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清明娛樂指南:插柳、踏春、拔河、 鬥雞,甚至還有相親活動

《曆書》上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一說起清明,大部分人馬上就會想起來兩個事,一是去烈士公園掃墓,二是回鄉祭拜先人。還有一小批人,則開始糾結於清明節到底能不能祝朋友快樂這種事。

這也是沒辦法的,因為時下清明節最流行的活動就是祭祖掃墓這種拜念已逝之人的活動,所以大家都覺得這個節日的氣氛就應該是悽悽慘慘慼戚。

但是如果您把清明節想的這麼冷清,那可就太誤解清明節了,您可知道擱以前,清明這天可沒有掃墓的講究,古人在這天玩的花樣可比現在人多多了。

所以,還請看這一份來自老古人的清明娛樂指南。

古代清明娛樂指南:插柳、踏春、拔河、 鬥雞,甚至還有相親活動


  • 一、 插柳

所謂的插柳呢,就是指在清明這一天,古人要出門折下一條柳枝,插於門前屋外。據說這樣能判斷來日天氣,所謂“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是也。

當然,老古人們並不是平白無故的折柳玩,以前人們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正是百鬼夜行之際,而三月四月長勢最佳的青柳,則有庇護一方平安的功用,這正是所謂“清明不戴柳,紅顏變白首”。

這正是老古人的有趣幻想,清明之時,萬物萌發,於此時出門踏青,淺插一支春柳,便可群邪辟易,百鬼不侵。

當然,關於插柳,最有趣的莫過於黃巢起義之時,曾約定“清明為期,戴柳為號”,隨著黃巢起義的失敗,戴柳的傳統就此漸漸消失。

古代清明娛樂指南:插柳、踏春、拔河、 鬥雞,甚至還有相親活動


  • 二、 踏春

眾所周知,古代對於女子的約束可謂是層層疊疊,密密網羅,清明踏春,正是古代女子可隨心所欲出門遊玩的時節之一。可能有的人有點小疑問啊,為什麼偏偏清明踏春可以肆無忌憚的出門呢?對女子條條框框的約束也好,清明節出門也好,橫豎不過一個“禮”字。《尚書·大傳》曰:“春,出也,萬物之出也。“可見早在西周,迎春郊遊於野外就已經是一種禮制了。

清明前後,正是草木抽芽之時,故而不怕踩踏,才有了踏青的習慣。

當然,這也是很多愛情故事的開端。詩聖杜甫顯然已經是個中老手,所謂“三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這個多麗人,指的就是清明節踏春的姑娘們。

而在先秦的時候,清明節踏青更是全民相親的狂歡,“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

上面這段話,就是說三月三的時候沒結婚的男男女女們必須出門相親,那擱現在肯定有死宅不想出門相親,那怎麼辦呢?

答案是“警察局一日遊有請。”

當時的場景,真的是很盛大“出其東門,有女如雲。”

當然,好好的清明節不能全讓小朋友們去談戀愛,老頭老太太也得找點事做嘛。

“二月二,龍抬頭;三月三,生軒轅”。古人認為這一天同樣是皇帝的生日,所以大都會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今天陝西不也時不時搞一次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嘛,想來都是相差不大的。

古代清明娛樂指南:插柳、踏春、拔河、 鬥雞,甚至還有相親活動


  • 三、 放風箏、足球、拔河、聚會

這放風箏,也是踏青時的娛樂活動之一,古人認為放風箏不僅是為了解解悶逗個樂子,還能放去一年的壞運氣,譬如說《紅樓夢》裡,李紈就勸過黛玉

“放風箏圖的就是這一樂,所以叫放晦氣,你該多放些,把病根兒帶去就好了。”

實際上踏青的配套活動可多了去了,清人喜歡全家出門放風箏,唐代的女漢子則熱衷於拔河比賽,連皇帝都會去看自家宮女拔河。

宋代的書生更迷戀踢足球這種活動,他們的足球曾經出現過,“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甚至有些箇中高手能夠做到“球終日不墜”。

魏晉的美男子們則喜歡吃吃喝喝寫詩作賦。大名鼎鼎的《蘭亭集序》,正是在三月三的宴會時寫出的。

至於沉浸在戀愛氣息中的男男女女們,他們往往更喜歡“祓禊”,也就是去河邊沐浴,用蘭草洗身,用柳枝沾花瓣水點頭身的儀式。

“禊”,指清潔身體;“祓”,指祛除病氣,所以祓禊就是通過洗灌身體,從而達到除去災禍、祈求致福的儀式。

古代清明娛樂指南:插柳、踏春、拔河、 鬥雞,甚至還有相親活動


  • 四、 鬥雞

鬥雞這種活動,盛行於唐清兩代,清人的玩樂追求一個熱熱鬧鬧,鬥雞這種幾十個大老爺們圍成一圈大呼小叫的熱鬧場景,正是清人的最愛。但是最喜歡鬥雞的皇帝老爺,卻不是清朝皇帝,而是唐玄宗李隆基,史書說他“樂民間清明節鬥雞之戲”。因此唐朝的鬥雞之風也頗為濃重。

韓愈和孟郊就為此寫過聯句,鬥場上勝負難分的時候,臺下人都是“旁驚汗流浼”。等到場上形勢分明,臺下就“知雄欣動顏,怯負愁看賄”。

皇宮裡自然也不能落下,在皇宮裡舉行鬥雞比賽時,甚至用10床被子當作賭注,可見是玩興極濃。

唐玄宗專門有位小將軍,就是專責給李大官人養戰力出眾的“鬥雞”。

古代清明娛樂指南:插柳、踏春、拔河、 鬥雞,甚至還有相親活動


  • 五、 射柳

《鶴唳華亭》裡有一集,講的就是射柳大賽。據明朝的記載,射柳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宋金時期,三月三射柳,那可是軍營裡漢子表演的時候。

“壬辰三月三日,在金陵預閱李顯忠馬司兵,最後折柳插球場,軍士馳馬射之。”

等到元朝,這一套還被髮揚光大起來,場面更加宏大,規則更為完善,記載也更加詳細。

“三軍旗幟森然,武職者鹹令昔斤柳,以柳條去青一尺,插入土中五寸,仍各以手帕繫於柳上,自記其儀,有引馬者先走,萬戶引弓隨之,乃開弓昔斤柳,斷其白者,則擊鑼鼓為勝……此武將耀武之藝也。”

當然,這項活動並非是軍營專屬娛樂,每到清明,民間也有很多射柳大賽,不過直到明朝,才有了將鴿子放入葫蘆的創舉。

在明朝之前,大家都是普通的射柳枝而已。

古代清明娛樂指南:插柳、踏春、拔河、 鬥雞,甚至還有相親活動


至於為什麼有那麼多樹,偏偏要選柳樹,總不能是因為柳樹吃咱家大米了吧?

當然不是,一來是因為三月三,正是柳樹抽芽勃勃生長的時候,而來自古以來,神射手就都是射柳樹的。你比如說養由紀,他老先生就喜歡射柳樹。

“楚有養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葉百步而射之﹐百發而百中之。左右觀者數千人﹐皆曰善射”

所以柳樹就這樣無端迎來魔手摧殘,慘。

看了這麼多,我想您應該已經明白了,清明節和悽悽慘慘慼戚可並無關係,沒必要一味把清明過成一個悲傷的節日,無論古今,快樂總是最重要的呀。


【1】《清明民俗的演變與現代文化功能重建》黃意明

【2】《從節氣到節日:“清明節日化的時間及其歷史邏輯”》 朱志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