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殺救命恩人丁公大義與小義的互相轉換可能只是攻守之勢異也?

劉邦在和項羽對抗的那段時期,最狼狽的莫過於彭城一戰了。

劉邦在彭城被項羽打得丟盔棄甲,夏侯嬰駕車帶著劉邦四處逃竄,最終才保全了一命。劉邦在逃跑過程中數次丟下自己的孩子,這也成了劉邦生命中的一個汙點。

劉邦能夠逃跑成功,多虧了項羽手下的一個人。這個人就是丁公,他在追上了劉邦之後偷偷地放了他,劉邦這才逃出生天。

但是劉邦在滅掉了項羽之後,卻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瞠目結舌的舉動:他處死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丁公。

劉邦殺救命恩人丁公大義與小義的互相轉換可能只是攻守之勢異也?

劉邦當年在彭城幾乎身喪項羽之手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此有詳細的描述。劉邦成就大業之後,丁公前來拜見他,本意是為了討個封賞。

但是劉邦一見到他就命令手下將他抓起來殺掉,“丁公為項王臣不忠”是劉邦殺掉丁公的個人原因,他出於大局的考慮是“使後為人臣無效丁公也”。

劉邦的意思非常明確,就是丁公是個叛徒,自己瞧不上這樣賣主求榮的人。

劉邦殺掉他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為了警示天下,背叛自己的主子的人沒有好下場。

劉邦殺救命恩人丁公大義與小義的互相轉換可能只是攻守之勢異也?

楚漢相爭的最終結果是劉邦獲勝

劉邦這樣的行為是違反常理的,歷史上有兩個非常著名的人物表達了他們的看法。

一個是北宋的著名文人司馬光,他極力贊同劉邦的做法,認為他的行為是顧全大局而捨棄小義;

但是明清學者王夫之,他極力發對劉邦的看法,他認為劉邦為了小利而捨棄了大義,會令天下人心寒。

這兩個截然不同的看法非常有意思,可以說代表了兩類人的意見。王夫之代表的是大部分人,而司馬光可謂深謀遠慮,看得更遠。

劉邦殺救命恩人丁公大義與小義的互相轉換可能只是攻守之勢異也?

劉邦殺死丁公的行為引起了人們的巨大爭議

王夫之是著名的學者,他看待問題的角度更多是站在倫理學上,也就是說王夫之是繼承了孔子一脈儒家的思想,他的看法可以代表大部分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中國人。

“以德報德,以直報怨”是孔子在《論語》裡面關於恩怨的看法,這也是“仁德”的一部分。

作為明清時期的大儒,王夫之自然會向孔子的“仁德”方向傾斜,他站出來批駁劉邦也就不足為奇了。王夫之認為劉邦殺了丁公不僅起不到警示作用,更會引導天下人忘恩負義,敗壞社會風氣。

劉邦在王夫之眼裡不足以成為一個明君,他認為劉邦為了小利而捨棄大義,是不對的。

劉邦殺救命恩人丁公大義與小義的互相轉換可能只是攻守之勢異也?

明清時期的著名學者王夫之

在他之前的司馬光代表的是法家一派的看法,司馬光不僅是一個史學家,他更多是一個政治家。

他不像那些儒生一樣迂腐,更多的是站在法家的角度去結合現實,對劉邦當時所處的環境做了詳細的分析。

司馬光認為,在劉邦那個時期本來就是諸侯並起的,大家遵循的是叢林法則,誰的拳頭最硬誰就有發言權。劉邦捨棄了那些酸腐儒生眼裡的小義,殺了一個丁公去警示天下人,使得他們懼怕臣服,正體現了劉邦的深謀遠慮。

在動亂的時代,只有鐵腕能夠維持秩序,劉邦殺掉恩人的做法雖然在道德上說不過去,但極大地維護了當時的穩定。

劉邦殺救命恩人丁公大義與小義的互相轉換可能只是攻守之勢異也?

北宋著名史學家、政治家司馬光

王夫之和司馬光的看法可謂是大相徑庭,體現的是兩個不同的立場。

劉邦是一個從底層走出來的皇帝,他更多考慮的是現實而不是仁義。在目睹了群雄割據的場面之後,劉邦只能採用鐵血手腕,去維護來之不易的統一局面。

王夫之老先生的仁心仁德,確實令人感動,但在劉邦所處的環境之下,可能不大行得通吧。

司馬光這個編纂了《資治通鑑》的大史學家,在經歷了政治鬥爭之後,更能夠結合現實去看待問題,不可謂不深遠。

劉邦殺救命恩人丁公大義與小義的互相轉換可能只是攻守之勢異也?

劉邦的後裔劉備在400年後仍然能夠扛起漢室大旗

無論後人對劉邦殺丁公是褒是貶,大漢江山畢竟坐穩了400年。

即便是東漢末年那個紛擾的時代,中山靖王劉景的後裔劉備,依舊能夠靠著漢室宗親這一杆大旗立起來,這或許就是對劉邦最好的評價了吧。

大義與小義的互相轉換,可能只是攻守之勢異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