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前線日記丨再見,隔離日

三湘都市報·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陳雙 記者 李琪整理

抗疫前线日记丨再见,隔离日

時間:4月1日凌晨

地點:長沙世紀金源酒店

記錄人:孫爽,是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主治醫師,2月21日,成為國家中醫醫療隊隊員馳援湖北武漢。3月17日,平安返回長沙。4月1日結束醫學觀察,孫爽寫下了最後一篇“戰疫手記”,記錄這段難忘的日子。

原來這個時候的靜夜裡,已經聽得到蛙鳴了,春江裡的鴨子應該也已成群,桃花映面的詩意溫度裡,氤氳被柳綠蒸騰,將要揮發得無影無蹤。是啊,當時光鮮活地流轉,連河草邊的小蚊蟲都能可愛起來。就像荷爾德林說的,毫無防備地闖入生活吧,不必害怕!發生的一切,都將是神的賜予。

窗外放眼的那條街邊,橘黃色的路燈光裡,有著不可分辨的銀杏黃。一樣的青草氣息裡,看得見沒有星光的墨藍天。江夏窗外凌晨的武廣鐵路,湘江北路上凌晨三點的馬路作業車,讓我總在夜裡找得到除了光線和氣味之外自聲音的溫暖陪伴。下雨的時候,作業車不來了,它知道,我喜歡躲在溫柔的燈光下、遮風蔽日的盒子裡,看世界喧囂、泥濘。記憶之所以珍貴也許就是它與生俱來的不可複製性。安全,來自於讓人平靜的記憶空間,哪怕有時只有一角。

抗疫前线日记丨再见,隔离日

從武漢回來的日子裡,很多人問我,去武漢不後悔嘛?往意大利籌募物資真的有意義嗎?打開房門,在隔離最後一夜看看房間外那張有著房號的擺放臺,看看夜不閉戶的左鄰右舍,回想那些今後都將不停回想的這段過往。格瓦拉那時在拉塞內帕號上仰望星空的樣子浮現在我眼前:我的眼睛掃過浩瀚的蒼穹,天上的星星在快樂地閃爍著,好像在回答我內心深處的問題:‘這一切值得嗎?’回答是肯定的。”

我想我的答案也跟他一樣肯定。只是有時候答案不需要用言語來表達。這一段的旅程,見天地,見眾生,再又見自己。人類的善良,應該就是看到生命奄奄的時候那種發自內心的不顧一切。他們說,這是醫者的本質,我說這是心底的本真,於是才會有那麼多的淚與不捨。就這樣,和這個世界戀愛成了我們一生的功課和最深的記憶。一群人,一座城,生活在不需要給你額外素材的情景裡,生生讓每個人都譜出了自己與世界的戀愛詩歌,或是詠歎,或是快板,或是天馬行空。

14天的隔離期,終以小焦慮、小調整開局,在小懷念、小期許裡謝幕。擁抱想擁抱的人,去想去的地方,珍惜不再孤獨一人的日子,繼續踏步於一個平凡但又值得拼搏和享受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