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滿園關不住,永福百壽鎮海菜花開似錦

初探百壽

百壽鎮,古稱永寧州。自古即為一方行政中心。餘聞名久矣,終得緣一訪,幸甚。

且不提自臨桂始,行臨蘇,過兩江,穿信果仰止李宗仁故居;也不語上山三十八彎下山八十七拐越龍江終至壽城桂北英魂歸處。沿途山曰雄奇,水現靈秀,非親臨者難以為道也!

對於我這樣的外來者而言,行攝至百壽,焉能不訪永寧州古城?永福縣誌雲:永寧州古城位於百壽鎮北端,南望百壽巖,始建於明成化十三年,築四門:東曰“東興門”、西書“安寧門”、南稱“鎮寧門”、北喚“迎恩門”。自古城臨險要,是為兵家必爭之地。故有名震寰宇的桂北抗日遊擊隊飲馬於此,佑一方平安。

其城闊也,縱橫千米餘;其城高也,仰觀逾三丈;其城險也,四面起門樓。

行於斯,油然生感:拙且寧靜而不失奔放。東城門外那涓河水,如絲般靜靜地、輕輕的,送出去莘莘學子的一腔抱負,也洶湧的淌回來芸芸志士的滿懷豪情。遂有了深山寒門清華子,高峰向陽脫貧瓜;也出了千夫齊移舊村容,萬眾抗疫新春來。

長滿了爬牆虎的古城牆,數百年如一日的深沉,見證往來交替,迎往春耕冬藏。亙古以來,石門不語,卻道盡千秋更迭;經年之後,城牆如黛,能書遍萬代文章。

車駐城外,聽流水,看黃髫白首自樂其間,豈能無酒?酒濁也好,酒濃也罷,餘且不可驚擾了古城。三爵仰古,三爵敬先,三爵隨了城門流水。三巡但別過,往來時,再憑君醉。

出城南行數里,水澤更清,沿流有花焉,名曰海菜花。據傳,此花水非清不生,土不沃不存。但看根探河床深土,莖直流水不折。葉繁水下榮且密,花開江上淨逾白。任有淤泥其下,花間不染塵埃,延綿十數里,有水便見花。它一如鄰家深閨的姊妹,未笑先掩其面;抑或坊間素衣的少女,遠觀方探其芳;花開蜿蜒,幽香相隨。快門響處,留下花影翩翩;讚歎聲裡,難捨蕊間芬芳。

立於河邊,良久不能平靜:此花只應天上有,奈何屈尊綻凡間。鏡頭也好,畫筆也罷,終難盡其美之萬一。約鄉佬問之,方曉此花只生於泥質江流的一級水源地。何言水至清則無魚?水至清方有此海菜花。

不覺日以西斜,當歸返,只恨時短。友訕曰:君只見永寧城,只聞海菜花,豈不知壽城有穿巖古道,百壽圖丹砂壽井?(劉曉薇)

春色满园关不住,永福百寿镇海菜花开似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