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司马迁为何被汉武帝处以宫刑?

密探零零发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汉武帝判决司马迁死刑,他自己选择宫刑以保命。

司马迁成为太监的原因很复杂,主要在于多次和汉武帝对着干。

自古以来,皇帝对于记载自己的历史非常看重。

这主要是皇帝富贵荣华、骄奢淫逸都不成问题,就希望留个好名声。

而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君,可惜司马迁不这么认为。

在司马迁撰写《史记》时,汉武帝就很感兴趣,拿去阅读。


谁知道,这一看不得了。在《孝景本纪第十一》和《今上本纪第十二》,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没有客观记录历史,而是加上了明显贬损意味的叙述,等于是通过史书在骂自己。

这在当时可非同小可,属于欺君罔上的大罪,可以满门抄斩。

然而,汉武帝大怒以后,鉴于司马迁是个书呆子,倒也没有严惩。他命人削去了书简上的字,并把这些书简扔掉了。可见汉武帝对司马迁已经非常不满。


随后,司马迁因李陵战败投降,发表了自己的意见,认为不应该株连李陵的家属。

他认为李陵是在敌众我寡,又没有援军情况下,被迫投降。他认为李陵5000兵马对付3万匈奴骑兵,打成这样也算不错了。司马迁甚至认为,李陵同他爷爷李广一样是假投降,等待时机逃回中原。

此时的司马迁已经46岁,不是小孩子了,这样说话不是偶然的。

尤其稍后发现李陵娶了匈奴老婆,还教授匈奴军队的汉朝战法,汉武帝大怒,也证明李陵是投敌了(后来发现是误传)。


由此,司马迁的说法被证明是荒谬的。

其实,司马迁同李陵并没有什么私交,此次说法也并非完全的仗义执言。

司马迁其实是在攻击战役总指挥李广利,说他指挥不善,李陵才会投降。

然而,李广利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又是汉武帝钦点的人。

司马迁表面上抬高李陵,其实就是在骂李广利,就等于变相打汉武帝的脸,又是摸老虎屁股。


汉武帝此时内心是狂怒的,因为李陵此次是主动请战。

因马匹不足,汉武帝希望他等一等,李陵却自告奋勇用5000步兵参战,结果全军覆没。

全军覆没倒是在汉武帝预料之中,然而他没想到李陵会苟且偷生。

当年的法律比较严酷,株连家属是常态。尤其对于丢下家属投敌的人,古人通过杀死他的家属以恐吓别的尾随叛变者。

汉武帝开始没有动李陵的家属,直到发现李陵用汉朝战法训练匈奴人,认为他背叛了国家,必须严惩。


当年李陵的爷爷李广被俘以后,虽然逃回来,也因为战败被俘判处斩首。

汉代死刑有两种方式可以充抵,第一种是“令死罪入赎钱五十万减死一等”,出钱就可以免于一死。。另一种是按照汉景帝时期所颁布的法律“死罪欲腐者,许之”,处以腐刑(阉割)也可以活命。

司马迁因没钱又借不到,最终选择被阉割以苟且偷生。

虽然司马迁自己辩解被阉割,是为了留条性命写书。

其实,能写书的人众多,你死了还会有别人。

说来说去,司马迁不愿意死,宁可选择以一个太监的身份活下去。


萨沙


李陵事件是导致太史公被受宫刑的的根本原因!

作为“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不愿意为汉武帝的妻哥李广利将军做军队的后勤工作,自愿带5000步兵直捣黄龙,但结果与他的爷爷一样运气偏差,遇上了匈奴的主力部队。



李陵不愧名将后代,以五千步兵对八万骑兵仍沉着应战,给予了匈奴部队以有力的打击,歼灭匈奴上万人,直到箭尽粮绝,李广利仍不发兵来救援,才再在部下的劝说下,效仿赵破虏先降匈奴再归汉的事实投降了匈奴。


作为史官,司马迁秉公直言,为李陵抱打不平,并痛斥了李广利见死不救的罪行,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人,戎马一生,开疆扩土四十余年;但有刚愎自用,好大喜功的一面,根本听不进谏言!

他认为司马迁是对被株连九族的李陵进行翻案面辩解,一怒之下把司马迁定为“诬罔之罪”, 当时掌管刑狱工作的是见风使舵的酷吏杜周,为讨好汉武帝,判了司马迁为死刑。


“人固然有一死,或轻如鸿毛,或重于泰山”,司马迁是不畏惧死亡的,但虑及宏篇巨著《史记》尚没完成,就有了延续生命的想法;力争活下去,以完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担当,把《史记》写完“藏之于山,以俟后人”。

对一个普通人来讲,西汉免去死刑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交钱免死,世代为史官的司马迁交不起高达50万金的赎金,二是自愿接受对男人来说是奇耻大辱的宫刑。



司马迁选择了接受宫刑,忍辱负重,委屈求全地活了下来,才有了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完整地传于后世!


希望星晨58298869


归根结底还是穷惹的祸啊!在汉武帝时期,各种刑罚都是能用钱赎罪的,司马迁因为没钱,才接受了对男人来说最大的屈辱:宫刑!



大将李广利出师和匈奴作战,李广的孙子李陵带着5000人马押送粮草,结果李广利没有及时救援,李陵在和匈奴血战杀了对方10000多人后,被俘无奈投降。

汉武帝听到李陵投降,大怒之下询问群臣,征求对李陵事件的看法,众人众口一词所李陵罪无可赦,司马迁是正直的太史令,直来直去的回答皇帝:李陵是李广的孙子,整个家族对汉朝都十分忠心,更何况他平时孝敬父母爱护兄弟,又和匈奴血战到底才不得不投降,他心中肯定还想着汉朝和陛下,投降也是假投降,将来肯定能再为陛下建功立业!

汉武帝听着司马迁话里话外为李陵开脱,还影射李广利没有尽到救援的义务,李广利可是汉武帝的大舅哥啊(钩弋夫人的哥哥),岂能任凭司马迁污蔑!当即汉武帝就把司马迁下了大狱!

当时有名的酷吏杜周,对司马迁用尽了各种刑具,让他承认和李陵有勾结,司马迁都挺住了!

不过,这个时候外界传言,李陵带着匈奴的军队攻打汉军。汉武帝刚愎自用,根本就不调查清楚,把李陵的家人全都杀了,司马迁也受到牵连,被判了死刑。

汉朝的时候,死刑在两种情况下可以豁免,一是用钱来赎罪免死,只要交50万钱就能买命,二则是接受宫刑。


司马迁家历代以来都是史官,根本没什么实权,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积蓄,50万钱对于司马迁家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

其实司马迁作为有骨气的文人,是宁可死也不会接受屈辱的宫刑的。不过他还有事业没完成,那就是《史记》。

记录历史,写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历史巨著,不仅是他的心愿,更是他父亲的遗愿。如果接受死刑,司马迁多少年的勤学苦读、年轻时的万里游历、父亲的殷切叮嘱都将化为泡影!

无奈之下的司马迁,接受了宫刑的屈辱,也成就了伟大的《史记》。


李飞叨


电视剧《汉武大帝》第一集中老迈的司马迁去叩见汉武帝,而亮点在于镜头里的司马迁居然留了一撮山羊胡子,感觉有哪里怪怪的……众所周知,太史公因言获罪,又因囊中羞涩没钱赎罪,然“草创未就,不甘赴死”,所以在死刑和宫刑中选择了后者。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为了完成父亲遗愿而忍辱负重,和一些人的印象不同,宫刑大辱其实是太史公自己的选择,而且细细研读史书,司马迁遭此劫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自己作的。

此事还要从汉将李陵投降匈奴说起。李陵——此人倒也是将门之后,祖父是“飞将军”李广,因作战不力自裁于大汉边疆,父辈三人尽是早死、病死、冤死,是以家道中落,李家到李陵这一辈并无甚建功立业之人,这也给李陵后来的急公进取埋下了伏笔。

年少失怙、心高气傲的李陵很受汉武帝宠幸,年少时即是御前侍卫,还曾多次领命带轻骑深入匈奴腹地执行侦察任务,而后更是率五千精兵驻防张掖、酒泉。年纪轻轻便统帅一方军队,在汉朝能将众多的情况下其实是非常难得的,如果没有发生后来的事情,李陵或许也能成为名垂千古的一代名将。

公元前99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大军出击匈奴,李陵率领五千步军作为一只偏师同时出征。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是李陵主动请缨出击匈奴,原本汉武帝以骑兵不足拒绝,但是李陵却毫不介意,主动请求以五千步兵出击匈奴。李陵信誓旦旦,汉武帝“壮而许之”,但赞赏的余韵还未消散,就从前线传回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

消息传回,汉武帝震怒,朝堂之上一派哗然,“群臣皆罪陵”,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司马迁的态度,“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不得不说,“盛言”二字用的尤为精妙,在天子之怒、群臣激愤的情况下,太史公司马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替降臣开脱,公开和皇帝唱反调,还是在盛怒之下的皇帝。

其实李陵只是汉武帝降罪司马迁的导火索,司马迁的不识时务也比我们想的更离谱。此次出击匈奴的主将是“贰师将军”李广利,以三万兵马反击十万匈奴大军,“击右贤王于天山,得首虏万余级而还”,全师而归,而且斩获损失基本相当,这样的战绩其实放在任何一个寻常的将领身上都可以吹一波了,但坏就坏在李广利的出身上。

李广利是典型的外戚,而且不是贵族外戚,他是古代文人最鄙视的组合“外戚+贱民”。身为“孝武皇后”李夫人的兄长,后世很多人认为汉武帝重用李广利是因为李夫人的缘故,其实不然。且不说李广利真正开始带兵作战时李夫人早已去世,之后李家失宠,李夫人两个弟弟因罪被灭族,李广利因在外领兵才侥幸逃过一劫。

李广利能获得汉武帝倚重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他的军事才能。远征大宛,路程超过一万两千里,在古代艰苦的条件下,他做到了不迷路、不哗变、不断水断粮,而且最后完整地把部队带回来;多次出击匈奴,虽未有卫霍之功,但斩获折损亦能相抵,并没有什么大错,但文人的嘴岂是无错就能堵得住的……

说回司马迁,在为李陵开脱的时候仍不忘攀扯他人,直言李广利身为主将却表现不力,李陵区区辅将斩杀无数云云……明晃晃地指责汉武帝任人唯亲、用人失当、赏罚不分,就差指着鼻子说你这皇帝真是昏庸无道了!试问哪一个帝王盛怒之下能容忍臣子如此进言,况且,汉武帝从来不是一个从谏如流的帝王。

不可否认汉武帝执法残暴,丝毫不顾及君臣情面,也无法否认汉律森严,刑罚之重任是臣子也难逃,但就身处在封建王朝之中的大臣而言,太史公的遭遇可叹可怜却不冤不曲。

也正是这段遭遇,忍辱负重的司马迁将全身心的精力投入到《史记》一书中,前后耗时13年终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千百年后仍在传颂,相信足以告慰太史公在天之灵!


王铭苇


司马迁被判处“腐刑”,也就是宫刑的原因,根源在皇帝汉武帝刘彻身上。

首先,汉武帝一生戎马,开疆扩土四十余年,可以说,是一位有作为的皇帝。但同时,他也有他的性格缺点,那就是好大喜功,难听谏言。

然后是司马迁的写史书时,对被株连九族的李陵进行了翻案,这触怒了刘彻,于是将其定为诬罔之罪。

当时掌刑狱的是酷吏杜周,为迎合汉武帝的意思,判了司马迁为死刑。

当时的西汉,被判处了死刑的人是有办法免死的,有三个办法:

第一个是所谓的“丹书铁券”,是皇帝颁发给功臣的殊荣,司马迁的家族世代修史,是没有这东西的。

第二个是交钱免死,赎金在当时高达50万金,作为史官的司马迁是不可能交得起的。

第三个,则是自愿接受腐刑,以此可以代替死刑。

为了能完成《史记》,司马迁选择了屈辱的活下去,于是他选择了用腐刑代替死刑。

正是司马迁的忍辱负重,才有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家巨作:《史记》。


关注明离子,看更多历史故事。


明离子


我是湖畔故事,我来回答关于司马迁的问题。


大家的回答都提到李陵事件,说得非常好。我想补充一下,李陵事件,只是司马迁受刑的导火索,根本原因是司马迁父子坚持的王道理想和太史职责,与汉武帝的个人欲望及所作所为格格不入,他们之间的矛盾,在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死时就注定了

,不过是何时爆发、在哪件事上爆发的问题。这里说的矛盾,并不是司马迁父子对个人利益的追逐,而是他们在理想层面的坚守。


触怒汉武帝之后,司马迁极可能被媚上的酷吏判以死刑。他能选择的,要么就是死,要么花钱50万金赎命,要么受宫刑。因为司马迁没钱,《史记》对他而言又那么重要,所以他触怒汉武帝后受宫刑的结局也就注定了,这不是偶然。

这一切,都可以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找到答案。司马谈父子和汉武帝的矛盾,以及《史记》对他们的意义,其实是一件事的不同方面,在这里作出剖析。

我们从重大事件司马谈之死说起。思想倾向于道家的司马谈,本该恬淡洒脱,为什么因为汉武帝封禅不带他忧愤而死呢?封禅意味着什么?司马谈忧愤的什么?水有点深,司马迁又说得隐晦,所以我们就从《太史公自序》入手,一一揭示。

封禅是祭祀天神地祇的仪式,意义是王者和天地的神圣沟通,可以追溯到颛顼“绝地天通”后。

九黎乱德之前,“民神不杂”。沟通天地神明的是专职的神职人员,即巫觋。九黎乱德后,人人都可以像巫觋一样通天。那局面大约就是人人跳大神出马仙,个个假托天意,装神弄鬼,乌烟瘴气。

颛顼“绝地天通”,禁绝了群体出仙的乱象,将沟通天地的权力收归王家,委派天官重黎掌管天地,负责天地和人间的沟通与记录,天官是史官的源头。 重黎就是司马氏的先祖。天官之职在家族代代相传,到周代成为史官。之后礼崩乐坏,史官传统断绝了。到汉武帝时,恢复太史之职,司马谈担任的就是太史令。

汉代太史令的主要职责,相当于皇家天文台台长,负责观测天象颁布历法,是天官沟通天人的职责的一部分。

汉武帝这个人很虚伪,表里不一。他表面崇儒,内心私欲膨胀,并无仁心。老臣汲黯曾当面批评他“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他和秦始皇一样,妄想长生不老,永远享受权力与财富。 有个叫李少君的方士,告诉汉武帝,黄帝封禅,遇到神仙蓬莱士后长生不死。汉武帝一听,就非封禅不可了。

于是汉武帝请来太史和儒生们,策划封禅的事。泰山封禅是假,蓬莱寻仙是真

,儒生们负责帮他把仪式和说法整好看点,别那么赤裸裸的迷信难看。可是儒生们都是书呆子,不懂得怎么从经典和六艺中编出“接仙人蓬莱士”的戏码,搞了好几年也搞不定。汉武帝一怒之下,决定撇下儒生和天官,带着方士去封禅了。

被撇下的太史司马谈,“发愤而卒”。司马谈为什么这么忧愤呢?从《太史公自序》司马谈的遗言我们可以看出:

第一,司马谈坚持,太史的职责是协助帝王完成沟通天地人的神圣祭祀;汉武帝抱着成仙的迷信执念,只把太史当做可有可无巫祝弄臣,完全是对史官职责的侮辱。

第二,司马谈期待的是,继承史官“ 动辄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的史官传统,匡正帝王行为,他希望通过道家思想,纠武帝虚伪多欲之偏;汉武帝私欲膨胀,不愿受任何约束,

太史要么配合自己玩,要么当个空摆设,监督纠正?想也别想!

第三,司马谈理想高远,他要学习的榜样是周公和孔子,期望的功业是《诗经》和《春秋》,记载传承美好和价值,推广教化,改善风俗,实现王道政治理想。而武帝的作为,在他看来,和战国以力取胜、秦始皇暴虐残酷是一样的,都是对王道理想的背离和摧残


第四,司马谈并没有因为“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而妥协,他嘱司马迁一定要通过著史这件事完成这个王道理想。


从司马迁后来的行动看,他完全理解和履行了对父亲的承诺。司马迁继承了家族精神,传续了父亲的遗愿,拒绝充当配合迷信活动的巫祝弄臣,坚守史官职责,愿意在李陵事件中为正义挺身而出,匡正帝王言行之偏。



所以,这样的司马迁,触怒武帝,受宫刑只能是必然的。


湖畔故事


太史公司马迁确实是被施了宫刑,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他在朝堂之上说错话了,这里面的故事其实还挺曲折的,得从一场对匈奴的战争说起。

汉朝时候匈奴经常犯我边境,尤其是汉武帝时期,同匈奴之间发生了无数次战争。

公元前99,年边境又起了战事,领兵前去抗击的将领叫李广利,这个人是汉武帝一个宠妃的兄弟。没什么真本事,打仗更是不行,后来还投降匈奴了,这是后话。

当时汉武帝让李陵率部下为大军护送粮草辎重,这个李陵不是一般人,他是名门之后,飞将军李广的孙子。李陵对汉武帝说,他手下的将士们都非常骁勇善战,非常勇猛,让他们护送粮草是大材小用,他想率领5000人去出击作战。

汉武帝听了就很欣赏李陵的勇敢,也因为李陵是名将之后,打仗确实很有本事,就同意了他的请求。

李陵的部队遭遇了匈奴的主力,双方厮杀在一起,战争打的非常惨烈。

最后汉军被匈奴人包围,李陵派人去求援,但是援军迟迟不来。最后李陵只能让所剩不多的将士们分散开,大家一起突围出去,能跑几个算几个。李陵带着几个人在逃跑过程中被抓,最后投降了匈奴。

消息传回了长安,引起了朝廷内部的震动,当时的官员们分为两个立场,一部分人觉得李陵当了叛徒,是大汉的耻辱。而还有一部分觉得李陵是诈降,假装投降以后肯定还会逃出来的,而司马迁就是持这个观点的人。

后来汉武帝派人到匈奴那里,想把李陵给救回来,谁知道派去的人回来后,带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消息,说李陵是真的投降了匈奴,他正在帮匈奴人练兵准备来打大汉。

汉武帝听了这个消息后真的愤怒了,要杀了李陵的全家

所有大臣都沉默了,只有司马迁还在为李陵求情,说李陵只带了5000人却杀敌那么多,已经是很大的功劳了,虽然投降了,功过相抵,就放了他的家人吧。

汉武帝正在气头上呢,司马迁的这番话就跟火上浇油一样,不但没起到作用,反而引火上身,直接被定了一个诬罔之罪。这个罪名在当时是非常重的,是要被杀头的,司马迁被判了死刑,当场就傻眼了。

司马迁替李陵求情,却连累自已要丢了性命

司马迁当时的官职是太史令,他的父亲以前也同样是这个官职,他们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负责编写史书。司马迁的父亲当年就一直想编写一部恢弘的历史巨著,一直没能完成,就把这个遗愿交给了司马迁。

现在这个目标还没完成,司马迁实在不愿意去死。汉朝当时有一个特殊的规定,死刑犯可以用宫刑去免死,也就是说如果你愿意被切的话就不用去死了,但宫刑在任何朝代对一个男人来说都是奇耻大辱的。

司马迁在牢里思来想去,挣扎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保命要紧,就提出要用宫刑来赎死刑,这才留住了性命,得以完成《史记》这一本巨著。



漂浮菌


司马迁祖辈世代为史官,父亲司马谈是汉朝的太史令,幼秉庭训,家学渊源,有不凡的才能和志向,早年还有奇遇,拜在二位高贤门下,一位是孔子的十二世孙,古文学派的大师孔安国,司马迁师从他学过《尚书》;另一位当时最著名后世更有名的经学大儒董仲舒。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他学有所成之后便游历各地,了解民情风俗,采集民间传闻,考证史料依据,才三十岁的司马迁,足迹遍极黄河和长江粤江流域,包括长城内外,几乎已走遍祖国大地,有此各派学说为功底和实地调查研究为基础,一位史学天才正横空出世。


不料祸从天降,前99年,不忿匈奴背信弃义,无视汉家威严扣押使者等做法,武帝令贰师将军李广利率大军出击匈奴,而令李广的孙子李陵作后勤护送辎重,李陵不愿意,主动请缨愿带五千步兵前去探路和作奇兵出击,武帝嘉许他的壮志,又命老将路博德接应,老将不愿为新秀殿后,托词不去。(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待到李陵进入匈奴腹地回转时,遇到匈奴单于主力,五千步兵与八万匈奴兵血战于浚稽山,边战边退,力战七天七夜,已近边境却无援兵到来,力竭投降。武帝得知派公孙敖前去打探消息,细作了解不深入,误把李绪当作李陵,回报李陵已降正为匈奴练兵。


武帝大怒,下令把李陵满门抄斩,满朝文武皆同声附和。时已在朝的司马迁作为李陵好友,这时挺身而出为李陵仗义直言,认为据他平时的了解,李陵深得军心,一定是山穷水尽才投降的,而凭他敢于带五千兵便深入敌境吸引敌军主力并杀敌一万多人,这样的勇气与功劳,可以功过相抵,同时,李陵投降应该是假意的,不排除他会寻找机会逃回来。愤怒的武帝听不进去,说如想返回,为何帮匈奴练兵,这是透露我军虚实并抓住弱点欲为匈奴出力,盛怒之下,以“欲沮贰师,为陵游说”把司马迁定为诬罔罪,这是一种大不敬罪名,按律当斩。(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汉武帝时被判死刑的犯人有两种方法可以免死,一种是用五十万钱来赎罪,一种是接受宫刑,又称“腐刑”即毁掉生殖器,司马迁无钱可赎罪,只能选择宫刑,这是各种刑罚中最残酷的一种,也是对人格一种极大的侮辱。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也详细说了经过,认为继承父志的史书未完成,此时一死轻如鸿毛,“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司马迁面对极刑而无怯容,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未能完成的理想,战胜屈辱,完成了太史公的使命。


南方鹏


一般称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伟大的文学家,其实这不是他的职业,是他的个人爱好。他的职业是“太史令”,他父亲司马谈也是,他顶职。“太史令”如果望文生义,就会以为是史官。但在汉朝不是,在汉朝主管天文历法,相当于国家天文台台长、清朝的钦天监监正。张衡也是太史令,你总没有听说他编辑过史书吧。官不大,也没什么权力。

司马迁在太初年间就参与了“太初历”的编订。既然职业是搞天文历法,为什么会写史记呢。这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就有说明,自序就相当于他的自传,大意是:他父亲就准备写一部史书,不过不幸挂了,自己继承了衣钵。决定写一部通史,而且是“纪传体”,中国首部纪传体史书。

从上古五帝一直写到汉武帝,武帝他称为“今上”。这些交代完后就很隐晦的交代了“他为李陵辩护”(汉朝将领投降了匈奴),而招惹汉武帝大怒,然后他就被收押了,然后又放出来了,婉称自己是刑余之人。史记中他对自己的交代就结束了。

写得太过隐晦,没有具体交代细节。好歹有个班固写了本《汉书》,为司马迁列了传记。但基本照抄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任少卿和司马迁有旧,犯法关在狱中,写信给司马迁,推断是要司马迁帮他出狱,那司马迁一定在朝中说得起话。汉书用了四个字描写“尊宠任职”。

尊就是尊贵,宠就是受宠幸,当然是受皇帝宠幸,任职就是受重用。为什么前后判若两人?动宫刑之前还是个无实权的小官,惹得武帝大怒。动了宫刑,就变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

那他这时候是什么职位呢?“中书令”,中书令名义上官不大,与太史令的俸禄一样,只有六百石,比县长的俸禄还低。名义上就是转达皇帝的命令,传送百官的文书,和首席太监差不多。中书令的“中”字就是内宫,他可以自由行走,因为他被阉割了,不怕皇帝的“女家眷”。皇帝用着放心。

对于司马迁的记载,汉书唯一有用的就是“尊宠任职”四个字,透露出巨大的信息,只是没有细节交代,司马迁干了什么实事全不知道。包括司马迁的生卒年月也没有交代。

中书令的权力到底有多大,只能从汉元帝的中书令“弘恭”、“石显”来看了。弘恭和石显把宰相萧万之玩弄在股掌之中,萧万之一是皇帝的老师,二是儒学领袖,三还受皇帝的信任。但是弘恭可以给他罗织罪名,并打他下狱,虽然被汉元帝赦免了,但是他们玩了“小花招”,让一小支军队去送皇帝的赦免令。让萧万之误以为这是要提审他,不愿意受辱(刑囚),而服毒自杀。

汉元帝知道这件事后,只是哀叹,没有拿弘恭、石显问罪,他两只是多磕头,就完事了。这样的角色比宰相的权力还大啊!那么司马迁的权力估计差不多。

一、阉人可以在宫内随便行走、没有和女人有染的嫌疑。阉人大部分时间都在宫里,和朝中大臣结党的可能性就低。

二、阉人没有后代,就算篡权,也没有继承人(司马迁只有女儿)。皇帝用着比较放心一点。

三、阉人地位不高,如果篡权,会遭众人反对。皇帝觉得这种人给他很大的权力比较安全。

四、阉人中书令分担了皇帝一大半的工作,皇帝没那么累。

而司马迁就是最好的中书令人选,他精通古今,诸子百家。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掌管绝密文书,最好不过了。难道汉武帝有意为之,借“李陵事件”故意让司马迁当了宦官?然后又让他成为自己身边的大红人?

由于没有具体记载,只是推断。但至少表明,司马迁手中有很大权力,而汉武帝这时的宰相都是摆设,这个史书有明说。

那司马迁就还要加一个头衔,唯一被阉割了的实权宰相。这也就是后世为什么太监专权,其实是皇帝给的。


猪猪大师


我们都知道,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费尽一生心血编纂而成的《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就是这样一位伟大人物,却被汉武帝处以严厉的处罚——宫刑,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事情出在汉代大将李陵身上。

汉武帝派李广利领兵讨伐匈奴,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负责押运辎重。李陵带领几千人孤军深入,在战斗中被匈奴俘虏。当时信息不通,朝廷听说李陵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十分愤怒,询问太史令司马迁如何处理李陵。司马迁与李陵关系不错,于是便替他收了几句好话,结果被皇帝关进大牢。后传言李陵带领匈奴部队攻打大汉,汉武帝大怒,处死了李陵的母亲和妻子,又将司马迁判处死刑。


汉代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判处死刑有两个方法可以免死,一是拿50万钱赎罪;二是接受腐刑。所谓腐刑就是人们常说的宫刑,即割掉男性的生殖器,是中国古代最残忍的刑罚,仅次于砍头。

司马迁家中贫寒,拿不出50万钱免罪,只好接受了宫刑,这就是此事的来龙去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