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健識】世界帕金森日:心理健康,抗“帕”不容忽視的一環


【掌健識】世界帕金森日:心理健康,抗“帕”不容忽視的一環

(圖片源於網絡)

歐洲帕金森病聯合會從1997年開始,將每年的4月11日確定為“世界帕金森病日”(World Parkinson's Disease Day)。這一天是帕金森病的發現者——英國內科醫生詹姆斯·帕金森博士的生日。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功能障礙疾病,主要影響中老年人,多在60歲以後發病。其症狀表現為靜止時手、下肢、唇、下頜等處不自主地震顫,肌肉僵直、運動緩慢以及姿勢平衡障礙等,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帕金森病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老年人多見,平均發病年齡為60歲左右,40歲以下起病的青年帕金森病較少見。我國65歲以上人群PD的患病率大約是1.7%。

【掌健識】世界帕金森日:心理健康,抗“帕”不容忽視的一環

(圖片源於網絡)

大多數帕金森病患者依靠藥物都能獲得比較好的治療效果,但是也有部分帕金森患者在確診後或者服用藥物後會出現幻覺、妄想或者偏執的精神類症狀,從而導致臨床症狀加重,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下降,患者的身心都會受到嚴重的影響,這種惡性循環不僅讓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而且也會嚴重影響總體的治療效果。針對這類患者,同時口服抗精神疾病的藥物(比如:奧氮平,喹硫平等)肯定是需要的,但是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都發現患者的依從性、患者對治療的信心以及患者良好的心理狀態都會顯著影響總體的治療效果,因此採取各種必要的措施讓患者保持心理健康是最終獲得滿意療效的基礎與關鍵。

【掌健識】世界帕金森日:心理健康,抗“帕”不容忽視的一環

(圖片源於網絡)

由於大多數帕金森病患者都是中老年人,都是離開工作崗位以居家生活為主的空閒人,絕大部分時間都是與家人生活在一起,因此家人在調節帕金森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方面承擔著重要的角色。究竟該如何讓帕金森病患者保持心理健康呢?以下建議供大家參考:

1、正確認識帕金森病。時至今日,帕金森病已經有了很多有效的治療方法,無論是藥物還是外科治療都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狀。關鍵是患者自己不能喪失信心,而且要有長期治療的心理準備,始終保持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

2、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居家環境。創造良好的環境,讓患者獲得最好身心狀態。首先房間的設置上,房間應儘量設置成小房間,這樣可以有助於患者的休息。房間的窗簾、地面均宜為淡藍色,據研究發現,藍色能夠減慢呼吸,降低血壓,讓人感到寧靜。

3、家人要積極鼓勵患者主動運動及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動,如吃飯、穿衣、洗漱等,不要什麼都替患者去做,對於有語言障礙者,患者可對著鏡子努力大聲地練習發音,減輕帕金森的危害。同時給予患者充分的關心和愛護。

4、要儘可能多的與帕金森病患者多交流,多溝通,因為良好的溝通能讓患者消除恐懼或絕望心理,也能讓患者消除孤獨與自卑,其實家人的陪伴、朋友的關心和愛護往往能獲得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5、要鼓勵帕金森病患者之間加強交流,交流治療心得,同時也有助於患者樹立信心,有助於緩解焦慮和抑鬱等不良情緒,有助於患者走向社會。總之保持心理健康非常有助於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復。


供稿:上海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專科分會

單位: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神經外科

審核:鍾平 上海市醫學會神經外科分會主任委員

上海市醫學會是一個有著百年曆史的社會團體,以促進醫學科技發展、醫學知識普及為己任,一直以來堅持科普惠民的理念,所屬各專科分會積極響應學會號召,集中全市最優秀的醫學專家,開展多種形式科普活動,全方位推進醫學科普宣傳。上海市醫學會於2018年獲得上海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首批“上海市健康科普文化基地”稱號,將擔負起更大的責任和義務,繼續著力於向人民群眾傳播正確的醫學健康知識,提升全民健康素質,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將基地建設成更為優質、更受歡迎的醫學健康科普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