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大棚育苗時,春季需做好溫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個問題

吉林省農業技術總站發佈2020年春耕生產技術指導意見:加強苗期管理,及時通風煉苗,合理控制溫度、溼度,同時配合藥劑防治措施,預防病蟲草害的發生。關注天氣變化,預防“倒春寒”。

眼下正是春耕時間,也是大棚蔬菜育苗的關鍵時期,由於培育壯苗是豐產的前提,那麼在這個時期內我們該做好哪些管理工作,又有哪些問題需要注意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正值大棚育苗時,春季需做好溫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個問題

大棚蔬菜苗期溫度管理

大棚栽培作物,苗期對於溫度是比較敏感的,還有目前正處在春季氣溫不穩定時期,正如中國天氣網所報道的:近日江南和華南一帶出現了強降雨的天氣,並且在4月4日左右還有一股冷空氣來襲,而北方地區(華北中南部到黃淮地區)卻出現了升溫模式,最高可達20攝氏度以上,不過到了4月3~4日也有冷空氣出現,進而出現降溫以及大風。

育苗工作好壞是蔬菜瓜果是否能夠豐產豐收的關鍵,因此這段時間一定要做好溫度的管理。大棚育苗的優勢在於其內部的溫度是高於外界溫度的,且可以採用相應的措施來進行調節,我們先來看看各類蔬菜瓜果在苗期所適宜的溫度範圍多少再根據天氣情況作調整。

正值大棚育苗時,春季需做好溫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個問題

首先是瓜果類蔬菜。瓜果菜類在幼苗期對於溫度比較敏感,如果管理不當容易出現徒長苗的症狀。建議白天棚內溫度維持在24~27攝氏度之間,夜間在14攝氏度左右,當幼苗的第一片真葉展開後,為了促進幼苗的快速生長,可以適當降低夜間溫度,形成合適的晝夜溫差,具體可降低1到2攝氏度。

其次是茄果類蔬菜。茄果類蔬菜在播種到發芽這段時間要求較高的溫度,但到了幼苗期就需要適當降溫了。以茄子為例,出苗前棚內溫度需達到35攝氏度左右,到了幼苗破心則將溫度控制在26~30攝氏度之間,夜間則控制在20~22攝氏度之間。其他如番茄和辣椒的茄果類蔬菜,白天為20~25攝氏度,夜間15~20攝氏度即可。

最後是葉菜類蔬菜。有些葉菜類蔬菜例如芹菜,是比較耐低溫,因此在幼苗期溫度可控制在15~20攝氏度之間,夜間溫度只要不過低便能保證芹菜幼苗的正常生長。

正值大棚育苗時,春季需做好溫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個問題

那麼棚內溫度不適宜,該如何作調整呢?在天氣晴朗的前提下,先對棚外溫度進行測量。如果在8攝氏度以上時,那麼棚內的溫度通常都高於10攝氏度。想要提高溫度,可在早上8點左右,先對大棚外的薄膜和草簾揭開,讓棚內升溫,達到作物適宜的溫度。如果是溫度過高的情況下,則需進行揭膜通風。接著到了下午4點後,就要把薄膜和草簾重新蓋上,防止夜間冷空氣侵襲。最後平時需按時測量棚內溫度,做好相應措施維持在一個較合理的範圍內。

大棚蔬菜苗期光照管理

通常情況下,當大棚蔬菜的幼苗已經有子葉展開時,由於其有了光合作用的功能,此時需要充足的光照來幫助其快速生長。所以在天氣較為晴朗的前提下,需揭開硼頂的遮蓋物,確保蔬菜幼苗能夠照射到充足的陽光,還有一些農戶朋友用棉被來對大棚進行保溫的,也要按時打開遮蓋,保證光照工作的正常進行,具體時間為早上8點左右揭開,到了下午4點後就蓋上。但因為春季的光照時間一般較短,且光照量不足。因此還需將大棚的外膜擦拭乾淨,確保光照的質量。

正值大棚育苗時,春季需做好溫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個問題

大棚蔬菜苗期溼度管理

大棚育苗的溼度管理對於能否長成壯苗相當關鍵。一般情況下,在播種後到出苗前的這段時間,由於種子需要充足的水分來幫助其出苗整齊,因此苗床土壤保持溼潤為宜,而到了幼苗期,則需要保持土壤稍幹為好,但是注意溼度不可過低,否則會導致幼苗無法正常生長出現僵苗的情況,溼度過高則容易導致土溫低,且幼苗容易長出弱苗,或者是形成猝倒苗。如何避免出現以上現象呢?我們可以在澆水前先對苗床土壤進行觀察,如果土壤沒有“變白”,說明水分處於較為充足的狀態,不需要澆水;如果土壤已經“變白”,我們可以在晴天上午的10點到11點半左右進行澆水,因為春季這時候的地溫與水溫相近,澆水後不會對作物產生不良影響。如果澆水過多導致苗床溼度較大,可用草木灰灑在苗床上,厚度在0.5~1釐米之間,減低溼度的同時也能夠增加土壤溫度。

正值大棚育苗時,春季需做好溫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個問題

關於春季大棚育苗的三個問題

1.幼苗出現徒長是怎麼回事?如何預防?

這是在大棚育苗期間常會出現的一種情況,主要是跟溫度管理不當有關係。幼苗出現徒長,其莖就較之健康苗細,並且真葉展開後薄、色淡。徒長苗的抗逆性非常弱,如果遇到冷空氣或者其他特殊氣候,很容易就形成死苗。另外,徒長苗定植後的成活率也是非常低的,產量會受到嚴重影響、要預防幼苗徒長,第一是要按照所種植的作物需求做好溫度與溼度的管理;第二是要增加光照時間,因為光照不足也是導致幼苗出現徒長的一大因素;第三是如果發現有幼苗徒長的現象或者是已經長有兩片真葉的情況下,可以用植物生長調節劑——矮壯素500~600毫克每升進行噴施,能夠有效抑制或是預防徒長的現象。

正值大棚育苗時,春季需做好溫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個問題

2.幼苗老化是怎麼回事?能夠防治嗎?

幼苗老化的症狀有點跟徒長相反,就是當幼苗出現莖短矮小,葉片過於深綠,並且無法正常生長出根系時,就可以判定為幼苗老化。出現這種情況,跟蹲苗不當、溼度過低有關係,要解決的話,需要用10~25毫克每升的赤黴素進行噴施,幫助其生長,大概7~10天可以逐漸恢復正常。

3.育苗期間常見的病蟲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育苗時,茄果類和瓜果類蔬菜如黃瓜、番茄、茄子容易出現猝倒病。在幼苗未展真葉時被病菌感染而發病,具體症狀為:幼苗的莖基部會有水漬的病斑,隨著病害加重而蔓延,最後幼苗倒伏在苗床上。猝倒病比較難治,所以平時要做好苗床的管理工作,預防幼苗感染。如果發現有幼苗初期感染,可用50%速克靈可溼性粉劑1800~2000倍液噴施,每半個月噴一次。蟲害的話,苗期常見的蟲害有蚜蟲,具體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3000~4000倍液防治即可。

正值大棚育苗時,春季需做好溫度、光照、水分管理,注意3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