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学习】《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转化与应用

一.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这一段谈到的是阴阳转化的关系,重在明白药物气、味和人体形、精的相互化生的道理,而不是强背句子。

【经典学习】《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转化与应用

1.“水为阴,火为阳”

头一句:“水为阴,火为阳”,是举例子,“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火主动主热,水主静主凉,所以用水火来比喻阴阳,很为恰当。

2.“阳为气,阴为味”

接下来讲到药物“气、味”和人体“形、精”的关系了。

首先,中药有四气五味,四气就是“寒、热、温、凉”,这些是你通过味觉感受不到了,喝下去人体有了反应你才知道是热是凉,相当于无形的东西,属阳。

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五种药物的味道,这个我们用舌头偿就感觉得出来的,这是“有形”的,属于阴。

3.“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在这里面,“形”是人体的形体,“精”就是人体的精气,精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可以化生能量。

“归”的解释在这里非常重要,共有两种,第一:是充养之意;第二:是仰赖、倚仗之意思。这句话里,第一、第三个“归”是充养的意思,第二、第四个“归”是仰赖的意思。

古人用词简练,逻辑没有现代人那么规整。明白了这几点,这句话就可以理解了:

吃了饮食物、中药,其味充养形体,而形体仰赖着水谷精微之气的补充和滋养;水谷的气充养着人体的精,精气的产生又仰赖于气化。

4. “精食气,形食味”

“食”字读作“饲”,当饲养讲。这里我认为是被动语态的,反过来说:药物食物的气养着人体的精,药物食物的味养着人体的形。

5.“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这句可以跟前面的“精归化、形归气”互参,精气产生仰赖气化,水谷精微之气可以充实人的形体。

“味伤形,气伤精”:饮食药物五味四气本来是可以充实人体形精的,但是如果不恰当火过量,就会损害人体的健康,五味太过则伤形,四气太过则伤精。精不断化为人体的气,而五味太过则可以伤气。

这是一些基本的解释,古人写的东西有时候不那么好理解,我认为也没有必要去抠字眼,

重点是他的主旨和思想,就是两方面:

第一:药物饮食物的气味可以补充人体的形精;

第二:人体中的精气互相化生,四气五味太过了可能损伤身体。


二、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1.“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味属阴,味重者药物或者食物力量向下,走二阴,可以利小便或者利大便,酸苦涌泄;气属阳,气厚的药物或食物力量向上,走头窍,可以发散或发汗,辛甘发散。

2.“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药物的味、气都有程度的不同,比如大黄,苦、寒、泻下,这是味厚,属阴;但是还有一种药,比如茯苓、猪苓这些药味道淡,可以利水道。气厚的药物入附子、乌头等,大辛大热,气薄的药物入麻黄、细辛之类,可以发散之用。

【经典学习】《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转化与应用

大黄味厚,能泄


【经典学习】《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转化与应用

乌头气厚,发热

3.“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关键在理解“壮火”、“少火”二词的含义。从上下文来理解,这里主要讨论的是药物食物气味的阴阳属性,故“壮火”、“少火”应该指的是药物食物的性质。“壮火”指的是纯阳刚燥性质的药物像附子、肉桂等,这些药物长久服用可能导致元气的虚衰;“少火”指的是气味温和平缓的药物如党参、黄芪一类,气味温和的药物通过平稳的补益可以使得元气壮盛。

4.“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气味也是分阴阳的,辛甘化阳、酸苦化阴,辛走气而性散,甘走脾而灌溉四旁;酸收敛,苦泻下所以属阴。

这里是以阴阳的道理,对药物饮食气味的厚薄及其作用进行阐释,这种说明构成了中药的基本理论之一,后世的药物性能归类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很多人临床上猛浪,不通过辨证就强行治疗。

比如一个年过古稀的高血压老大爷老王,平时身体挺壮实的,有高血压病史,西药控制良好,起居也很健康。听了别人的话,说高丽参能够大补元气,就买了一大堆,每天吃6g,养生心切,连服数月,结果出现口腔粘膜破碎,口舌充血、溃破,饭都吃不了了。去看口腔科,人家叫他住院,因为血压也上来了。治疗了一个月才好。

老人家年龄大了,是阴虚精血不足的底子,阳气是亢盛的,这时候不能用参,犯了“实实之戒”。阴阳是协调平衡的,不能一味想着大补元气,最后怎么样?“壮火之气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