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杨凌:大棚“热闹”复往昔,春耕生产正当时

2月26日,在杨凌稷乡情现代农业科技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冬枣大棚种植基地内,工人们正在忙着维修坍塌的大棚后墙,他们有的铲土,有的支后背墙,有的搬运砖头,干得热火朝天。

“扶端,弄好!”

“注意安全!”

不一会儿,后背墙便被支撑好了,他们又开始垒砖块,修复破损的墙体。

“如果不抓紧时间修复的话,很可能导致大棚无法正常生产。”基地生产负责人尹军说。据他介绍,杨凌稷乡情冬枣大棚种植基地共有105个大棚,预计到6月份,大棚冬枣可以挂果10万斤,实现200万元的产值,然而,今年春节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给尹军的致富梦蒙上了一层阴影,差点让他的投资打了水漂。

别样春耕 | 杨凌:大棚“热闹”复往昔,春耕生产正当时

春节期间,尹军只留下4名杨凌本地员工照料大棚,想着过完节大家就都可以回来继续上班。但是,疫情出乎意料,隔离、疑似感染、确诊病例、农村社区封禁……这些词突然占据了每个人的生活。

“冬枣大棚需要每天收放棉被,除此之外,像抹芽、浇水、打药、挂防虫板,都需要工人去打理,但工人却到不了岗。”尹军说。

别样春耕 | 杨凌:大棚“热闹”复往昔,春耕生产正当时

春节过后,眼看基地大棚里的冬枣开始生长,但仅有4名工人,连维持正常生产都远远不够。耽误了冬枣的农时管理怎么办?疫情就像一只”拦路虎”,让尹军头疼、害怕不已。万般无奈,尹军只好求助于杨陵区政府,为保障生产,工作人员立即帮助尹军与杨陵区农业农村局、卫健局等部门沟通,招工、开证明、办出入证……很快又让4名生产工人来基地上了岗。

“非常感谢政府的帮助,让我们的大棚得以维持正常的生产,将疫情对我们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尹军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高兴地说道。

别样春耕 | 杨凌:大棚“热闹”复往昔,春耕生产正当时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管控、复工复产全面展开,尹军冬枣基地中的工人们也陆续返岗,大棚里又恢复了往昔的“热闹”……

“复工复产后,现在工作基本上进入了正轨,每天有三四十名工人劳动。每次来都要给他们测体温,并要求每个人都必须戴口罩,做到春耕生产和疫情防控两不误!”尹军高兴地说道。

(M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