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大棚育苗时,春季需做好温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个问题

吉林省农业技术总站发布2020年春耕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加强苗期管理,及时通风炼苗,合理控制温度、湿度,同时配合药剂防治措施,预防病虫草害的发生。关注天气变化,预防“倒春寒”。

眼下正是春耕时间,也是大棚蔬菜育苗的关键时期,由于培育壮苗是丰产的前提,那么在这个时期内我们该做好哪些管理工作,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正值大棚育苗时,春季需做好温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个问题

大棚蔬菜苗期温度管理

大棚栽培作物,苗期对于温度是比较敏感的,还有目前正处在春季气温不稳定时期,正如中国天气网所报道的:近日江南和华南一带出现了强降雨的天气,并且在4月4日左右还有一股冷空气来袭,而北方地区(华北中南部到黄淮地区)却出现了升温模式,最高可达20摄氏度以上,不过到了4月3~4日也有冷空气出现,进而出现降温以及大风。

育苗工作好坏是蔬菜瓜果是否能够丰产丰收的关键,因此这段时间一定要做好温度的管理。大棚育苗的优势在于其内部的温度是高于外界温度的,且可以采用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调节,我们先来看看各类蔬菜瓜果在苗期所适宜的温度范围多少再根据天气情况作调整。

正值大棚育苗时,春季需做好温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个问题

首先是瓜果类蔬菜。瓜果菜类在幼苗期对于温度比较敏感,如果管理不当容易出现徒长苗的症状。建议白天棚内温度维持在24~27摄氏度之间,夜间在14摄氏度左右,当幼苗的第一片真叶展开后,为了促进幼苗的快速生长,可以适当降低夜间温度,形成合适的昼夜温差,具体可降低1到2摄氏度。

其次是茄果类蔬菜。茄果类蔬菜在播种到发芽这段时间要求较高的温度,但到了幼苗期就需要适当降温了。以茄子为例,出苗前棚内温度需达到35摄氏度左右,到了幼苗破心则将温度控制在26~30摄氏度之间,夜间则控制在20~22摄氏度之间。其他如番茄和辣椒的茄果类蔬菜,白天为20~25摄氏度,夜间15~20摄氏度即可。

最后是叶菜类蔬菜。有些叶菜类蔬菜例如芹菜,是比较耐低温,因此在幼苗期温度可控制在15~20摄氏度之间,夜间温度只要不过低便能保证芹菜幼苗的正常生长。

正值大棚育苗时,春季需做好温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个问题

那么棚内温度不适宜,该如何作调整呢?在天气晴朗的前提下,先对棚外温度进行测量。如果在8摄氏度以上时,那么棚内的温度通常都高于10摄氏度。想要提高温度,可在早上8点左右,先对大棚外的薄膜和草帘揭开,让棚内升温,达到作物适宜的温度。如果是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则需进行揭膜通风。接着到了下午4点后,就要把薄膜和草帘重新盖上,防止夜间冷空气侵袭。最后平时需按时测量棚内温度,做好相应措施维持在一个较合理的范围内。

大棚蔬菜苗期光照管理

通常情况下,当大棚蔬菜的幼苗已经有子叶展开时,由于其有了光合作用的功能,此时需要充足的光照来帮助其快速生长。所以在天气较为晴朗的前提下,需揭开硼顶的遮盖物,确保蔬菜幼苗能够照射到充足的阳光,还有一些农户朋友用棉被来对大棚进行保温的,也要按时打开遮盖,保证光照工作的正常进行,具体时间为早上8点左右揭开,到了下午4点后就盖上。但因为春季的光照时间一般较短,且光照量不足。因此还需将大棚的外膜擦拭干净,确保光照的质量。

正值大棚育苗时,春季需做好温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个问题

大棚蔬菜苗期湿度管理

大棚育苗的湿度管理对于能否长成壮苗相当关键。一般情况下,在播种后到出苗前的这段时间,由于种子需要充足的水分来帮助其出苗整齐,因此苗床土壤保持湿润为宜,而到了幼苗期,则需要保持土壤稍干为好,但是注意湿度不可过低,否则会导致幼苗无法正常生长出现僵苗的情况,湿度过高则容易导致土温低,且幼苗容易长出弱苗,或者是形成猝倒苗。如何避免出现以上现象呢?我们可以在浇水前先对苗床土壤进行观察,如果土壤没有“变白”,说明水分处于较为充足的状态,不需要浇水;如果土壤已经“变白”,我们可以在晴天上午的10点到11点半左右进行浇水,因为春季这时候的地温与水温相近,浇水后不会对作物产生不良影响。如果浇水过多导致苗床湿度较大,可用草木灰洒在苗床上,厚度在0.5~1厘米之间,减低湿度的同时也能够增加土壤温度。

正值大棚育苗时,春季需做好温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个问题

关于春季大棚育苗的三个问题

1.幼苗出现徒长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

这是在大棚育苗期间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主要是跟温度管理不当有关系。幼苗出现徒长,其茎就较之健康苗细,并且真叶展开后薄、色淡。徒长苗的抗逆性非常弱,如果遇到冷空气或者其他特殊气候,很容易就形成死苗。另外,徒长苗定植后的成活率也是非常低的,产量会受到严重影响、要预防幼苗徒长,第一是要按照所种植的作物需求做好温度与湿度的管理;第二是要增加光照时间,因为光照不足也是导致幼苗出现徒长的一大因素;第三是如果发现有幼苗徒长的现象或者是已经长有两片真叶的情况下,可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500~600毫克每升进行喷施,能够有效抑制或是预防徒长的现象。

正值大棚育苗时,春季需做好温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个问题

2.幼苗老化是怎么回事?能够防治吗?

幼苗老化的症状有点跟徒长相反,就是当幼苗出现茎短矮小,叶片过于深绿,并且无法正常生长出根系时,就可以判定为幼苗老化。出现这种情况,跟蹲苗不当、湿度过低有关系,要解决的话,需要用10~25毫克每升的赤霉素进行喷施,帮助其生长,大概7~10天可以逐渐恢复正常。

3.育苗期间常见的病虫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育苗时,茄果类和瓜果类蔬菜如黄瓜、番茄、茄子容易出现猝倒病。在幼苗未展真叶时被病菌感染而发病,具体症状为:幼苗的茎基部会有水渍的病斑,随着病害加重而蔓延,最后幼苗倒伏在苗床上。猝倒病比较难治,所以平时要做好苗床的管理工作,预防幼苗感染。如果发现有幼苗初期感染,可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800~2000倍液喷施,每半个月喷一次。虫害的话,苗期常见的虫害有蚜虫,具体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防治即可。

正值大棚育苗时,春季需做好温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