾在孙权那里,可是核心人物,而诸葛亮的政策中的核心之一,就是联合孙权,这让刘备很难不产生一些其他的想法。刘备对于诸葛亮的信任,远远不如孙权对诸葛瑾的信任。

到了人生最后的时刻,刘备托孤也只不过考虑到党派制衡的因素,所以才安排了诸葛亮和李严两位派系大佬,作为顾命大臣。他就是想防着任何一个内部派系做大,颠覆他的政权,让他们互相制约。

这样一来,皇帝就成为了最后的仲裁者,双方都要拼命拉拢的对象,这才能确保天下的长治久安。


历史评说


三国时期蜀汉君主刘备和诸葛亮的关系不管是历史记载还是演义都是比较好的。

刘备自称是中山靖王的后人,在东汉末年的乱世,从无到有再到做大,成有三足鼎立之一,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



刘备虽然是汉朝的后裔,也已经成为平民,凭着一腔热血和一个信念坚持到最后绝对不是偶然的,他肯定有优于常人的地方,也绝对比其他人更努力。

首先,应该肯给的是刘备的确具有很好的领导才能。起初刘备以平民出身能得到关羽、张飞、糜竺等人的生死追随就足以证明他有着很高的情商。如诸葛亮所说“曹操占天时,孙权占地利,刘备占人和”,在曹操战胜袁绍,平定乌桓把北方的绝大部分土地都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孙权承袭父兄基业占领江东八十一州时,刘备还只能暂时在刘表的地盘安身。如果他不是占得“人和”凭什么翻身,这里面也绝对有诸葛亮的功劳。



其次,刘备的发展路线是和诸葛亮的《隆中对》一致的。在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就已经给刘备拟好了发展方向和路线,联合东吴先取荆州,再取西川,成三足鼎立之势,然后再图中原。这也足以证明他们君臣的默契,然而刘备没有完成北伐的计划就去世了,诸葛亮也是因为感激刘备对他的信任和支持,所谓“愿为知己者死”才开始六出祁山,最终鞠躬尽瘁而死。


最后,自古功臣有好结局的不多,杀功臣的君王比比皆是。但也是“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样的事情多发生胜利后。诸葛亮在辅佐刘备时并没有出现间隙,而等刘备在西川称帝后他还想进攻中原,况且他继位两年后就因为伐吴失败而去世。实际在刘备登基后与诸葛亮摩擦的时间并不长,即使君臣的关系按照规律出现恶化,都没有来得及。

刘备和诸葛亮的确是历史上少有的模范君臣。

更多见解敬请留言,期待您的关注和转发!


叶子写实


在中国历史上,君臣之间斗心斗角不在少数,而同心同德是凤毛麟角,刘备和诸葛亮就是凤毛麟角其中的一个。


公元206年冬天,刘备听说诸葛亮是一位不仕出的高人,有着经天纬地的才能,于是决定亲自拜访,请诸葛亮出山相助。

当时的刘备将不过关羽和张飞,兵马更是少的可以忽略不计,暂时在新野县苟延残喘。

从冬天开始,刘备接着去了三次才见到诸葛亮的庐山真面目。

虽然刘备不是诸葛亮的最佳人选,但他却被刘备的诚意所发动,决定出山帮刘备实现光复大汉的梦想。

在外人看来,诸葛亮不论是投靠曹操或者孙权哪一方,都比刘备要强许多,再不济去荆州刘表那里,也能混个一官半职。

但诸葛亮却不这么认为,当时他大哥诸葛瑾投靠了东吴,弟弟诸葛诞效忠曹魏。


诸葛瑾官拜东吴大将军,诸葛诞被封为曹魏大将军。

只有诸葛亮一直在南阳老家,躬耕陇亩,自称卧龙先生。

因为有传言卧龙凤雏得一人,即可得天下,可见诸葛亮的早已名声在外。

刘备的到访让诸葛亮看到了希望,因为刘备现在是创业初期,手下人才匮乏。

如果加入曹魏或者东吴,可能不会受到重用,而刘备则会视诸葛亮为良师益友。

因为刘备太渴望人才,以至于痛哭流涕。诸葛亮按照刘备的现状,为他量身打造了三分天下的谋略。

第一步取荆州,第二步是益州,然后休养生息,等待时机北伐曹魏,统一全国实现光复大汉的梦想。


刘备遇到诸葛亮如鱼得水,除了没有实现统一全国的终极目标,前两步都走完了,而且走的非常成功。

刘备称帝后,诸葛亮毫无悬念地被任命为丞相,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实权派。

诸葛亮就像刘备肚子里的蛔虫,时刻都能够掌握刘备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而刘备对诸葛亮一直用师礼相待,数十年不曾改变。

刘备白帝城托孤时,叫了两个人,分别是诸葛亮和李严

可见诸葛亮依然是刘备辅佐幼主的最佳人选。

这君臣二人的亲密程度,已经超过了一般的上级和下属的关系,称之为亲兄弟也不为过。


不然,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也不会殚精竭虑地辅佐刘禅,数次北伐累死在五丈原。

—End—



冷月钩沉


用一个词来形容,若即若离,很微妙的关系。

没有三国演义中那种鱼水之情,或许在荆州那段时间是有的,但是没有持续太久,但是也不像某些阴谋论者所说的那样君臣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心怀鬼胎,如果真是那样,刘备也不可能放心把太子托付给他,诸葛亮也不可能为了蜀汉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需要分时间段来看,刘备跟诸葛亮的关系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赤壁之战前后,夺取益州之后,夷陵之战后。

第一阶段,诸葛亮出山到刘备进军川蜀。

这段时间里刘备跟诸葛亮的关系是非常亲密无间的,正如三国演义中刘备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实则同桌,寝则同塌,秉烛夜谈,通宵达旦。


一个原因是刘备前半生颠沛流离,屡战屡败的坎坷经历。刘备本人雄才大略,有凌云之志,又是皇室后裔,关张赵三兄弟固然勇猛,但是谋士乏善可陈,孙乾忠心可嘉,但是才干有限。刘备痛定思痛,也深刻认识到这一问题,因此遇到徐庶后奉为上宾,言听计从,似乎是局面开始有所好转,不料徐庶半途离他而去,临走前推荐了孔明。抱着三分希望的刘备三顾茅庐,两人一见如故,孔明的隆中对使得刘备拨开迷雾见青天,开始有了明确的战略方向。


孔明其实也是待价而沽已久,小说中说不出茅庐而知天下大势,其实信息是很灵通的,官宦世家,人脉圈子遍布朝野山林,一直在暗中观察天下英雄,想找到一个既雄才大略,有政治资本,又不甚得意的老板做一笔风险投资,能够充分施展才华实现抱负。曹操气势不凡,必成霸业,但是手下人才济济,自己去了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近在荆州的刘表偏安一隅,胸无大志,乱世之中不能长久;袁绍更是徒有虚名,有礼贤下士之名但不识人用人之明;江东孙氏是钱塘江小官吏之后,名不正言不顺,注定只能做一方诸侯。刘备的到来让孔明看到了希望,这就是一直在翘首等待的完美的君王形象,汉室后裔,文才武略,有匡扶天下之志和仁义宽厚之名,眼下又是半生漂泊,一无所成。

因此二人颇有相见恨晚之感,就有了三国演义中所说的,鱼水之情。

另一个原因是刘备确实是手下人才匮乏。

说到底还是太穷了,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来利往,出来混血雨腥风九死一生,无非是为了奔个前程图个升官发财,刘备出身微末,家境贫寒,又没有非常有钱的亲戚朋友可以支持,很多年一直是寄人篱下,居无定所,一般人肯定是不愿意跟着他的,毕竟像关张赵这样义薄云天,富贵不能淫和孔明这样有远见卓识,敢做风险投资的人凤毛麟角。

一直到赤壁之战后,刘备在荆州站稳了脚跟,才有了庞统,马良等一批谋士,直到此时,跟孔明的关系还是亲密无间的,孔明依然是他最信任的文臣。


第二个阶段,刘备入蜀之后。

刘备占据川蜀后,蜀中自古就是天府之国,人杰地灵,大批的谋士文臣归顺到刘备麾下,最典型的代表是黄权,法正,李严,才干都不输孔明,尤其是法正,深得刘备器重,是荆州军入主蜀中的最大功臣,可惜死的太早,后来关羽失荆州后,刘备怒而兴师伐吴,孔明和赵云强烈劝阻,但是此时刘备已经听不进诸葛亮的话了,孔明感叹说,如果法正还活着的话,必然能够阻止陛下伐吴,可见在一段时间里法正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已经高于孔明了。自此而后,刘备可用的人就很多了,刘备有了对比,也更清楚看到孔明的优劣势,长于战略谋划,治军治国,短于临阵对决,出奇制胜,因此这段时间里,两人的距离是疏远很多了,尤其是孔明劝阻伐吴,君臣关系僵到了极点。

第三个阶段,夷陵之战后。

夷陵大战,刘备倾国而出,几十年的积蓄的兵马钱粮毁于一旦,退守白帝城,悔愧交加,无言回成都面对孔明和百官,病入膏肓奄奄一息时,又想起孔明昔日的隆中对,自己的战略决策失误使得没能够在那条路上走下去,不禁潸然泪下,如今自己生命垂危,蜀汉陷入危机,唯有孔明最值得托付后事,于是有了孔明临危受命。但是此时刘备还是有防备的,先是一个试探,说刘禅争气的话你就辅佐一下,如果他太菜了你就废了他,自己北伐中原,兴复汉室。另外还安排了李严来制衡孔明。


尽管如此,两人此时已是心照不宣了,刘备临终托付大事,孔明也是感激涕零,自此而后,大权在握,有机会充分施展才华抱负,也一直感念刘备三顾之恩,士为知己者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柳影看历史


刘备诸葛亮真的亲密无间吗?

这提问想挑拨刘备诸葛亮的关系?开个玩笑啦!世界上再亲密的人,都不可能天天亲密,友好。包括两口子,都会有产生腻歪,矛盾发作的时候,刘备诸葛亮在大的方面,肯定是合作配合,信任理解,这都没有问题。但要说一点龌鹾都没有,那不符合事实,也不合逻辑,更违反常识。但是,要具体说,刘备,诸葛亮究竟有过啥矛盾?因为历史资料记载,演义描述都比较隐晦,需要仔细读,慢慢想,认真琢磨,才能多少悟出道道来。

第一,刘备的伐吴决策。在这件事情上,刘备诸葛亮之间肯定是有不同意见的。而且诸葛亮估计也下了不小的功夫,但毕竟刘备是最终决策者,诸葛亮只能尽自己的责任,刘备不听,诸葛亮再说啥也不起作用。这件事,在演义中说“先主见孔明苦谏,心中稍回。忽报张飞到来,先主急召入……“。本来眼看劝说见效,可张飞一到,一句“他人岂知昔日之盟“,事情就再不可挽回了。

第二,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不久,一天,心中闷的慌,用有人送的犛(读li,就是牦牛)牛尾亲自编结帽子,刘备过去就是织席编草鞋出身,可能出于习惯,身不由己,自然而然就干起来了。看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一日,有人送犛牛尾至,玄德取尾亲自结帽。孔明入见,正色曰:“明公无复有远志,但事此而已耶“?玄德投帽于地而谢曰:“吾聊假此以忘忧耳“。孔明曰:“明公自度比曹操若何“?玄德曰:“不如也“!孔明曰:“……万一曹兵至,何以应之“?玄德曰:“正愁此事,未得良策“。孔明曰:“可速招募民兵,亮自教之,可以待敌“。玄德遂招新野之民,得三千人,孔明朝夕教演阵法】



这段记述,诸葛亮虽然是给刘备出主意,但正色而言,就是很严厉的说,显然没太给面子,刘备自然很掉价,不过那时,刘备正信任诸葛亮,就很大度的接受了,这和上面提到的劝诫伐吴决策,可有天壤之别。这里正色严厉,而劝诫伐吴,则带众大臣跪拜,苦苦劝说,一点也不敢再正色而言。



第三,刘备临终托孤时,当面告诫“马谡不可大用“。这时候,刘备处于弥留之际,正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时,不可能对诸葛亮很严肃的说,诸葛亮也很难推脱,婉拒。但刘备诸葛亮对同一个人物,且一个甚至影响历史走向的人物,看法完全不同,按说应引起诸葛亮高度重视,但实在遗憾,以谨慎著称的诸葛亮,这次却当成了耳旁风,以至后来街亭悔不当初。

(5:03)


流誉后


我是专注历史的莫地方,我来回答。

三国演义中,刘备是个十分有仁德的君主,诸葛亮是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可以说两人堪称君臣典范,有人就先想问除去三国演义,刘备和诸葛亮到底关系如何。

刘备虽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诸葛亮出山后除新野之战外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很有难有诸葛亮的身影出现在刘备身旁,更多的是庞统、法正等人在其身边,刘备集团中,诸葛亮并不是核心人物,是个核心圈外人物,这个时候蜀汉的第一谋士应该法正,诸葛亮更多是帮刘备处理内政。

诸葛亮曾经为刘备提出了知名的《隆中对》战略构想,如果刘备肯按照诸葛亮构想必然是可以成就一番事业,刘备清诸葛亮出山后并没有完全按照诸葛亮的设想逐步实行,可刘备并不重视孙吴联盟更多是想割据乙方,称王或者称帝,他和诸葛亮战略不统一。

刘备是个比较重感情的人,关羽、张飞的死要刘备一下在失去了理智,他想夺回荆州,顺道解决掉东吴,这个情况下,必然不会去理会诸葛亮的《隆中对》提出的一系列设想,这个时候兄弟为主。

刘备应该没有忘记诸葛亮哥哥诸葛瑾在吴国身兼要职,并作为使者来过东吴,这个要刘备不得不提防,毕竟诸葛亮在有才华,这个关系也要刘备不得不产生一点想法,刘备对诸葛亮并不是很信任。

白帝城为什么刘备选择托孤诸葛亮,更多是个无奈之举,刘备去世前益州内部并不安定,刘备所带进人员和益州本地势力有很大矛盾,刘禅作为一个平庸之主,必然很难处理这层关系,在加上刘备集团精英法正、庞统都已经去世了,刘备只能信任诸葛亮,他认为诸葛亮可以处理好这层关系,维稳住自己的江山,他决定托孤诸葛亮,为了可以牵制他又选择了益州本地势力代表李严,他希望这两人可以共同辅助刘禅。

刘备对于诸葛亮并不是很信任,选择托孤于诸葛亮,更多是没办法中最好的办法,诸葛亮也没辜负刘备之托,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