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土匪遍地的四川


書說北碚連載 | 第五章:土匪遍地的四川

話說,天下大勢,久合必分,久分必合。只是這分合間,必是亂世。亂世,英雄展示抱負的舞臺,百姓受苦遭難的煉獄。

亂世的特徵之一,就是土匪。凡當亂世,必然是經濟崩潰,民不聊生。匪患,自然滋生。用經濟學的思路看,為匪,是底層鄉民尋求資源再分配的一種方式。當然選擇這種方式的,肯定不止是底層鄉民。

前面講過,在清末,四川就被盤剝,連四川總督都認為是竭澤而漁,加上地方官紳的中飽私囊,實際更慘!手工業者破產,農田撂荒,大量流民遊走,產生土匪的土壤已經形成。

有道是天下未亂蜀先亂,這是實際經驗總結。進入民國,政局也不可能迅速穩定,天下既治蜀方治,四川成為省內外各方勢力比拼的戰場。

書說北碚連載 | 第五章:土匪遍地的四川

為防土匪各地都有碉樓

朝代更迭

想來也是,中國數千年曆史,朝代更迭可不是一次兩次,幾乎都是馬上得天下。有那麼幾次和平禪讓,多是以強大軍事實力作後盾的逼宮,否則,會死得很難看。真正的禪讓,可能只有公元前316年燕王噲讓位於相國子之,但結果是雙雙被殺。孫子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也是以自己的軍事實力為基礎,再把握好天時地利人和,才能奏效。諸葛亮的空城計,只能用在那精妙的一瞬間。

清帝退位,不是他們想共和,主動還政於民,而是迫於袁世凱的軍事實力。袁世凱當大總統,不是因為人民選舉了他,而是因為他擁兵自重,其他各方不得不承認。

民國初起,就希望由文人政治家主導共和,眾多軍閥們乖乖的放下武器,坐下來投票選舉,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書說北碚連載 | 第五章:土匪遍地的四川

北碚文昌宮原區署復原的碉樓

當然,現在可以端起一杯茶作總結:那不過是初生時的陣痛。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身臨其境,你就知道作為一介草民,生存之不易了!

防區制,以縣為單位的割據,雖然可能有一些辦學之類的文明舉措,更多的是向地方要錢要人的盤剝。畢竟,向無法逃避、防禦的老百姓索取,是順理成章並且易於操作的辦法。

這種憑意氣和槍桿子為所欲為,給社會造成的破壞,不是隻針對某個環節,而是造成整個生態鏈條的崩潰。社會是一個相互關聯的有機體,處於社會底層的鄉村農民和手工業者,再窮,也一方面生產著人類必須的基本衣食物品,一方面消耗著城市的工業品,個體用度雖不多,體量頗大,總數並不小。他們破了產,整個四川都會遭殃。生產不繼,作坊倒閉,土地撂荒,農村破產,饑民四起,盜賊滋生,槍支氾濫,土匪遍山。

天高三尺的四川,山巒縱橫,河道密佈的四川,成了生活無著的流民遊蕩之所。

與其為人魚肉,不如嘯聚山林,或者講個傳承故事,建個教派,更能招徠人氣,反正拉上一支人馬,佔山為王,搶行旅,攔船隻,襲村寨,拉肥豬,不僅免去捐稅丁伕之苦,還可享受酒足飯飽的生活。若有清剿,反正山高林密,鑽得幾下,便難尋蹤跡。影響大了,就有軍閥、地方來招安,甚至可以主動聯絡招安,搖身一變,由匪為軍,成為有頭有臉的人物。像範紹增,就是土匪的典範。

土匪,俗稱棒老二。棒老二聚集的山,最有名氣的當屬華鎣山。一群土匪,稱為一個棚子,華鎣山縱橫幾百裡,土匪棚子多得數不清。華鎣山最著名的寺廟是寶鼎寺。被招安的土匪就自稱畢業於“寶鼎”軍校。簡直成了可以與保定、武備媲美的招牌。

書說北碚連載 | 第五章:土匪遍地的四川

寶鼎畢業生第一名範紹增

有了棒老二,不僅給了軍隊存在的理由,還給了各地自辦民團的機會。

省級有團練委員會,區域有團練局,各鄉有民團。後來有了紅軍,更少不得民團。民團的經費,多來源於專門設立收取的捐稅,各地實權人物也熱衷於辦團練,至少能用別人的錢養自己的家丁,保護自家的平安。平時巡查收費,有報警時抵禦土匪,有時還多地聯合,配合軍隊,主動出擊,剿匪清共。而一些臨時攤派,也就叫民團代勞了。本鄉本土的,熟悉情況,這民團動起手來 ,那可就針對性強得很,躲都躲不脫。

這裡還有個概念問題:哪些算土匪?按官方定義,凡是不聽命於政府,敢於對抗的,就是土匪。按民間看法,勒索老百姓,靠槍桿子強取豪奪,都是土匪。

於是就有了民間說法:匪如梳,兵如篦,民團來了如刀剃。

這才是一個真實的四川!

以史為鑑,但,不以史論今!

書寫北碚情懷!

書寫你心中的北碚!


書說北碚連載 | 第五章:土匪遍地的四川

出品人 | 劉懿鋒

作 者 | 風是美好的感覺

排 版 | 趣多多

策 劃 | 高晨露

講述人文故事 | 寫意生活印象

揭秘城市性格 | 鐫刻時代瞬間

新時代 | 新青年 | 新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