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離病毒愛相連,衛生院裡“90”後展現李橋溫度

他們是父母眼中還未長大的孩子,他們是同事眼中的小鮮肉,他們是李橋鎮衛生院未來的新希望。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他們用稚嫩的肩膀學著前輩的樣子扛起疫情防控的重擔,這些李橋鎮衛生院裡的“90”後,在工作崗位上快速成長,在疫情面前發出“愛”的溫度。

2月29日,接到緊急通知,需要李橋衛生院派駐2名醫務人員到集中醫學觀察點開展健康管理工作。為了發揮中醫藥在疫情防控中的優勢,經過院委會協商,決定由中醫科宋葛鑫和王文翠兩位同志進駐。陌生的工作環境和全新的工作內容,莫名的緊張感油然而生,不斷轉來的觀察人員,使他們不得不咬緊牙關,以最快的速度熟悉工作流程和崗位職責。

隔離病毒愛相連,衛生院裡“90”後展現李橋溫度

隔離病毒愛相連,衛生院裡“90”後展現李橋溫度

厚厚的防護服下,他們耐心地為每一位觀察人員監測體溫、詢問健康情況;環境消殺、醫療廢物的回收、轉運成了他們必不可少的工作,每個班次完成後脫下防護服,貼身衣服都已溼透。入住人員轉運頻繁時,他們穿上防護服一干就是5、6個小時,經常在不知不覺中工作到凌晨3、4點。他們還要及時完成醫療垃圾的封存及數據上報。每當院領導關心的詢問他們的工作情況和日常需要時,他們總是報喜不報憂:“這裡一切都好,請領導放心。”但他們日漸消瘦的身體卻掩蓋不住善意的謊言。工作中最讓他們感到欣慰的就是可以發揮專業所長,竭盡全力為觀察人員進行中醫防控知識宣教。

在15天工作即將結束之時,院領導再次收到他們的請戰書:“我們已經熟悉並適應這裡的一切工作。”成了他們繼續戰鬥最簡單的理由。但考慮到觀察點工作和精神的雙重壓力,院領導還是決定安排他們暫時休養。

在這裡,還發生了讓人感動的一幕。3月17日23點,觀察點入住了一對從新加坡回國的母女,當班醫生是李橋衛生院第二批隊員,90後閆曉峰。在18日下午的日常健康監測中,這位母親哽咽著對閆曉峰說,她6歲的女兒由於吃不慣酒店提供的餐食,已經一整天沒怎麼吃東西,看著平日裡活潑好動的女兒變得沉默寡言,這位年輕的母親急在眼裡痛在心裡。通過微信不斷的詢問:“是否方便為她的女兒買些麵包之類的小零食”。

閆曉峰迅速為這對母女進行心理疏導,並將自己儲備的牛奶、小麵包和單位慰問的食品送給小女孩。瞭解到女孩喜歡吃雞蛋,她又特意聯繫酒店經理飯菜做清淡些,經理已經交代後廚每天為這對母女多加兩個雞蛋。為了表示感謝,這位母親悄悄地給閆曉峰微信轉款999元,閆曉峰婉拒這位母親說:“沒事兒,不能餓著孩子。”就這樣一句簡單的話溫暖了這位年輕的母親,使她深深感受到“李橋”溫度。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曾經被守護的90後,已經慢慢長大,他們默默付出、不計回報,用自己的逆行,守護健康和生命,靜待春暖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