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代表什么?"渔隐"思想的体现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隐逸"这一文化现象一直是文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而"渔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通常是作为隐逸之士而存在的。因此,许多文人士大夫经常以"渔父"为题表达自己对隐居山林的向往之情。

其实,最早出现渔父形象的并不是在绘画中,而是在文学中。早在《庄子·渔父》、《楚辞·渔父》这两首诗词中,便对"渔父"赋予了超然旷世、洒脱自然的特征,同时也是我国渔父文化的源头。

此后,渔隐意象被历代文人所用,他们希望通过渔父的形象来表达出自己所体悟到的人生哲理,但是不同时期的文人所体悟到的智慧是不同的,因此他们笔下的渔父也表达了不同的意境。

今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宋代"渔隐"题材山水画形成的原因以及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意境。

宋代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代表什么?

"渔隐"为何物?

在山水画中,渔父通常都是以驾舟于江中的形象出现的,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和渔父同时出现的必然有两样东西,第一便是水,在宋代山水画中,水是渔父题材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第二便是"舟",这里的"舟",我们可以看作是渔人依靠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他们安身立命的地方。

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有两种身份,一个是渔夫,相对应的他的舟就是他劳作的工具,一般山水画中的渔人以这种身份出现的话,基本都是成群结队的出现,而且他们的船上还会出现桅杆、渔网等。他们出现在画面中基本都是以"动态"的形式出现的,画面中他们正在撒网或者正在收网,展现给我们的是集体劳作的画面;另一重身份则是渔父,他是文人士大夫隐逸精神的寄托,也可以说渔父是一种隐士。当山水画中是以"渔父"形象出现时,大多是孤舟的样子出现。渔父架着一叶扁舟逍遥于江上,顺着江流,飘飘荡荡,好不惬意,这也是文人心中期盼向往的隐逸生活。

宋代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代表什么?

隐士在我国历史上的角色通常都是受人追捧的,不管是在太平盛世还是在战乱频繁的时代,隐士的地位和名声一直都是不同凡响的。隐士一次最早可以追溯到《庄子·缮性篇》,

"道无以兴乎世,世无以兴乎道,虽圣人不在山林之中,其德隐矣。隐故不自隐。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

在这段话中,庄子不仅明确了隐士这个词的含义,同时还给出了隐士出现的背景及其文化特征。总的说来,我国隐士主要是指那些远离尘世、隐居山林,不问世事的文人,这类人通常先仕后隐,一般是在仕途上受到了挫折上海,辞官而去。他们隐居山林间,虽然远离朝堂、隐居山水间,但是他们仍心存社稷,"先天下之忧而忧"。

宋代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代表什么?

宋代"渔隐"题材山水画形成的原因

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武臣的身份夺得了后周的政权,建立了自己的大宋王朝。之后他担忧自己的王朝会重蹈覆辙,于是实行了崇文抑武的政策,甚至提出"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理念。这种重用文臣、抑制武将的政策被宋朝皇帝传承了下来,因此宋代形成了一种以文官制度为基础的统治格局。

虽然说宋代重用文臣,但是统治者对文臣也是忌惮的,所以宋代的统治者一直都在全力的对付自己的内部。因为"崇文抑武"的政策,宋代的武力方面一直很薄弱,所以在对待外族侵略的时候是无力还手的,和辽国打仗,以失败告终,和金人抗争,同样是以失败结尾。在这种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宋代的士兵在不断的减少,因为失败签订的屈辱性和议导致国土面积不断的减少,而且还将金银和粮棉等物资源源不断的送往北国,以此换取短暂的和平。由此种种,致使宋人在感情上生出了许多不满。

到了南宋时期,大宋王朝的国土面积已经剩下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南宋统治者却始终偏安一隅,没有抵抗敌军、收复国土的志向。对待金军,宋朝皇帝只是一味的投降,文人志士对他的鼓动和讽谏都不起作用。统治者的态度让他们对这个国家失望透顶,因此出现了悲观的情绪,同时也产生了隐逸的思想。这种思想体现在文人的文学和绘画中,他们利用自己手中的笔来抒发自己的爱国情和激愤的情绪。

宋代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代表什么?

总结

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中,隐逸思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他在文人士大夫的生命中是一直存在的。宋代时期隐逸之风之所以盛行其实是有特定的历史因素的。宋代文人通常都具有高超的才情,他们不仅能够绘画,同时还可以将诗文与画境相通,在绘画中融入自己的深远闲谈,表现出自己超然的心境和埋怨。

我国北宋时期作品中渔父的形象还仅仅是依附于山水间,但是到了南宋便逐渐成为画面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画家托物言志的一个人物形象。

山水画在北宋时期已经开始走向成熟,宋代"崇文抑武"的政策使文人在社会上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也激发了他们积极入世的想法。北宋时期的山水画表现的多是客观自然景象,通过全景式的构图来表现北方山水雄伟壮观的特征,但是南宋时期的山水画则是以真实的细节和追求诗意为自己的特色,更加讲究空间镜像的营造。

宋代山水画中的渔父形象代表什么?

"渔隐"题材的山水画发展到南宋时期,开始在画面中追求诗意。随着这种心境的改变,画面中的人物也有所改变,从北宋时期带有生活气息的渔夫等形象向高士转变,审美趣味也逐渐从注重现实生活向表达自我情感过渡。南宋国土沦陷,朝廷偏安一隅,不但压制那些抵抗金兵的民众,而且统治者总是屈膝投降,使当时的文人非常失望,于是产生了悲观、消极的思想。这种思想下创作出来的作品,必然带有隐逸的思想,这也是他们积极抗金,同时复国无望之下的产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