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書中游中國"特別之旅,第一站:北京

前天,也就是2020年2月22日,在每天習慣性的的從窗戶口眺望江山時,明顯感覺外面溜達的人多了很多。

接著就看到朋友圈全國各地人員聚集的新聞:帶著口罩排隊等吃飯的,扎堆曬太陽喝茶的,人頭攢動趕大集的,還有去香山堵車的視頻。

頓時心裡堵了一口老氣,疫情結束了嗎?瞎溜達個什麼勁兒!

春天確實來了,但是為了更多的春天,請繼續宅在家裡!

等前線戰士凱旋,我們再去爬山賞花趕集追逐太陽。

你說世界那麼大,不去看看太遺憾,那我帶你換個方式看世界,這種方法不僅能跨越空間,還能跨越時間,宅在家裡就能踏遍大好河山。

這個方法就是讀書,每個城市、省市都有其代表性的作品,透過它們我們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所以,請各位旅客繫好安全帶,"書中游中國"特別之旅就要發車了,第一站:北京

老舍作品:《茶館》《正紅旗下》《駱駝祥子》

說到北京,那就繞不開老舍先生。老舍先生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生在北京,長在北京。北京市民的凡俗生活,老北京的規矩,沒有人寫得比老舍先生真切地道。所以,要看北京,一定要先讀老舍先生的作品。

另,老舍先生作品很多,隨手選幾個作為推薦,更多作品希望大家拓展閱讀。

「書單」

《茶館》算是想去看一直沒能看上的話劇,到底有多好,一直是不瞭解的。看完這個劇本,頓時心又癢癢了,想去看茶館裡的幾個大字"莫談國事",想去聽每一幕前的那幾句數來寶"大傻楊,打竹板兒,一來來到大茶館……"

茶館是大時代背景下的社會縮影,三教九流聚集一館,外面的世界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茶館以及茶館的人們也被大時代的車輪裹挾著前進,"莫談國事"的紙條是越來越醒目,然而莫談國事,可依然被國事影響著人們的菜米油鹽醬醋茶。

總之,有機會一定去劇院感受一下,總覺得會比劇本來得要更精彩。

「書單」

"生命就這麼沉浮在有講究的一汪死水裡。"《正紅旗下》是老舍先生未完成的一本遺作,短短十一章的內容搭好了北京城這個戲臺子,各路演員紛紛就位,故事卻戛然而止,隨著老舍先生一起沉入了湖底。

雖然只有十一章,但是分分鐘帶你穿越到那個遙遠的年代,讓你看到當時旗人的生活狀態,甚至還能感受一把北京的沙塵暴。一個洗三禮畫出了一幅老北京的群像圖。統籌大局的福海二哥,不耐煩的姑母,跑來跑去的小六子和二姑娘,甚至呼嚕呼嚕喝面的群眾們……

《城南舊事》,林海音 著

「書單」

《城南舊事》是一本讀了又讀的書,最主要的原因是很好讀,沒有複雜的人物關係,也沒有拗口的文字,就是簡簡單單的敘述,彷彿給我們安上一雙孩子的眼睛,看到青石板路,看到四合院高高的門與牆,還有半人高的野草。

第一次讀完這本書也還是個孩子,而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把林海音和林徽因當成一個人。直到成年後看到林徽因的各種八卦,才搞清楚事的小英子並不是那位大才女,頓時有種安心感。不過那時候北京離我是一件很遙遠的事情,只對一個齊劉海bobo頭穿著花棉襖的小姑娘心生嚮往。

再次讀時已經在北京生活有了幾年,於是有了不一樣的感受,看得時候總忍不住對照著地圖研究騾馬市大街在哪兒?新簾子衚衕又是什麼地方?《城南舊事》版本很多,推薦三聯出品作家故鄉系列的這個版本。書裡有沈繼光老先生在2003年拍攝的老北京照片,殘破的老胡同,孤獨的野草,彷彿時間的大風呼嘯而過。

《城南舊事》裡的北京是孩子的北京,充滿了新奇和驚喜,彷彿生活在時間之外,只是再回首才發現一眼萬年。

《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張恨水 著

在關於北京的書單裡,張恨水先生必須擁有姓名。

"我們住在北京城嫌他刮土,就說是香爐裡的北京城,沙漠裡的北京城。但是到了天津,或者上海,我們就會思想北京不置。這樣的公園,哪裡找去!"當時讀《金粉世家》時正在回北京的飛機上,看到這一樣段話,頓時歸心似箭,恨不得馬上抵達北京。

張恨水先生最會寫北京的公園,男男女女相約遊園的場景很多,大概也是這個原因,張恨水先生被冠以了鴛鴦蝴蝶派的名聲,害得我錯過先生作品多年。在我看來,鴛鴦蝴蝶是低估了先生的評價。言歸正傳,繼續說書。

「書單」

關於《春明外史》,它是一部極具諷刺意味的小說,鴛鴦筆法寫就"二十年代社會怪現象"。這本書有兩個妙處:一是背景好看——會館,八大胡同,劇場,學校,報社,豪門,酒樓……彷彿被作者帶回了二十年代北京,看上去花團錦簇,人聲鼎沸,內裡卻是腐爛不堪;二是故事好看—雖然主線劇情是楊杏園和他的紅顏們,但是這真的就是一根主線,把眾多故事串了起來,各種豪門秘聞,各種風流韻事,精彩的讓人停不下來。

「書單」

《金粉世家》很多人應該很熟悉,當年陳坤、董潔、劉亦菲翻拍的電視劇也算是經典之作了。初始看這本書會帶入影視劇的人物形象,看到最後也就淡了。到最後,腦子裡只剩下一扇破落的大宅門,裡面長滿了荒草,住滿了鬼魂,舞步不停,音樂不休。

至於為人津津樂道的愛情故事,我個人覺得這是一本沒有愛情的書,金燕西與冷清秋之間不過就是浪蕩公子圖新鮮,貧家女子迷了眼,算是一次階級碰撞,結局慘烈。看完冷清秋的婚後生活,我忍不住想,所謂"門當戶對"還是有一定道理,門當戶對裡涉及到一個三觀問題,三觀不同怎麼做朋友?更何況是夫妻。

王朔小說作品

「書單」

王朔筆下的北京氣質與前面所述作品有著很大不同,可以這麼說,前面那是北平,朔爺筆下的是北京,不過是八九十年代的北京。天空很高,馬路很寬,自行車呼嘯而過的小衚衕,穿著軍大衣歪戴著帽子的人們。

朔爺的書有很強的畫面感 ,彷彿一個北京糙爺們操著一口地道的京片子,給你講社會萬象,甚至趁你不注意還暗罵你一頓,你還混不知的傻樂。


最後,你讀過哪些很能代表北京的書呢?歡迎留言討論,別的城市也可。

#我,無條件寫作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