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杀救命恩人丁公大义与小义的互相转换可能只是攻守之势异也?

刘邦在和项羽对抗的那段时期,最狼狈的莫过于彭城一战了。

刘邦在彭城被项羽打得丢盔弃甲,夏侯婴驾车带着刘邦四处逃窜,最终才保全了一命。刘邦在逃跑过程中数次丢下自己的孩子,这也成了刘邦生命中的一个污点。

刘邦能够逃跑成功,多亏了项羽手下的一个人。这个人就是丁公,他在追上了刘邦之后偷偷地放了他,刘邦这才逃出生天。

但是刘邦在灭掉了项羽之后,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瞠目结舌的举动:他处死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丁公。

刘邦杀救命恩人丁公大义与小义的互相转换可能只是攻守之势异也?

刘邦当年在彭城几乎身丧项羽之手

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此有详细的描述。刘邦成就大业之后,丁公前来拜见他,本意是为了讨个封赏。

但是刘邦一见到他就命令手下将他抓起来杀掉,“丁公为项王臣不忠”是刘邦杀掉丁公的个人原因,他出于大局的考虑是“使后为人臣无效丁公也”。

刘邦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丁公是个叛徒,自己瞧不上这样卖主求荣的人。

刘邦杀掉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为了警示天下,背叛自己的主子的人没有好下场。

刘邦杀救命恩人丁公大义与小义的互相转换可能只是攻守之势异也?

楚汉相争的最终结果是刘邦获胜

刘邦这样的行为是违反常理的,历史上有两个非常著名的人物表达了他们的看法。

一个是北宋的著名文人司马光,他极力赞同刘邦的做法,认为他的行为是顾全大局而舍弃小义;

但是明清学者王夫之,他极力发对刘邦的看法,他认为刘邦为了小利而舍弃了大义,会令天下人心寒。

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看法非常有意思,可以说代表了两类人的意见。王夫之代表的是大部分人,而司马光可谓深谋远虑,看得更远。

刘邦杀救命恩人丁公大义与小义的互相转换可能只是攻守之势异也?

刘邦杀死丁公的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巨大争议

王夫之是著名的学者,他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多是站在伦理学上,也就是说王夫之是继承了孔子一脉儒家的思想,他的看法可以代表大部分深受儒家文化浸染的中国人。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是孔子在《论语》里面关于恩怨的看法,这也是“仁德”的一部分。

作为明清时期的大儒,王夫之自然会向孔子的“仁德”方向倾斜,他站出来批驳刘邦也就不足为奇了。王夫之认为刘邦杀了丁公不仅起不到警示作用,更会引导天下人忘恩负义,败坏社会风气。

刘邦在王夫之眼里不足以成为一个明君,他认为刘邦为了小利而舍弃大义,是不对的。

刘邦杀救命恩人丁公大义与小义的互相转换可能只是攻守之势异也?

明清时期的著名学者王夫之

在他之前的司马光代表的是法家一派的看法,司马光不仅是一个史学家,他更多是一个政治家。

他不像那些儒生一样迂腐,更多的是站在法家的角度去结合现实,对刘邦当时所处的环境做了详细的分析。

司马光认为,在刘邦那个时期本来就是诸侯并起的,大家遵循的是丛林法则,谁的拳头最硬谁就有发言权。刘邦舍弃了那些酸腐儒生眼里的小义,杀了一个丁公去警示天下人,使得他们惧怕臣服,正体现了刘邦的深谋远虑。

在动乱的时代,只有铁腕能够维持秩序,刘邦杀掉恩人的做法虽然在道德上说不过去,但极大地维护了当时的稳定。

刘邦杀救命恩人丁公大义与小义的互相转换可能只是攻守之势异也?

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

王夫之和司马光的看法可谓是大相径庭,体现的是两个不同的立场。

刘邦是一个从底层走出来的皇帝,他更多考虑的是现实而不是仁义。在目睹了群雄割据的场面之后,刘邦只能采用铁血手腕,去维护来之不易的统一局面。

王夫之老先生的仁心仁德,确实令人感动,但在刘邦所处的环境之下,可能不大行得通吧。

司马光这个编纂了《资治通鉴》的大史学家,在经历了政治斗争之后,更能够结合现实去看待问题,不可谓不深远。

刘邦杀救命恩人丁公大义与小义的互相转换可能只是攻守之势异也?

刘邦的后裔刘备在400年后仍然能够扛起汉室大旗

无论后人对刘邦杀丁公是褒是贬,大汉江山毕竟坐稳了400年。

即便是东汉末年那个纷扰的时代,中山靖王刘景的后裔刘备,依旧能够靠着汉室宗亲这一杆大旗立起来,这或许就是对刘邦最好的评价了吧。

大义与小义的互相转换,可能只是攻守之势异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